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第十二屆休閑食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在福建晉江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主辦,由CIFST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江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福建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福州大學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主任委員金征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薛長湖,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潘迎捷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邵薇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丁鋼強教授等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成立十周年,在學會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休閑食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先后在全國多地舉辦了11屆會議,深入科技交流,加快成果轉化,見證了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的快速增長。2024—2025年度休閑食品創新趨勢在會上同期發布。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邵薇教授在大會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市場、新變化、新需求,對于休閑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創新發展,邵薇提出堅守行業生態底線,筑牢可持續發展根基;以科技為引擎,驅動產業變革與價值重構;凝聚行業合力,共繪產業協同發展新藍圖等多項建議。她指出在當前行業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唯有凝聚共識、抱團發展,才能形成抵御風險的強大合力。
晉江作為全國的休閑食品生產基地之一,培育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休閑食品品牌。晉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也夫在致辭中表示,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憑借雄厚的工業規模、完善的產業鏈基礎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匯集了眾多食品企業,主要產品涵蓋糖果、烘焙、膨化等休閑食品在內的10多個門類、數百個品種。面對新的消費熱潮,晉江食品行業越來越認識到,科技創新才是帶動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他期待通過本次大會,以科技賦能激活食品產業創新動能,以綠色引領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以開放協作共建產業創新融合高地,不斷激發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潛能,為休閑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主任委員、江南大學金征宇院士在致辭中表示,當健康中國戰略融入了產品研發的每一個細節,當“大食物觀”打開原料創新的無限可能,我國休閑食品正加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在他看來,在科技創新方面,未來要關注以下三點:首先,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要深入融合,這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其次,要以需求為導向重塑產品的價值,跳出“原料加工藝”的傳統思維;最后,要以風味的挖掘為突破口。他指出“休閑食品創新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疊加,而是文化的傳承和挖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院長薛長湖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食品科技界要更多地站在產業界角度思考產業如何發展,要永遠走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路上。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更多的是要思考項目成果成熟度的問題。
大會報告(I)主持人:
郜海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畢金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果蔬加工智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金征宇院士所作的《食養智慧驅動下的“藥食同源”大健康產業升級與發展》報告,給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金征宇指出,將藥食同源理念融入休閑食品領域,是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快消需求的創新結合,既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零食的追求,也為食品產業開辟了高附加值賽道。在細分賽道上,為迎合年輕消費者對于零食化養生的需求,藥食同源產品的形態正逐步向多樣化發展,涌現出壓片糖果、果凍果糕、餅干曲奇、糧食類方便食品等多種新穎有趣的形態。此外,隨著銀發消費升級,將藥食同源理念融入老年食品開發,既是應對老齡化社會健康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食品科技的創新結合。通過引入微生物發酵技術,能進一步改善和調控食藥物質的功能特性和風味。發酵過程中的不同酶系可將藥食同源類物質中的有效成分進一步釋放,同時將大分子物質降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藥食同源新資源的挖掘,是推動產業升級和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重要方向。”金征宇如是認為。
當前,我國居民面臨新的健康挑戰,各年齡段居民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體重管理迫在眉睫。隨著《“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及一系列肥胖干預指南出臺,肥胖防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丁鋼強在《體重管理和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的報告中分析了我國居民面臨的膳食問題,并提出在體重管理的背景下,休閑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路徑。
相關數據顯示,超重和肥胖,仍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與2012年、2015年、2018年相比,2022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呈上升趨勢。值得關注的是,因膳食不平衡造成的老年人肥胖及相關慢性病問題依然嚴峻。丁鋼強指出,如何從體重管理這一“小切口”,用好食藥物質,賦予休閑食品健康化,如何將一日三餐缺乏的營養素通過休閑食品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素,值得業內思考。對于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他提出,一是休閑食品健康化。在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可通過吃一些休閑食品,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二是健康食品休閑化。例如研發一些添加了食藥物質的好吃又營養的休閑食品;三是休閑食品社交化、娛樂化。奶茶現在已成為年輕人娛樂社交的產品,希望休閑食品也能這樣。要抓住年輕人的胃,必須要洞察年輕人的需求。
大會報告(II)主持人:
徐幸蓮,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孫靜,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畢金峰研究員在《2024—2025年度中國休閑食品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報告》指出,回顧發展歷程,我國休閑食品產業逐漸步入成熟快速發展階段。一是市場規模持續突破、增速領跑快銷領域;二是企業生態高度活躍,注冊量與競爭升級;三是需求消費快速升級,驅動產品與產業創新。品類多樣化、口味多元化、形態多樣化、營養健康化、產品品牌化、產品國際化,將成為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方向。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介紹了食品安全標準進展。樊永祥介紹,截至2025年6月,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93項;包括2萬多項指標,涵蓋日常消費的340余種食品類別。2024年審查批準“三新食品”54個,地黃、麥冬、天冬、化橘紅納入食藥物質目錄。在食品添加劑標準制定方面,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動態調整機制》、健全食品添加劑品種動態管理制度、完善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制度。下一步,將全力推廣食品數字標簽應用,深入開展標準宣貫“強基層、進企業”。
艾媒咨詢(廣州)有限公司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分享了2025年中國休閑食品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張毅表示,從2010年—2024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態勢,從4100億元增長至11550億元。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漲,消費者對創新型、品質較高的休閑零食需求提升,逐步淘汰部分守舊型產品。他預判,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大趨勢,包括:品牌效應引領休閑食品的消費選擇;從“吃味道”到“吃健康”;三是顏值偏好成新趨勢;四是休閑食品成解壓新寵。
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桑亞新介紹了特色干果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情況。據介紹,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聯合攻關,圍繞板栗、核桃、棗、榛子等農產品進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如,紅棗膳食纖維具有一定的體外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并且紅棗可溶性膳食纖維在體外降糖能力優于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將紅棗可溶性膳食纖維結合其他降糖成分研制成一種控糖棒,具有良好的風味和質構特性。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干果加工技術創新,研發聯合超聲-微波非熱殺菌、風味物質靶向控釋等干果加工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創新型食品,促進產業升級。
百事公司作為一家擁有120多年歷史的全球化企業,業務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百事公司亞太區供應鏈高級副總裁李友林分享了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助力休閑食品“質造”,他指出,四十多年前百事進入中國,秉持相關理念深度融入中國發展。通過正持價值鏈、正持農業、正持產品,著力構建更可持續的食品體系。在產品創新上,百事始終堅守食品安全,構建全鏈路管理體系,響應健康趨勢,遵循“減加”原則研發出系列產品,成果獲廣泛認可,同時,百事還啟動亞太“綠色加速器”項目,共促可持續發展。
休閑水產食品好吃但腥味卻讓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科學脫腥和控制“返腥”成為食品科學界研究的重點。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倪輝介紹了油炸類海洋休閑食品氣味改良及控制方法。倪輝介紹說,研究發現,光照會促進油炸產品中魚腥味等不良氣味的產生,抑制甜香味;空氣作用后油炸產品整體氣味變化不明顯;抗氧化劑作用對油炸產品中魚腥味等不良氣味有抑制作用。
如何減鹽不減咸?休閑食品行業一直在探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食品與發酵工業業務中心YE技術支持部高級工程師孫合群帶來了新思路,介紹了酵母制品在休閑食品領域中的創新應用。孫合群指出,酵母抽提物對食品的增效作用主要包括增鮮和增味,提升食材原有的風味,提升鮮美味和醇厚感。做減鹽,要從以下做起:一要減鹽不減味,尋找健康類的咸味原材料;其次,風味增強,盡可能在低鈉水平下保持較好的鮮味和風味;再次,協助低鈉鹽的減鹽,主要是改善鉀鹽、鎂鹽和鈣鹽的口感,掩蓋其中的苦澀味。
如何實現休閑食品價值創新與渠道升級?淘天集團產業帶和中小商家支持中心總監賈婭玲以淘寶天貓為例進行了介紹。2024年,淘寶天貓食品生鮮板塊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9.4%。從成交額看,酒、休閑零食、糧油速食、乳飲沖調、茶、溫層食品、水果、水產海產、牛羊離肉類、餐飲美食卡券位居前十位。在她看來,在價值創新與渠道升級方面呈現消費者更期待質價比、喜歡在常見品中類探索新品牌,以獲取情緒價值和消費者和品牌之間需要推出新的第三方角色等三大趨勢。她提到“除了能夠從地域中挖掘一些好產品,一些在商家也開始逐漸改變以往的傳統加工技藝,不斷進行食品科技的革新和變革。這樣創制的新產品就會受到更多消費群體的喜歡和熱愛。”
本屆大會除精彩的大會報告外,還組織與會代表赴第九屆海峽兩岸食品交易會、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進行參觀考察。同時,舉辦休閑食品營養健康升級、休閑食品技術裝備創新、休閑食品高端原料配料三大專題。
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科技成果與產業的對接融合顯得尤為重要。本屆大會為參會代表提供了多項對接、交流的機會,包括組織召開了“專家與企業”座談會,促成9項休閑食品科企合作項目并在開幕式上進行簽約等。
日期:2025-07-21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成立十周年,在學會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休閑食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先后在全國多地舉辦了11屆會議,深入科技交流,加快成果轉化,見證了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的快速增長。2024—2025年度休閑食品創新趨勢在會上同期發布。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邵薇教授在大會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市場、新變化、新需求,對于休閑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創新發展,邵薇提出堅守行業生態底線,筑牢可持續發展根基;以科技為引擎,驅動產業變革與價值重構;凝聚行業合力,共繪產業協同發展新藍圖等多項建議。她指出在當前行業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唯有凝聚共識、抱團發展,才能形成抵御風險的強大合力。
晉江作為全國的休閑食品生產基地之一,培育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休閑食品品牌。晉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也夫在致辭中表示,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憑借雄厚的工業規模、完善的產業鏈基礎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匯集了眾多食品企業,主要產品涵蓋糖果、烘焙、膨化等休閑食品在內的10多個門類、數百個品種。面對新的消費熱潮,晉江食品行業越來越認識到,科技創新才是帶動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他期待通過本次大會,以科技賦能激活食品產業創新動能,以綠色引領構建可持續發展生態,以開放協作共建產業創新融合高地,不斷激發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潛能,為休閑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主任委員、江南大學金征宇院士在致辭中表示,當健康中國戰略融入了產品研發的每一個細節,當“大食物觀”打開原料創新的無限可能,我國休閑食品正加速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跨越。在他看來,在科技創新方面,未來要關注以下三點:首先,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要深入融合,這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其次,要以需求為導向重塑產品的價值,跳出“原料加工藝”的傳統思維;最后,要以風味的挖掘為突破口。他指出“休閑食品創新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疊加,而是文化的傳承和挖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院長薛長湖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食品科技界要更多地站在產業界角度思考產業如何發展,要永遠走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路上。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過程中,更多的是要思考項目成果成熟度的問題。
大會報告(I)主持人:
郜海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畢金峰,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果蔬加工智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金征宇院士所作的《食養智慧驅動下的“藥食同源”大健康產業升級與發展》報告,給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金征宇指出,將藥食同源理念融入休閑食品領域,是傳統養生文化與現代快消需求的創新結合,既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零食的追求,也為食品產業開辟了高附加值賽道。在細分賽道上,為迎合年輕消費者對于零食化養生的需求,藥食同源產品的形態正逐步向多樣化發展,涌現出壓片糖果、果凍果糕、餅干曲奇、糧食類方便食品等多種新穎有趣的形態。此外,隨著銀發消費升級,將藥食同源理念融入老年食品開發,既是應對老齡化社會健康需求的必然選擇,也是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食品科技的創新結合。通過引入微生物發酵技術,能進一步改善和調控食藥物質的功能特性和風味。發酵過程中的不同酶系可將藥食同源類物質中的有效成分進一步釋放,同時將大分子物質降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藥食同源新資源的挖掘,是推動產業升級和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的重要方向。”金征宇如是認為。
當前,我國居民面臨新的健康挑戰,各年齡段居民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體重管理迫在眉睫。隨著《“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及一系列肥胖干預指南出臺,肥胖防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丁鋼強在《體重管理和休閑食品產業發展》的報告中分析了我國居民面臨的膳食問題,并提出在體重管理的背景下,休閑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路徑。
相關數據顯示,超重和肥胖,仍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與2012年、2015年、2018年相比,2022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呈上升趨勢。值得關注的是,因膳食不平衡造成的老年人肥胖及相關慢性病問題依然嚴峻。丁鋼強指出,如何從體重管理這一“小切口”,用好食藥物質,賦予休閑食品健康化,如何將一日三餐缺乏的營養素通過休閑食品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素,值得業內思考。對于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他提出,一是休閑食品健康化。在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可通過吃一些休閑食品,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二是健康食品休閑化。例如研發一些添加了食藥物質的好吃又營養的休閑食品;三是休閑食品社交化、娛樂化。奶茶現在已成為年輕人娛樂社交的產品,希望休閑食品也能這樣。要抓住年輕人的胃,必須要洞察年輕人的需求。
大會報告(II)主持人:
徐幸蓮,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孫靜,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畢金峰研究員在《2024—2025年度中國休閑食品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報告》指出,回顧發展歷程,我國休閑食品產業逐漸步入成熟快速發展階段。一是市場規模持續突破、增速領跑快銷領域;二是企業生態高度活躍,注冊量與競爭升級;三是需求消費快速升級,驅動產品與產業創新。品類多樣化、口味多元化、形態多樣化、營養健康化、產品品牌化、產品國際化,將成為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方向。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介紹了食品安全標準進展。樊永祥介紹,截至2025年6月,我國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93項;包括2萬多項指標,涵蓋日常消費的340余種食品類別。2024年審查批準“三新食品”54個,地黃、麥冬、天冬、化橘紅納入食藥物質目錄。在食品添加劑標準制定方面,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規定動態調整機制》、健全食品添加劑品種動態管理制度、完善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制度。下一步,將全力推廣食品數字標簽應用,深入開展標準宣貫“強基層、進企業”。
艾媒咨詢(廣州)有限公司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分享了2025年中國休閑食品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張毅表示,從2010年—2024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態勢,從4100億元增長至11550億元。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漲,消費者對創新型、品質較高的休閑零食需求提升,逐步淘汰部分守舊型產品。他預判,我國休閑食品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大趨勢,包括:品牌效應引領休閑食品的消費選擇;從“吃味道”到“吃健康”;三是顏值偏好成新趨勢;四是休閑食品成解壓新寵。
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桑亞新介紹了特色干果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情況。據介紹,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聯合攻關,圍繞板栗、核桃、棗、榛子等農產品進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如,紅棗膳食纖維具有一定的體外降糖降脂等生物活性,并且紅棗可溶性膳食纖維在體外降糖能力優于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將紅棗可溶性膳食纖維結合其他降糖成分研制成一種控糖棒,具有良好的風味和質構特性。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加大干果加工技術創新,研發聯合超聲-微波非熱殺菌、風味物質靶向控釋等干果加工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創新型食品,促進產業升級。
百事公司作為一家擁有120多年歷史的全球化企業,業務遍布全球200多個國家。百事公司亞太區供應鏈高級副總裁李友林分享了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助力休閑食品“質造”,他指出,四十多年前百事進入中國,秉持相關理念深度融入中國發展。通過正持價值鏈、正持農業、正持產品,著力構建更可持續的食品體系。在產品創新上,百事始終堅守食品安全,構建全鏈路管理體系,響應健康趨勢,遵循“減加”原則研發出系列產品,成果獲廣泛認可,同時,百事還啟動亞太“綠色加速器”項目,共促可持續發展。
休閑水產食品好吃但腥味卻讓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科學脫腥和控制“返腥”成為食品科學界研究的重點。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倪輝介紹了油炸類海洋休閑食品氣味改良及控制方法。倪輝介紹說,研究發現,光照會促進油炸產品中魚腥味等不良氣味的產生,抑制甜香味;空氣作用后油炸產品整體氣味變化不明顯;抗氧化劑作用對油炸產品中魚腥味等不良氣味有抑制作用。
如何減鹽不減咸?休閑食品行業一直在探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食品與發酵工業業務中心YE技術支持部高級工程師孫合群帶來了新思路,介紹了酵母制品在休閑食品領域中的創新應用。孫合群指出,酵母抽提物對食品的增效作用主要包括增鮮和增味,提升食材原有的風味,提升鮮美味和醇厚感。做減鹽,要從以下做起:一要減鹽不減味,尋找健康類的咸味原材料;其次,風味增強,盡可能在低鈉水平下保持較好的鮮味和風味;再次,協助低鈉鹽的減鹽,主要是改善鉀鹽、鎂鹽和鈣鹽的口感,掩蓋其中的苦澀味。
如何實現休閑食品價值創新與渠道升級?淘天集團產業帶和中小商家支持中心總監賈婭玲以淘寶天貓為例進行了介紹。2024年,淘寶天貓食品生鮮板塊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9.4%。從成交額看,酒、休閑零食、糧油速食、乳飲沖調、茶、溫層食品、水果、水產海產、牛羊離肉類、餐飲美食卡券位居前十位。在她看來,在價值創新與渠道升級方面呈現消費者更期待質價比、喜歡在常見品中類探索新品牌,以獲取情緒價值和消費者和品牌之間需要推出新的第三方角色等三大趨勢。她提到“除了能夠從地域中挖掘一些好產品,一些在商家也開始逐漸改變以往的傳統加工技藝,不斷進行食品科技的革新和變革。這樣創制的新產品就會受到更多消費群體的喜歡和熱愛。”
本屆大會除精彩的大會報告外,還組織與會代表赴第九屆海峽兩岸食品交易會、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進行參觀考察。同時,舉辦休閑食品營養健康升級、休閑食品技術裝備創新、休閑食品高端原料配料三大專題。
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科技成果與產業的對接融合顯得尤為重要。本屆大會為參會代表提供了多項對接、交流的機會,包括組織召開了“專家與企業”座談會,促成9項休閑食品科企合作項目并在開幕式上進行簽約等。
日期: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