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安徽食藥監盤點近期食品謠言發出警示 提醒公眾切勿轉發

   2018-06-29 安徽省食藥監局232
核心提示:盤點近期出現在朋友圈中的那些食品謠言,不難發現其中多數幾乎在十年前便已出現。雖然配上了圖片、視頻,但多為張冠李戴、斷章取
盤點近期出現在朋友圈中的那些食品謠言,不難發現其中多數幾乎在十年前便已出現。雖然配上了圖片、視頻,但多為張冠李戴、斷章取義,或者只談毒性不談劑量,只不過改頭換面,出現在我們面前罷了。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針對這些食品謠言進行了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
 
  謠言一 碳酸飲料含磷酸鹽會致腎衰竭
 
  真相: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版)顯示,成年居民每日攝入磷的耐受標準為3500毫克/天。這個攝入量對一般人群中的幾乎所有個體來說都不至于損害健康。而一罐碳酸飲料中磷含量約為40毫克左右,按照該標準測算,如果攝入磷超標達到傷害腎臟的程度,那么一天至少要喝掉85罐碳酸飲料。由于碳酸飲料含糖量較高,人體攝入后導致肥胖相關性腎病,專家提醒應控制碳酸飲料攝入量,盡量多喝清水,這樣才有益身體健康。


  謠言二 小龍蝦吃多了體內會長寄生蟲
 
  真相:小龍蝦與其他淡水魚蝦一樣,根據養殖環境、水質條件不同而容易有寄生蟲存在。在食用小龍蝦時,要將其徹底煮熟。在溫度和烹制時長足夠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小龍蝦中的寄生蟲殺死。無論是酒、醋還是芥末等調料,都無法有效殺死寄生蟲幼蟲,因此需盡量避免生吃。
 
  謠言三 不法商販用甲醛等泡荔枝保鮮
 
  真相:其實,網絡流傳的幾種藥物已經被辟謠過多次:譬如甲醛,由于其揮發性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根本不可能被用于荔枝保鮮這一途徑;另一種化學物質是乙烯,傳言不法商販會用乙烯來保持荔枝新鮮。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乙烯主要的作用是催熟,而荔枝的保鮮恰恰相反,需要抑制成熟。比較具有迷惑性的是二氧化硫。其實,水果可以使用殺菌劑進行保鮮,而二氧化硫是農業常用的殺菌保鮮劑之一。經過正規渠道出售的荔枝每公斤二氧化硫殘留量均遠低于我國相關規定的50毫克標準。


  謠言四 大蒜熗鍋產生丙烯酰胺可致癌
 
  真相:雖然丙烯酰胺在體外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證實其的確是一種致癌物,但目前沒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學證據可證明人類某種腫瘤的產生與由食物中攝取的丙烯酰胺有明顯相關性。另外,萬物皆有毒,主要看劑量。日常炒菜,大蒜只是做個配料,又不是當主食材,一盤菜里頂多就幾克大蒜,其在熗鍋時釋放出的丙烯酰胺含量實在有限,可致癌的說法屬于夸大其詞。




日期:2018-06-29
 
地區: 安徽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