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莫讓食品添加劑再成背鍋俠

   2025-03-19 食品伙伴網280
核心提示:今年3·15晚會報道有食品公司的冷凍蝦仁使用保水劑增重20%,磷酸鹽類保水劑超標高達145%。又一次將食品添加劑推到了風口浪尖,那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到底是否安全?又或是被歪曲或誤解成了背鍋俠呢?我們一起來剖析這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今年3·15晚會報道有食品公司的冷凍蝦仁使用保水劑增重20%,磷酸鹽類保水劑超標高達145%。又一次將食品添加劑推到了風口浪尖,那么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到底是否安全?又或是被歪曲或誤解成了背鍋俠呢?我們一起來剖析這次的食品安全事件。 
  3·15晚會報道的冷凍蝦仁生產企業為了經濟利益,超量使用保水劑磷酸鹽增重近20%的同時再輔以20%的冰衣,并以帶冰衣的毛重進行貿易結算。這種做法不僅混淆了蝦仁市場的價格體系,還導致消費者因誤解作出錯誤選擇,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
 
  以20%增重蝦仁為例,假設100kg蝦仁(未增重前的蛋白質含量是20%),使用保水劑浸泡增重20%后,總重上升到120kg,此時蝦仁的蛋白質含量就下降到16.7%,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下降比例高達17%。而且超量磷酸鹽,也嚴重影響食用人群的鈣磷比平衡。明顯降低了蝦仁的營養價值。在這些重量增加的過程中,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無法有效地將“20%的水”鎖定于蝦仁組織中。這固然有保水劑的功勞,但是“保水劑”的使用,應該符合GB 2760標準要求,即在符合工藝必要性及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的前提下,方可按相應的食品類別及最大使用量的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劑。上述以“增重”為目的使用保水劑,明顯降低了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所以其使用目的本來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只是披著“保水劑”的外衣,實施“增加經濟利益目的的食品欺詐(EMA)”行為。即使保水劑的使用量符合要求,其“增重”目的也不符合GB 2760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基本原則:不應降低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至少是“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
 
  另外,對于“20%”冰衣的使用,從冷凍水產行業來說,鍍保護冰衣是保存冷凍水產品的有效手段。同時參考強制性計量規范《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JJF 1070-2023),附錄F.3.1條款2:“鍍冰衣商品是指單凍蝦、單凍魚等這類商品,鍍冰衣為商品的包裝材料,商品的實際含量應不包括冰衣在內。”即冰衣重量不算作“凈含量”,冰衣只具有“保護”商品的包裝屬性,不屬于“食品”的組成部分。所以不管水產品的冰衣比例是多少,都應該按不含冰衣的“凈含量”進行食品的貿易結算,而不能以帶冰衣的“毛重”進行貿易結算。對于鍍冰衣的冷凍水產品,如果按照“毛重”進行價格結算,就可能屬于變相的“缺斤少兩”商業欺詐行為。
 
  食品伙伴網提醒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缺乏科學認知的食品企業,甚至一些主觀上存在惡意違規僥幸的企業,亟需摒棄錯誤認知,科學規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劑,從而更好地善待信任企業的消費者。也呼吁廣大媒體面向消費者宣傳普及正確的食品添加劑知識,消費者也要理性認知科學消費。莫讓食品添加劑再無辜躺槍,成為不法企業的“背鍋俠”。



日期:2025-03-19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