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小麥遠緣雜交抗白粉病研究獲進展

   2025-07-14 中國科學院882
核心提示:小麥白粉病影響小麥的產量與品質,利用寄主抗性是控制這一病害的有效措施。黑麥是小麥的近緣屬,具有抗病、耐逆、生物產量高等特性,蘊含豐富的可用于小麥遺傳改良的優異基因。六倍體小黑麥是由小麥和黑麥經遠緣雜交育成的雙二倍體新物種,是將黑麥優良基因轉入小麥的理想中間材料。……(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小麥白粉病影響小麥的產量與品質,利用寄主抗性是控制這一病害的有效措施。黑麥是小麥的近緣屬,具有抗病、耐逆、生物產量高等特性,蘊含豐富的可用于小麥遺傳改良的優異基因。六倍體小黑麥是由小麥和黑麥經遠緣雜交育成的雙二倍體新物種,是將黑麥優良基因轉入小麥的理想中間材料。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利用六倍體小黑麥和小麥育種系雜交,通過分子細胞遺傳學鑒定,創制了小麥-黑麥2R(2D)二體代換和T1BL·1RS易位系新材料YT9。
 
  葉期抗性鑒定和菌絲發育觀察發現,YT9從三葉期開始對白粉菌表現抗性。抗病性遺傳分析顯示,PmYT9定位在黑麥2RL染色體上。進一步,研究通過60Coγ輻射處理,利用基因組原位雜交GISH進行篩選鑒定,獲得122份小麥-黑麥2RL單一易位系材料,包括47份小片段易位系、24份大片段易位系、43份整臂易位系、8份中間插入易位系、12份缺失系。三葉期和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鑒定結果發現,其中60份2RL易位系材料高抗白粉病。研究利用主栽品種師欒02-1進行回交轉育,獲得抗白粉病且農藝性狀良好的純合小麥-黑麥2RL易位系新種質。研究結合YT9輻射后代中2RL染色體不同的斷點材料的分子標記鑒定和GISH鑒定結果,構建了黑麥2RL分子標記圖譜,并將PmYT9定位于2RL染色體bin6區段,對應Lo7黑麥參考基因組831.45至846.00 Mb之間14.55 Mb物理區間。
 
  上述研究為小麥抗白粉病育種提供了新的種質基因資源,并為PmYT9克隆奠定了基礎。
 
  7月1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理論與應用遺傳學》(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日期:2025-07-14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