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巴西帕拉納州奶牛養殖 帶項圈連網監控

   2017-07-31 南美僑報網594
核心提示:  帕拉納州CAMPOS GERAIS地區有越來越多的畜牧業者投資高科技。在CASTRO市,當地的農戶使用項圈聯網監督牛群,以提高養殖的質
   帕拉納州CAMPOS GERAIS地區有越來越多的畜牧業者投資高科技。在CASTRO市,當地的農戶使用項圈聯網監督牛群,以提高養殖的質量和牛奶的產量,項圈安裝在奶牛的頸部,一天24小時監督跟蹤,可以通過其排乳量和行為反應及早發現疾病,同時還可以發現牛的發情期。 
  畜牧業者表示,在牛類飼養中,最大的挑戰是發現奶牛的生育期,而發情期也比較短,只有6個小時。同時,發情期一般在晚間,這時在牧場已經沒有工作人員,所以使用電子項圈可以隨時進行監督。
 
  項圈還會反映出牛的各項健康指標,提供有關它們的數據,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獲取信息,手機或是平板電腦都可以查詢,“可以進入軟件,就看到牛的健康情況,了解整個牛群的情況。”牧人羅伯特說。
 
  他表示,自從使用了高科技之后,養牛的產量增加了,“之前我們發現發情期的比例是50%,現在提高到70%到75%。受孕率從30%提升到40%。”
 
  牧人希爾頓表示,投資項圈有一年的時間,是在一次出國旅行時發現這一技術的,他是第一個將這一技術帶到帕拉納州的。
 
  今年二月份,他在CASCAVEL地區時,通過手機獲得了信息。“我打電話到農場,問是否缺少了食物和水,或是通風有問題。他們說缺少食物。另一天,我還通過手機及時發現產量下降了15%。”現在,希爾頓有70多個項圈,有100多頭奶牛輪流使用。
 
  在CASTROLANDA市,電子項圈的使用還是新鮮事,第一次到牧業協會是在2014年。2015年,部份牧人投資了這一技術,共有10個牧場采用了這一技術。
 
  “聯合會向我們提供貸款以購買新技術。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將產量提高到最高水平。”電子信息技術員路易斯說。
 
  CASTROLANDA于1951年成立于CASTRO市,主要由荷蘭移民建成,共有900個牧業合作社,年收入28.3億黑奧。在360個合作社主要生產牛奶,共有2.9萬牛奶牛,每天生產牛奶74萬公升。
 
  http://g1.globo.com/pr/campos-gerais-sul/noticia/colar-que-conecta-vacas-a-internet-melhora-producao-de-leite-na-regiao-dos-campos-gerais-do-parana.ghtml



日期:2017-07-31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