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營養與調控科技創新團隊研究發現MAPK信號通路在黃芩苷緩解早期抗生素暴露所致腸道損傷中的作用

   2024-08-05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代麗577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營養與調控科技創新團隊研究了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對仔豬腸道微生物、腸道炎癥和免疫功能的影響,發現黃芩苷可減輕抗生素誘導的腸道損傷和微生物失調,為黃芩苷等天然功能成分在仔豬生產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家畜營養與調控科技創新團隊研究了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對仔豬腸道微生物、腸道炎癥和免疫功能的影響,發現黃芩苷可減輕抗生素誘導的腸道損傷和微生物失調,為黃芩苷等天然功能成分在仔豬生產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藥理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抗生素暴露對腸道菌群有長期破壞作用。反復接觸抗生素可能導致耐藥性并造成不可逆轉的腸道損傷。林可霉素在仔豬生產中常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發熱和腹瀉等疾病。仔豬等幼齡動物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對林可霉素更加敏感。因此,探討如何改善林可霉素等抗生素使用后的腸道損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修復抗生素暴露損傷的策略主要是恢復腸道菌群平衡。黃芩苷是中藥黃芩的有效成分,具有保護腸道微生態平衡和調節免疫反應等有利功效。本研究旨在闡明黃芩苷對抗生素暴露后幼齡動物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的影響,解析其防治腸道損傷的功效及其機制。
 
  研究結果顯示仔豬暴露于林可霉素后,體重顯著降低( p <0.05),空腸形態損傷,同時 Staphylococcus ,  Dolosicoccus ,  Escherichia-Shigella , 和  Raoultella 等耐藥菌數量增加。而黃芩苷處理后在仔豬體重、腸道形態和微生物群與對照組基本一致( p >0.05), norank_f_Muribaculaceae 和 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 豐度較林可霉素組顯著增加( p <0.05)。通過糞菌移植技術手段進一步發現,移植了林可霉素暴露仔豬的菌群可導致小鼠腸道形態和微生物組成發生顯著變化,有害微生物顯著增加,有益微生物如 norank_Muribaculaceae 和 Akkermansia 等顯著減少( p <0.05)。這種轉變可能與有害代謝物的增加和鈣信號通路相關基因異常表達有關。相反,補充黃芩苷不僅抵消了這些影響,還增強了有益代謝產物。進一步研究揭示,黃芩苷通過調節MAPK信號通路相關基因( MAP3K11 、 MAP4K2 、 MAPK7 、 MAPK13 )和鈣通道蛋白相關基因( ORA13 、 CACNA1S 、 CACNA1F 和 CACNG8 )的表達發揮以上功能作用。
 
  文章第一作者為家畜營養與調控科技創新團隊21級博士研究生張順芬和博士后湯善龍,通訊作者為鐘儒清副研究員、陳亮研究員和張宏福研究員。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63526/



日期:2024-08-05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