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5)在杭州順利舉辦

   2025-04-17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微信號1052
核心提示:2025年4月10-11日,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與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在杭州成功舉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 2025)。論壇得到了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檢測分會支持,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江蘇省食品生產安全協會、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TIC私董會、BRCGS共同協辦。……(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2025年4月10-11日,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與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在杭州成功舉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 2025)。論壇得到了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檢測分會支持,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江蘇省食品生產安全協會、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TIC私董會、BRCGS共同協辦。
 
  作為食品安全技術領域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CBIFS 2025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食品企業、檢測機構、儀器廠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邀請業內著名的專家學者等齊聚杭州,共同探討食品安全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行業趨勢以及解決方案,為推動食品安全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貢獻智慧。
 
  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段小紅致開幕辭。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總工程師、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原副秘書長宋桂蘭研究員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四室主任肖晶研究員在主論壇上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大會報告,周琦研究員主持大會主論壇。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近期出臺的多項規劃明確提出要構建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體系。段小紅提出,科技創新是食品安全的核心動力,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領域的進步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實時監控食品供應鏈中的風險。此外,多方協同共建治理格局,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消費者共同參與,形成社會共治體系。國際合作是應對全球挑戰的關鍵,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始終秉持開放態度,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全球食品安全合作。
 
  宋桂蘭研究員帶來主題是“認可促進食品實驗室高質量發展”的精彩報告。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高質量的食品不僅應安全無污染,還應具備良好的營養和功能特性。宋桂蘭強調,實驗室在食品安全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從研究實驗到檢測實驗,實驗室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數據保障。
 
  她提到,科研實驗室是食品科技創新的搖籃,其研究結果直接影響食品行業的技術進步。而檢測實驗室則在保障食品安全、支持國際貿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實驗室認可是確保實驗室結果真實、可靠、可追溯的重要手段。通過認可,實驗室能夠更好地滿足國際標準,提升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
 
  宋桂蘭在報告中還提到,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將繼續推動科研實驗室認可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她呼吁實驗室、設備供應商、科研人員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共同努力,提升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以促進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肖晶研究員帶來主題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方法標準工作進展”的精彩報告。肖晶研究員首先介紹了今年3月份發布的相關標準情況。檢驗方法標準的修訂主要考慮提高適用性和實用性。具體來說,標準的修訂包括擴大適用范圍、更新技術內容以及優化檢測方法等多個方面。這些修訂旨在更好地適應當前食品安全檢測的實際需求,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在報告中,肖晶還提到了標準制定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標準的審查和反饋機制。標準的制定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工作,還需要充分考慮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她舉例說明了在標準審查過程中,如何確保標準的適用性和準確性,以及如何通過反饋機制不斷優化標準內容。
 
  肖晶研究員還分享了微生物檢測領域的最新進展。微生物檢測方法的更新對于食品安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應對新型病原體和復雜食品基質方面。新的檢測方法和技術手段正在不斷涌現,這些方法不僅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還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
 
  CBIFS 2025主論壇大會報告外,本次論壇還舉辦“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實驗室管理與數智化轉型”“食品安全供應鏈及質量管理”“國際新形勢下進出口食品政策法規”等專題分論壇,邀請權威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通過這些交流碰撞,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日期:2025-04-17
 
地區: 浙江 杭州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