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農村地區集體聚餐增加,為加強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嚴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就有關事宜提示如下。
一、辦理宴席要報備
農村集體聚餐的舉辦者、承辦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宴席食品安全全程負責,要自覺履行報備義務。自辦或委托廚師承辦的、就餐人數在50人以上的,舉辦人(承辦人)應提前3日將聚餐時間、地址、餐次、人數、菜單、承辦廚師、飲用白酒(主要是散裝白酒)、是否使用醇基燃料等信息向所在村(居)委會申報備案,填寫備案表,領取告知書,簽訂承諾書,并接受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或市場監管部門人員的檢查指導。
二、檢查指導很必要
就餐人數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動,由本村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進行現場指導;就餐人數在200人以上的由所在鄉鎮(街道)派監督員進行現場指導。鄉鎮(街道)應當根據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規模組織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對規模大、餐次多、風險高的聚餐活動依法依規開展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后跟蹤。
三、聚餐場所要衛生
食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要遠離污染源,應距離糞坑、垃圾場(站)、旱廁、畜禽圈等污染源25米以上。聚餐活動舉辦前,要完善防鼠、防蠅、防塵、防投毒措施,對食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保持環境清潔。用水水質應當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四、“廚師”身體要健康
承辦廚師、幫廚人員要身體健康,具備食品安全常識,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加工食品前或接觸污染物后要用流動水及時洗手。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農村集體聚餐廚師及幫廚工作。
五、采購食品要查驗
對采購的食品要認真檢查,確保食品新鮮安全。采購時要索證索票并妥善保存。不采購、制作來路不明、超過保質期限、腐敗變質的食品和有毒有害或非食用物質;不采購和使用無檢疫合格證明的肉類食品;不采購食用發芽土豆、野生菌(包括干野生菌)、鮮黃花菜、四季豆等加工制作食品;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加工烹飪食品,禁止使用亞硝酸鹽加工食品。
六、所有飯菜要燒熟
飯菜要燒熟煮透,餐飲具要洗凈消毒,菜刀、菜板要生熟分開,做好的飯菜要防鼠、防蠅、防塵、防投毒等不安全因素。剩飯剩菜要冷藏,再次食用前必須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七、集體聚餐要留樣
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或承辦者應按要求對聚餐的食品按品種留樣。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閉容器內,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25克,并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等
八、危險物品要收好
農藥、鼠藥、獸藥、除草劑、醇基燃料等有毒有害物質實行專人管理,與食品隔離保存,避免誤食。使用生物柴油、工業酒精、甲醇等做燃料、助燃劑的,盛裝生物柴油、工業酒精、甲醇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容器應當標識產品名稱及“禁止食用”警示語,形狀、顏色、容積等與盛裝散裝白酒、水等食品(原材料)的容器有明顯區分,嚴禁與盛裝散裝白酒、水的容器同室存放,混用混放。
九、適量準備莫浪費
宴席舉辦者要簽訂制止餐飲浪費承諾書,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做到勤儉節約不浪費,辦理酒席不攀比,適度即可、合理搭配。自覺抵制浪費行為,努力做到“光盤行動”,拒絕剩宴,爭當抵制餐飲浪費的踐行者、勤儉節約的示范者、文明健康的倡導者。
十、發生問題要報告
聚餐后如發現用餐人員腹瀉、嘔吐、發燒等問題時,應及時去當地醫院(衛生院)診治,并向屬地村委會或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告。參加聚餐的群眾發現聚餐活動有安全風險時,可以向舉辦人(承辦人)提出意見,及時提醒其改正。也可以向屬地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告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
日期:2025-01-23
一、辦理宴席要報備
農村集體聚餐的舉辦者、承辦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宴席食品安全全程負責,要自覺履行報備義務。自辦或委托廚師承辦的、就餐人數在50人以上的,舉辦人(承辦人)應提前3日將聚餐時間、地址、餐次、人數、菜單、承辦廚師、飲用白酒(主要是散裝白酒)、是否使用醇基燃料等信息向所在村(居)委會申報備案,填寫備案表,領取告知書,簽訂承諾書,并接受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或市場監管部門人員的檢查指導。
二、檢查指導很必要
就餐人數200人(含200人)以下的聚餐活動,由本村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進行現場指導;就餐人數在200人以上的由所在鄉鎮(街道)派監督員進行現場指導。鄉鎮(街道)應當根據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規模組織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對規模大、餐次多、風險高的聚餐活動依法依規開展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后跟蹤。
三、聚餐場所要衛生
食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要遠離污染源,應距離糞坑、垃圾場(站)、旱廁、畜禽圈等污染源25米以上。聚餐活動舉辦前,要完善防鼠、防蠅、防塵、防投毒措施,對食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保持環境清潔。用水水質應當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四、“廚師”身體要健康
承辦廚師、幫廚人員要身體健康,具備食品安全常識,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加工食品前或接觸污染物后要用流動水及時洗手。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農村集體聚餐廚師及幫廚工作。
五、采購食品要查驗
對采購的食品要認真檢查,確保食品新鮮安全。采購時要索證索票并妥善保存。不采購、制作來路不明、超過保質期限、腐敗變質的食品和有毒有害或非食用物質;不采購和使用無檢疫合格證明的肉類食品;不采購食用發芽土豆、野生菌(包括干野生菌)、鮮黃花菜、四季豆等加工制作食品;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加工烹飪食品,禁止使用亞硝酸鹽加工食品。
六、所有飯菜要燒熟
飯菜要燒熟煮透,餐飲具要洗凈消毒,菜刀、菜板要生熟分開,做好的飯菜要防鼠、防蠅、防塵、防投毒等不安全因素。剩飯剩菜要冷藏,再次食用前必須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七、集體聚餐要留樣
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或承辦者應按要求對聚餐的食品按品種留樣。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閉容器內,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25克,并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等
八、危險物品要收好
農藥、鼠藥、獸藥、除草劑、醇基燃料等有毒有害物質實行專人管理,與食品隔離保存,避免誤食。使用生物柴油、工業酒精、甲醇等做燃料、助燃劑的,盛裝生物柴油、工業酒精、甲醇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容器應當標識產品名稱及“禁止食用”警示語,形狀、顏色、容積等與盛裝散裝白酒、水等食品(原材料)的容器有明顯區分,嚴禁與盛裝散裝白酒、水的容器同室存放,混用混放。
九、適量準備莫浪費
宴席舉辦者要簽訂制止餐飲浪費承諾書,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做到勤儉節約不浪費,辦理酒席不攀比,適度即可、合理搭配。自覺抵制浪費行為,努力做到“光盤行動”,拒絕剩宴,爭當抵制餐飲浪費的踐行者、勤儉節約的示范者、文明健康的倡導者。
十、發生問題要報告
聚餐后如發現用餐人員腹瀉、嘔吐、發燒等問題時,應及時去當地醫院(衛生院)診治,并向屬地村委會或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告。參加聚餐的群眾發現聚餐活動有安全風險時,可以向舉辦人(承辦人)提出意見,及時提醒其改正。也可以向屬地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告或撥打12315投訴舉報。
日期: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