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揭示BR信號通路調控大豆耐熱性的分子機制

   2024-09-09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971
核心提示:9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揭示了油菜素內酯(BR)信號激酶 BSK1 基因增強大豆應對高溫脅迫能力的分子機制,為培育耐熱大豆新品種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高級研究雜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9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轉基因及基因編輯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揭示了油菜素內酯(BR)信號激酶 BSK1 基因增強大豆應對高溫脅迫能力的分子機制,為培育耐熱大豆新品種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高級研究雜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
 
  據徐兆師研究員介紹,BR作為一種植物內源性激素,在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抵御逆境脅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挖掘和利用BR相關基因在不同作物中進行遺傳改良,對于探索植物高產育種的遺傳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通過對大豆BSK基因進行全基因組分析和鑒定,發現 BSK1 基因的表達受高溫和BR顯著誘導,過表達該基因能夠提高植物體內的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強大豆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使其獲得更強的高溫耐受能力。進一步研究發現,BSK1蛋白可以通過蛋白互作,釋放BR信號通路中的關鍵轉錄因子的轉錄激活活性,進而調控脅迫響應基因的表達。該研究為深入理解BR信號通路調控大豆耐熱性的分子機制,創制耐熱大豆新品種提供了理論基礎。
 
  作科所博士研究生侯澤豪、碩士畢業生高媛等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徐兆師研究員、馬有志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作科所邱麗娟研究員為該研究提供了指導。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海南省種業實驗室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4.09.004



日期:2024-09-09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