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筑牢農村食品小作坊安全防線,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規范發展,贛州市市場監管局蓉江新區分局以“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為目標,聚焦食品小作坊“小、散、亂”痛點,通過“精準摸排、分類監管、專項整治”等組合拳,實現從源頭管控到長效治理的全鏈條提升,為鄉村振興注入食品安全“穩定劑”。
底數清、情況明:織密排查監管“一張網”
分局組織執法人員深入農村一線,對轄區食品小作坊開展“拉網式”走訪核查,全面摸清生產條件、工藝流程、原料來源、銷售渠道等基礎信息,建立“一坊一檔”動態監管檔案,確保“底數清、數據準、情況明”。針對不同作坊的風險等級,制定“一品一策、一戶一策”差異化監管方案,對硬件落后、抽檢不合格的重點對象實施“定點培育、定向提升、定期回訪”精準幫扶,今年累計開展上門指導60余次,助力30余家家庭作坊完成生產環境、流程布局和制度建設的規范化改造。
靶向整治:擰緊重點領域“安全閥”
圍繞食用油、酒類、節令食品等風險較高的小作坊,分局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在食用油領域,對照《食用植物油風險防控清單》開展全覆蓋檢查,督促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嚴厲打擊摻雜摻假、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在酒類生產中,重點查處固態法之外的違規生產工藝、甜味劑超量添加等問題,通過案例警示、自查自糾等方式壓實主體責任。2024年累計抽檢各類作坊食品60余批次,不合格處置率達100%,立案查辦違法案件5起,形成強大震懾。
服務升級:激活規范發展“新動能”
分局堅持“監管+服務”雙輪驅動,在嚴格執法的同時主動靠前服務。一方面,推行“證照聯辦”“一證通辦”等便利化措施,簡化小作坊登記流程,實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與營業執照申辦“只要跑一次”;另一方面,指導作坊規范標簽標識、完善進銷貨臺賬,推動20余家作坊完成包裝升級和制度上墻,助力本土特色食品從小規模家庭生產向標準化、品牌化邁進。
“小作坊連著大民生,守護安全就是守護發展。”蓉江新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分局將持續深化“黨建+監管+服務”模式,推動農村小作坊從“散弱亂”向“精特優”轉型,為鄉村振興和食品安全筑牢雙重保障。截至目前,全區73家登記在冊食品小作坊實現監管全覆蓋,生產環境、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一場以“小作坊”為切口的食品安全治理升級戰,正為蓉江新區鄉村振興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期:2025-04-16
底數清、情況明:織密排查監管“一張網”
分局組織執法人員深入農村一線,對轄區食品小作坊開展“拉網式”走訪核查,全面摸清生產條件、工藝流程、原料來源、銷售渠道等基礎信息,建立“一坊一檔”動態監管檔案,確保“底數清、數據準、情況明”。針對不同作坊的風險等級,制定“一品一策、一戶一策”差異化監管方案,對硬件落后、抽檢不合格的重點對象實施“定點培育、定向提升、定期回訪”精準幫扶,今年累計開展上門指導60余次,助力30余家家庭作坊完成生產環境、流程布局和制度建設的規范化改造。
靶向整治:擰緊重點領域“安全閥”
圍繞食用油、酒類、節令食品等風險較高的小作坊,分局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在食用油領域,對照《食用植物油風險防控清單》開展全覆蓋檢查,督促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嚴厲打擊摻雜摻假、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在酒類生產中,重點查處固態法之外的違規生產工藝、甜味劑超量添加等問題,通過案例警示、自查自糾等方式壓實主體責任。2024年累計抽檢各類作坊食品60余批次,不合格處置率達100%,立案查辦違法案件5起,形成強大震懾。
服務升級:激活規范發展“新動能”
分局堅持“監管+服務”雙輪驅動,在嚴格執法的同時主動靠前服務。一方面,推行“證照聯辦”“一證通辦”等便利化措施,簡化小作坊登記流程,實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與營業執照申辦“只要跑一次”;另一方面,指導作坊規范標簽標識、完善進銷貨臺賬,推動20余家作坊完成包裝升級和制度上墻,助力本土特色食品從小規模家庭生產向標準化、品牌化邁進。
“小作坊連著大民生,守護安全就是守護發展。”蓉江新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分局將持續深化“黨建+監管+服務”模式,推動農村小作坊從“散弱亂”向“精特優”轉型,為鄉村振興和食品安全筑牢雙重保障。截至目前,全區73家登記在冊食品小作坊實現監管全覆蓋,生產環境、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達95%以上。一場以“小作坊”為切口的食品安全治理升級戰,正為蓉江新區鄉村振興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期: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