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2018年第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共抽檢糧食加工品類食品119批次樣品,13批次檢出不合格。
通報顯示,不合格樣品中有12批次樣品檢出大腸菌群、菌落總數中的一項或兩項不合格。
其中,梧州市長洲區達龍河粉加工廠生產的“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6)、橫縣那陽鎮和昌米粉加工廠生產的 “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15,規格5千克)、廣西橫縣軍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15,規格5kg/包)、橫縣校椅李氏米粉廠生產的 “校椅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8,規格5kg)、橫縣利眾粉廠生產的 “利眾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8,規格5kg)、隆安縣都結鄉彩紅食品加工廠生產的 “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2,規格1kg)、馬山縣加芳江邊粉廠銷售的“馬山縣加芳江邊粉廠”生產的“江邊鮮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7,規格5kg)、隆安縣華新米粉廠生產的“華新鮮濕米粉(切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2,規格1kg)這8批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廣西梧州市穎俊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6,規格5kg/袋)、梧州市同旺食品廠(普通合伙)生產的“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7)、廣西梧州市德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7)這3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兩項超標。
另外,南寧市錦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7,規格5千克)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除了上述12種產品外,武鳴縣新五糧淀粉制品廠生產的“鮮濕淀粉制品(陳村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0,規格5千克/包),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0.264g/kg,但按照《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鮮濕淀粉制品中是不能使用的。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廣西各市、縣(市、區)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均已經依法進行處置。
相關報道: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1期總第122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8-01-05
通報顯示,不合格樣品中有12批次樣品檢出大腸菌群、菌落總數中的一項或兩項不合格。
其中,梧州市長洲區達龍河粉加工廠生產的“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6)、橫縣那陽鎮和昌米粉加工廠生產的 “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15,規格5千克)、廣西橫縣軍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15,規格5kg/包)、橫縣校椅李氏米粉廠生產的 “校椅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8,規格5kg)、橫縣利眾粉廠生產的 “利眾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8,規格5kg)、隆安縣都結鄉彩紅食品加工廠生產的 “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2,規格1kg)、馬山縣加芳江邊粉廠銷售的“馬山縣加芳江邊粉廠”生產的“江邊鮮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7,規格5kg)、隆安縣華新米粉廠生產的“華新鮮濕米粉(切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2,規格1kg)這8批次檢出大腸菌群超標。
廣西梧州市穎俊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6,規格5kg/袋)、梧州市同旺食品廠(普通合伙)生產的“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7)、廣西梧州市德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07)這3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兩項超標。
另外,南寧市錦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調制鮮濕米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09-27,規格5千克)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除了上述12種產品外,武鳴縣新五糧淀粉制品廠生產的“鮮濕淀粉制品(陳村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7-10-10,規格5千克/包),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0.264g/kg,但按照《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在鮮濕淀粉制品中是不能使用的。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范圍使用。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廣西各市、縣(市、區)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均已經依法進行處置。
相關報道: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1期總第122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