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所牛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在江蘇地方水牛遺傳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1-06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1144
核心提示:近日,畜牧所牛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在江蘇地方水牛種質資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畜牧所牛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在江蘇地方水牛種質資源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題為“A multi-omics database of buffaloes from Yangtze valley reveals diversity of water buffalo (Bubalus bubalis)”在線發表于Nature旗下綜合性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5年影響因子:8.9,SCI中科院二區/JCR Q1)。
 
  水牛作為江南水鄉農耕文化的典型象征,它們在稻田里自如耕作的畫面,成為人們兒時揮之不去的溫馨記憶。江蘇特有的海子水牛和盱眙山區水牛,是國內公認的大體型良種水牛,素有“中國體型最大水牛”和“山區重型水牛”的美譽,具有軀高體壯、役力強、耐粗飼、繁殖力強、壽命長、肉質鮮美等特點,曾是農耕時代南方水田耕作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然而,隨著農業機械的全面推廣和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水牛原本的役用價值已經喪失,而生長與產肉性能短板凸顯,生存境遇明顯惡化,種群數量不斷下降,加之受外來品種無序雜交的沖擊,群體遺傳多樣性急劇下降、種質特性加速退化,搶救性保護和遺傳改良迫在眉睫。
 
  為此,牛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綜合運用多組學手段,助力海子水牛和盱眙山區水牛的搶救性保護。利用全基因組、轉錄組、代謝組和宏基因組測序技術,以上述兩種水牛遺傳資源為主,系統揭示長江流域多個水牛品種的多組學差異特征,精準解析血液、瘤胃液代謝物及瘤胃微生物分子表型,搭建了集生長表型、基因挖掘、代謝與微生物數據于一體的共享平臺,為水牛馴化起源追溯、優質性狀挖掘及群體遺傳改良提供了技術支撐,有望助力增強地方水牛的產業競爭力,保障特色水牛種質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畜牧所牛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的沈陽陽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團隊負責人王慧利研究員與山東省農科院王曉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第一單位。本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D1200404)等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7-04246-4



日期:2025-01-06
 
地區: 江蘇
標簽: 養殖 畜牧
行業: 畜禽肉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