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連市市長肖盛峰在2016年增殖放流活動上提出的工作要求,“要做好十三五期間增殖放流規劃,加強對增殖放流區域的管理和增值資源的保護工作”。從2016年7月份,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編制了《大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十三五”規劃》,目前規劃已完成征求意見,進行最后修訂,即將發布。
“十三五”期間全市放流規模將達到120-160億尾。形成以市、縣兩級財政為投資主體,農業部及相關部門財政為補充,吸納社會相關單位、個人自有資金投入的多元投融資格局。增加新的放流品種,擴大放流海域。重點將實施四大工程:增殖放流漁業資源主產區建設工程、增殖放流技術體系建設工程、增殖放流管理體系建設工程、資源增殖放流效果評估工程。
“十二五”期間,全市增殖放流工作持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累計放流苗種數量達144億尾,投入苗種資金達2.24億元,增加水產品產量1.9萬噸,增加捕撈漁民收入近16.2億元,直接投入產出比達1:7以上。 通過增殖放流,使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補充,生態退化的水域環境得到修復和改善,瀕危漁業資源物種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拓寬漁民創收領域,增強漁民持續增收能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日期:2017-02-21
“十三五”期間全市放流規模將達到120-160億尾。形成以市、縣兩級財政為投資主體,農業部及相關部門財政為補充,吸納社會相關單位、個人自有資金投入的多元投融資格局。增加新的放流品種,擴大放流海域。重點將實施四大工程:增殖放流漁業資源主產區建設工程、增殖放流技術體系建設工程、增殖放流管理體系建設工程、資源增殖放流效果評估工程。
“十二五”期間,全市增殖放流工作持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累計放流苗種數量達144億尾,投入苗種資金達2.24億元,增加水產品產量1.9萬噸,增加捕撈漁民收入近16.2億元,直接投入產出比達1:7以上。 通過增殖放流,使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補充,生態退化的水域環境得到修復和改善,瀕危漁業資源物種及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拓寬漁民創收領域,增強漁民持續增收能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日期: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