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發生了食用織紋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當地衛生監督部門經組織專項檢查,發現個別餐飲業存在加工銷售織紋螺的行為。近年來,我國其他省份也曾多次發生過織紋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織紋螺廣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其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螺體細長,長度約1厘米,寬度約0.5厘米。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神經性毒素,食用后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夏秋季節是織紋螺食物中毒高發季節。為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避免此類食物中毒再次發生,現公告如下:
一、任何餐飲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餐飲單位要嚴格執行食品原料索證制度,查驗原料是否符合食品衛生要求,不得采購不明品種和來歷的原料。
二、發現餐飲單位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的,應及時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舉報。
三、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購買和食用織紋螺。誤食織紋螺后,如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癥狀的,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日期:2007-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