世界食品網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洪災后畜禽養殖生產恢復技術指導意見

   2020-07-21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869
核心提示:近期江西省連降暴雨,受強降雨及長江中游來水共同影響,部分地區汛情嚴峻,有的畜禽養殖場道路毀壞、場地積水,甚至欄舍浸沒或損
近期江西省連降暴雨,受強降雨及長江中游來水共同影響,部分地區汛情嚴峻,有的畜禽養殖場道路毀壞、場地積水,甚至欄舍浸沒或損毀,畜禽死亡,給當地畜牧業造成重大損失。此時正值夏季,高溫高濕氣候條件造成畜禽機體抵抗力下降,且非常適宜各類微生物和媒介昆蟲的繁衍孳生,極易誘發多種疾病。為積極應對洪澇災害,盡快恢復生產,減少損失,現提出洪災后畜禽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措施。


  一、積極落實防洪措施


  當前我省正進入防汛抗洪關鍵時期,防汛一級響應尚未解除,不確定因素增多,洪澇災害風險仍在。要密切關注汛期氣象變化,加強重大天氣變化的預判,充分利用近期晴好天氣,定期對場內進行全面安全檢查。許多畜禽養殖場依山而建,或是建在比較低洼的田間,要防范山體滑坡和雨水倒灌。盡快疏通養殖場的排水通道,排除畜禽欄舍內外的積水,以減少蚊蠅滋生。對低洼處的生產設備、勞動工具等盡可能轉移到地勢較高處。根據天氣預報資料,做好應急預案,貯備一定量的飼草飼料、藥品及防洪設備等物質,必要時提前將畜禽轉移至安全處飼養。


  二、及時修復建設畜禽養殖設施


  要及時修復、加固破損的畜舍,防止屋面漏雨或墻體受雨水長時間浸泡發生的坍塌。如重新建場,畜禽圈舍應建在遠離村莊、交通方便、地勢高燥和沒有污染物污染的地方,圈舍四周應挖排水溝,以減少洪澇災害時對畜禽生產的危害。為避免觸電等災害事故,水災后要及時關閉電源,迅速組織人員對畜禽欄舍、圍墻、糞污處理場及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對已損壞的水管電線等設施設備及時維修加固與更新,做到不漏電、不漏雨,不積水。對糞污處理場要采取防溢流措施,防止糞便污水隨雨水直接流進江河。


  三、做好畜舍及環境的清理消毒


  及時清除畜禽圈舍及周邊溺死的動物尸體、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污泥、糞尿及雜物等。對過水地帶畜禽生產場所及周邊環境、生產工具進行全面徹底沖洗,沖洗干凈后再進行消毒。要定期開展殺蚊滅蠅及滅鼠工作,以減少通過蚊蟲、老鼠等傳播疫病的機會。對于死亡畜禽的尸體要及時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清掃后的糞便及污物、雜物等要進行堆積發酵,利用生物熱進行消毒處理。清理消毒后的欄舍要加強通風換氣,待舍內干燥后,方可轉入畜禽。


  四、調整畜禽存欄結構


  對體弱、傷殘、病情較重的受淹畜禽要及時淘汰,降低飼養成本。要根據畜禽生長階段和環境條件適時出欄或轉欄,減少單位面積舍內畜禽飼養數量,適當降低飼養密度,避免畜禽因個體產熱上升而提高舍內溫度,造成熱應激。適時從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調入畜禽,做好災后畜禽補欄補養工作。鼓勵轉變生產方式,按標準化的要求,發展適度規模養殖。


  五、確保畜禽飼料的安全


  加強對災后飼料的管理,防止霉變飼料對畜禽造成危害。將飼料保存在空氣流通、清潔干燥的地方,抑制霉菌生長。因洪澇而造成的霉變飼料不能飼喂畜禽。對采取濕料或液態飼料飼喂的畜禽,由于濕料或液態料極易腐敗變質,應保持料槽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剩余飼料,保證日糧的新鮮。


  六、加強畜禽飼養管理


  經歷了洪災惡劣環境的畜禽,體質下降。在災后高溫高濕的飼養條件下,容易感染發病。因此,務必要加強畜禽舍的通風換氣和防暑降溫,全封閉的欄舍要充分利用冷風機、抽風機和濕簾等機械設備,降低舍內溫度,開放式或半開放式欄舍可在屋頂或舍內安裝噴淋、噴霧設施,充分利用當地深井水降低舍溫,給畜禽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要注意畜食飲水安全,凡被洪水污染的水井不可直接作為畜禽的飲用水,可采取抽空排盡的辦法,讓其重新滲入干凈的井水,再經漂白粉消毒后,方可作為畜禽的飲用水。對于牛羊等放牧畜禽,要求放牧前要讓其充分飲水,以防放牧時飲用被污染水導致生病,注意不要在被洪水淹沒的草地上放牧。要飼喂適口好、易消化的飼料,適當提高飼糧中的能量濃度,可在飼料中可添加適量小蘇打、氯化鉀、維生素C和益生菌等。增加飼喂次數,上午飼喂時間可提前2小時喂料,晚上也應適當推遲飼喂時間,高溫時段盡量少喂或不喂。要加強畜禽監測與巡視,仔細觀察畜禽活動、糞便等狀況,如有異常應盡快治療。


  七、加強主要疫病綜合防控


  高溫季節是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副嗜血桿菌、豬鏈球菌病、大腸桿菌、禽出敗等疫病的高發期,應密切監測并預防此類疫病的發生,同時做好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防控,切實按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種,對超過免疫保護期或未進行免疫的,及時補免。但應注意選擇清晨和天氣相對涼爽的時間進行免疫,減少免疫應激。同時,高溫高濕的環境也是各類寄生蟲病多發時期,要加強畜禽體內外寄生蟲的監測與防治,特別要加強放牧牛羊體外寄生蟲的防治,根據寄生蟲發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高效廣譜驅蟲藥物科學驅蟲。


  八、完善非洲豬瘟防控生物安全措施


  養殖場應主動開展非洲豬瘟疫情監測,及早發現疫情風險并及時處置,有效防止疫情擴散。嚴禁發病豬和感染豬進入運輸、銷售、屠宰環節,切實阻斷非洲豬瘟傳播。做好引種檢測,切斷非洲豬瘟經引種造成的傳播。強化養殖場人員、運輸車輛、物資、飼料等各個環節的生物安全措施。要做好生豬養殖環境的監測與消毒工作,雨后及時對豬場周邊環境和道路進行消毒,對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進行酸化和消毒處理,及時做好滅鼠、蚊、蠅和防鳥等工作,以消除環境與水源污染的影響。嚴格分區布局和物理隔離管理,完善全覆蓋非洲豬瘟采樣檢測、分區分級管理等綜合防控技術措施,形成“一場一策”的有效防控格局。



日期:2020-07-21
 
地區: 江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