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調味面制品(俗稱“辣條”)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通過不斷加強專項治理,尤其是經過去年的專項整治行動,我省調味面制品的質量總體有所提升。為進一步加強調味面制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完善監管長效機制,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實施生產許可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公布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的公告》(2016年第23號)中已經明確將調味面制品納入“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實施許可,各地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調味面制品的生產許可工作,未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不得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
二、嚴把質量安全控制關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是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各地要督促企業依法組織生產經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嚴把質量關。生產環節要嚴格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食監一〔2015〕57號)的要求,堅決做到“五個嚴格”。即:嚴格保證生產條件持續符合許可要求,生產企業要按照規定制定和實施企業標準;嚴格控制產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企業選址、原輔材料存放、設備清洗消毒、衛生條件、人員健康狀況等,都要符合相關規定;嚴格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重點是“三劑”即防腐劑(脫氫乙酸等)、甜味劑(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著色劑(胭脂紅、日落黃等);嚴禁使用富馬酸二甲酯等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嚴格產品出廠檢驗,不具備自檢能力的,要委托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發現不符合標準的,要立即查明原因、召回產品、切實整改;嚴格規范產品標簽標識,標簽標識要反映產品真實屬性,規范使用產品名稱,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相關要求;嚴禁不標注、部分標注或虛假標注生產企業信息、生產許可證號、產品執行標準、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經營環節,各地要緊密結合調味面制品和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要求,重點檢查經營企業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和索證索票情況,要求只能采購取得有效生產許可證企業生產的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不得采購和銷售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的食品,及時停止銷售、下架退市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等問題食品。發現未嚴格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等法定責任和義務,經營條件、環境不符合要求,或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要立即責令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銷食品流通許可證。對學校周邊區域,要開展綜合治理。積極主動會同當地教育部門,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特別是中小學生對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質量安全及營養健康的科學宣傳,倡導健康飲食習慣,不食用或少食用不健康食品,拒絕購買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的食品。
三、加大抽檢監測力度
各地要結合國抽、省抽以及地方抽檢監測,加大對調味面制品的抽檢力度,做到生產企業全覆蓋、校園周邊全覆蓋。要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單元進行抽樣,既要抽取本地生產的樣品,也要抽取異地生產的樣品;要重點檢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項目。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要立即責令企業停止生產銷售、召回產品、徹查原因、限期整改,并依法處置。各地要加強抽檢監測信息溝通,對發現的異地產品問題等,按照規定及時通報產地監管部門,共同做好處置工作,防止監管鏈條缺失。
四、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各地要嚴格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食監一〔2015〕57號)的要求,嚴厲打擊調味面制品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做到“三嚴禁一取締”。即:嚴禁無證生產,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及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嚴禁經營單位銷售無證產品及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使用容易造成混淆或誘導性文字圖片標注的調味面制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的黑作坊、黑窩點。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請各地于2016年12月底前將行政區域內調味面制品質量安全監管情況報省局。
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9月30日
聯系人:張 星
電 話:0871-68571602
郵 件:137628112@qq.com
日期:2017-03-09
調味面制品(俗稱“辣條”)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通過不斷加強專項治理,尤其是經過去年的專項整治行動,我省調味面制品的質量總體有所提升。為進一步加強調味面制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完善監管長效機制,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嚴格實施生產許可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公布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的公告》(2016年第23號)中已經明確將調味面制品納入“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實施許可,各地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調味面制品的生產許可工作,未取得生產許可的企業不得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
二、嚴把質量安全控制關
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是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各地要督促企業依法組織生產經營,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嚴把質量關。生產環節要嚴格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食監一〔2015〕57號)的要求,堅決做到“五個嚴格”。即:嚴格保證生產條件持續符合許可要求,生產企業要按照規定制定和實施企業標準;嚴格控制產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企業選址、原輔材料存放、設備清洗消毒、衛生條件、人員健康狀況等,都要符合相關規定;嚴格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重點是“三劑”即防腐劑(脫氫乙酸等)、甜味劑(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著色劑(胭脂紅、日落黃等);嚴禁使用富馬酸二甲酯等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嚴格產品出廠檢驗,不具備自檢能力的,要委托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發現不符合標準的,要立即查明原因、召回產品、切實整改;嚴格規范產品標簽標識,標簽標識要反映產品真實屬性,規范使用產品名稱,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相關要求;嚴禁不標注、部分標注或虛假標注生產企業信息、生產許可證號、產品執行標準、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經營環節,各地要緊密結合調味面制品和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要求,重點檢查經營企業落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和索證索票情況,要求只能采購取得有效生產許可證企業生產的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不得采購和銷售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的食品,及時停止銷售、下架退市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等問題食品。發現未嚴格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等法定責任和義務,經營條件、環境不符合要求,或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要立即責令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吊銷食品流通許可證。對學校周邊區域,要開展綜合治理。積極主動會同當地教育部門,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特別是中小學生對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質量安全及營養健康的科學宣傳,倡導健康飲食習慣,不食用或少食用不健康食品,拒絕購買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的食品。
三、加大抽檢監測力度
各地要結合國抽、省抽以及地方抽檢監測,加大對調味面制品的抽檢力度,做到生產企業全覆蓋、校園周邊全覆蓋。要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單元進行抽樣,既要抽取本地生產的樣品,也要抽取異地生產的樣品;要重點檢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項目。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要立即責令企業停止生產銷售、召回產品、徹查原因、限期整改,并依法處置。各地要加強抽檢監測信息溝通,對發現的異地產品問題等,按照規定及時通報產地監管部門,共同做好處置工作,防止監管鏈條缺失。
四、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各地要嚴格按照《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食藥監食監一〔2015〕57號)的要求,嚴厲打擊調味面制品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做到“三嚴禁一取締”。即:嚴禁無證生產,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及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加工調味面制品,嚴禁經營單位銷售無證產品及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使用容易造成混淆或誘導性文字圖片標注的調味面制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假冒偽劣的黑作坊、黑窩點。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請各地于2016年12月底前將行政區域內調味面制品質量安全監管情況報省局。
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6年9月30日
聯系人:張 星
電 話:0871-68571602
郵 件:137628112@qq.com
日期: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