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白斑綜合癥病毒的對蝦。(澳洲廣播公司圖片)
據澳聯社報道,由于白斑綜合癥病毒肆虐,澳大利亞昆州對蝦養殖產業遭受嚴重威脅。昆州農業廳長呼吁聯邦政府采取更多措施保護昆州對蝦養殖戶。
據悉,2016年的白斑綜合癥病毒爆發使對蝦養殖業及配套產業損失了將近4億澳元。譚保(Malcolm Turnbull)政府隨后對進入市場的對蝦制定了更為嚴苛的規定,但超市貨柜上仍有漏網病蝦。
陽光海岸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的教授尼博(Wayne Knibb)稱,昆州東南部的一些零售店出售的對蝦仍有染病蝦。他說:“如果我們在一個非常有限的樣本中發現其中30%的樣本都存在與病毒有關或接觸的記錄,那么顯然,我們是在玩火。”
昆州農業產業發展廳長弗納(Mark Furner)今日致信聯邦農業部長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敦促后者加大工作力度,抑制白斑綜合癥病毒進一步擴散。他說:“聯盟黨政府在邊防安全上夸夸其談,但事實是,他們已把外來害蟲跟病毒放進了國門,任其肆虐。”
澳洲對蝦養殖協會(Australian Prawn Farmers Association)負責人胡珀(Kim Hooper)也表示,協會5月的調查發現,黃金海岸(Gold Coast)零售商出售的對蝦已被感染,“我們的養殖戶感到非常氣憤,認為(政府在)阻止白斑病毒進入我國及水道上的努力還不夠,這對他們的生計及未來一代的生計造成了嚴重威脅”。
聯邦農業部則回應,澳洲針對進口對蝦的規定已非常嚴格,但有關規定只能降低生物安全風險,而不能完全消滅,并指出并無足夠證據顯示有關規定無實效。
日期: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