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一)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料,實施梨園生草、覆草,培肥土壤;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2、按照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條件確定肥料施用時期、用量和養分配比。
3、根據土壤肥力和梨樹生長狀況,適當減少氮、磷、鉀肥用量,通過葉面噴施補充鈣、鎂、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
4、針對樹體貯藏營養不足、樹勢較弱的情況,建議在萌芽前(3月初開始)噴3次1%—3%的尿素(濃度分別為3%、2%和1%,間隔5—7天)加0.5%硼砂,防止抽條,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5、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溫凍害而減產的果園,適當減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過輕剪長放、化學調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6、優化施肥方式,改撒施為條溝施或放射溝施,結合灌溉施肥,以水調肥。建議基礎條件好的果園采用肥水一體化施肥方式。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畝產20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5—7.5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5—9公斤/畝;畝產2000—4000公斤果園,氮肥(N)7.5—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9—15公斤/畝。
施肥時期:分為春梢生長到停長(5月中旬—6月中旬)、果實膨大期(6月中旬—9月中旬)和果實采收到落葉(9月中旬—10月中旬)三個時期施用,每個時期施肥1—2次,共計3—5次。前期以氮鉀肥為主,逐漸增加鉀肥用量;后期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春梢停長期氮肥占50%,磷肥占40%,鉀肥占35%;果實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30%,鉀肥占35%;果實成熟期氮肥占30%,磷肥占30%,鉀肥占30%。
(2)有機肥施用
施肥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堆漚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堆漚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季采收后到落葉前,最佳時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硼、鋅、鐵等缺乏的梨園可用0.2%硼砂溶液、0.2%硫酸鋅+0.3%尿素混合液或0.3%硫酸亞鐵+0.3%尿素溶液于發芽前至盛花期多次噴施,缺鈣嚴重的果園,在幼果期噴0.3%的鈣肥3—4次,每隔7天一次。噴施時加入適量有機硅、山梨糖醇等葉面肥助劑。
3、水肥一體化
施肥量:畝產20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4—5.5公斤/畝,磷肥(P2O5)2.5—3公斤/畝,鉀肥(K2O)4—6.5公斤/畝;畝產2000—4000公斤果園:氮肥(N)5.5—9公斤/畝,磷肥(P2O5)3—4.5公斤/畝,鉀肥(K2O)6.5—11公斤/畝。
施肥時期:萌芽到開花氮肥占20%,磷肥占15%,鉀肥占10%;春梢生長到停長期氮肥占30%,磷肥占25%,鉀肥占25%;果實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30%,鉀肥占35%;果實成熟期氮肥占30%,磷肥占30%,鉀肥占30%。
桃
(一)施肥原則
1、依據土壤肥力、早中晚熟品種及產量水平,適量增施有機肥,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水平,注意鈣、鎂、硼、鋅、鐵肥的配合施用。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2、不同品種桃樹的追肥時期和次數不同,早熟品種較晚熟品種追肥時期早,追肥次數少。
3、針對貯藏營養不足,樹勢較弱的情況,建議在萌芽前(3月初開始)噴3次1%—3%的尿素(濃度分別為3%、2%和1%,間隔5—7天)加0.5%硼砂,防止抽條,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4、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溫凍害而減產的果園,適當減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過延遲疏果、輕剪長放、化學調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5、施肥與優質栽培相結合。注意預防春季低溫凍害,夏季易出現澇害的平原地區注意結合起壟、覆膜或果園生草技術,干旱地區提倡采用地表覆蓋和穴貯肥水技術。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產量水平1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10—13公斤/畝;產量水平1500—3000公斤/畝,氮肥(N)13—16公斤/畝,磷肥(P2O5)7—10公斤/畝,鉀肥(K2O)15—18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6—18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8—21公斤/畝。
施肥時期:秋施肥,一般與有機肥一起基施,氮肥占50%,磷肥占60%、鉀肥占40%,其余用作追肥。中早熟品種追肥,萌芽前(3月初)氮肥占30%,磷肥占20%、鉀肥占20%,果實迅速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20%、鉀肥占40%;晚熟品種萌芽前氮肥占30%,磷肥占20%、鉀肥占20%,花芽生理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氮肥占10%,磷肥占10%、鉀肥占20%,果實迅速膨大期氮肥占10%,磷肥占10%、鉀肥占20%。
(2)有機肥施用
施肥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施施用,9月到10月上旬完成。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萌芽前可噴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與1次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0.5%)的順序噴施。推薦采用“因缺補缺”、矯正施用的策略,出現中微量元素缺素癥時通過葉面噴施進行矯正。
3、水肥一體化
施肥量:畝產15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6—7.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7.5—10公斤/畝;畝產1500—3000公斤果園: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5.0—7.5公斤/畝,鉀肥(K2O)11—13.5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2—13.5公斤/畝,磷肥(P2O5)7.5—9公斤/畝,鉀肥(K2O)13.5—16公斤/畝。
施肥時期:施肥時期和比例參考常規施肥,并把常規施肥的每個時期分成2—3次滴灌施入。
荔枝
(一)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施用,根據生育期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視荔枝品種、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土壤酸性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煅燒好的牡蠣殼粉、鈣鎂磷肥等調節土壤酸堿度和補充相應養分。
3、大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采用土施,用量根據產量和土壤肥力而定,中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補缺,采用根外追肥方式噴施。
4、果實發育期正值雨季,氮肥盡量選用銨態氮肥,避免用尿素或硝態氮肥。
5、施肥與其他管理措施相結合,例如采用灌施肥、施肥槍施肥等。
(二)施肥建議
1、結果盛期樹(株產50公斤左右):每株施有機肥10—20公斤,氮肥(N)0.75—1.0公斤,磷肥(P2O5)0.25—0.3公斤,鉀肥(K2O)0.8—1.1公斤,鈣肥(Ca)0.25—0.35公斤,鎂肥(Mg)0.07—0.09公斤。
2、未結果幼樹或初果樹:每株施有機肥5—10公斤,氮肥(N)0.4—0.6公斤,磷肥(P2O5)0.1—0.15公斤,鉀肥(K2O)0.3—0.5公斤,鎂肥(MgO)0.05公斤。
3、肥料分6—8次分別在采后(一梢一肥,2—3次)、花前、謝花及果實發育期施用。視荔枝樹體長勢,可將花前和謝花肥合并施用,或將謝花肥和壯果肥合并施用。氮肥在上述4個生育期施用比例為45%、10%、20%和25%,磷肥可在采后一次施入或分采后和花前兩次施入,鉀鈣鎂肥施用比例為30%、10%、20%和40%。花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時加入適量土溫、有機硅、山梨糖醇等葉面肥助劑。
4、缺硼和缺鉬的果園,在花前、謝花及果實膨大期噴施0.2%硼砂、0.05%鉬酸銨;在荔枝梢期噴施0.2%的硫酸鋅或復合微量元素。pH值小于5的果園,施用石灰100公斤/畝。
5、采用水肥一體化施肥的果園,可以采用重力自壓施肥法和泵前吸肥法,施肥總量減少1/3—1/4,采用少量多次方式一般“一梢三肥”,果實發育期每十天一次,全年施肥10—12次以上。
北方葡萄
(一)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料施用,根據生育期合理搭配氮磷鉀肥,視葡萄品種、產量水平、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土壤酸性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來調節土壤酸堿度和補充相應養分。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3、采用適宜施肥方法,有針對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與其他管理措施相結合,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畝產1500公斤以下,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5—10公斤/畝,鉀肥(K2O)10—15公斤/畝;畝產1500—2000公斤,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10—15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畝產2000公斤以上,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5—20公斤/畝,鉀肥(K2O)20—25公斤/畝。
施肥時期:一般分3—4次施用,第1次在上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種采果后盡早施用)基肥時施入,結合有機肥施用20%氮肥、20%磷肥、20%鉀肥;第2次在4月中旬進行,以氮磷肥為主,施用20%氮肥、20%磷肥、10%鉀肥;第3次在6月初果實套袋前后進行,根據留果情況氮磷鉀配合施用,施用40%氮肥、40%磷肥、20%鉀肥;第4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施用20%氮肥、20%磷肥、50%鉀肥,根據降雨、樹勢和產量情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進行,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磷肥。
(2)有機肥施用
施肥數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季最佳,冬季次之,冬施優于春施,夏季一般不施有機肥。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樹體萌芽前,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土壤缺硼、鋅和鈣的果園,花前至初花期噴施0.3%的硼砂、0.2%硫酸鋅溶液;坐果后到成熟前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4次;幼果膨大期至采收前噴施0.3%—0.5%的硝酸鈣溶液。
3、水肥一體化
高產葡萄園,萌芽到開花前,每次追施氮肥(N)、磷肥(P2O5)、鉀肥(K2O)各1.2—1.5公斤/畝,每10天追肥一次;開花期追肥1次,追施氮肥(N)0.9—1.2公斤/畝、磷肥(P2O5)0.9—1.2公斤/畝、鉀肥(K2O)0.45—0.55公斤/畝,輔以葉面噴施硼、鈣、鎂肥;果實膨大期每次追施氮肥(N)2.2—2.5公斤/畝、磷肥(P2O5)1.4—1.6公斤/畝、鉀肥(K2O)3—3.2公斤/畝,每10—12天追肥一次;著色期追施高鉀型復合肥,每次追施氮肥(N)0.4—0.5公斤/畝、磷肥(P2O5)0.4—0.5公斤/畝、鉀肥(K2O)1.3—1.5公斤/畝,每7天追肥一次,葉面噴施補充中微量元素。
來源: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
日期:2024-04-07
(一)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料,實施梨園生草、覆草,培肥土壤;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2、按照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條件確定肥料施用時期、用量和養分配比。
3、根據土壤肥力和梨樹生長狀況,適當減少氮、磷、鉀肥用量,通過葉面噴施補充鈣、鎂、鐵、鋅、硼等中微量元素。
4、針對樹體貯藏營養不足、樹勢較弱的情況,建議在萌芽前(3月初開始)噴3次1%—3%的尿素(濃度分別為3%、2%和1%,間隔5—7天)加0.5%硼砂,防止抽條,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5、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溫凍害而減產的果園,適當減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過輕剪長放、化學調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6、優化施肥方式,改撒施為條溝施或放射溝施,結合灌溉施肥,以水調肥。建議基礎條件好的果園采用肥水一體化施肥方式。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畝產20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5—7.5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5—9公斤/畝;畝產2000—4000公斤果園,氮肥(N)7.5—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9—15公斤/畝。
施肥時期:分為春梢生長到停長(5月中旬—6月中旬)、果實膨大期(6月中旬—9月中旬)和果實采收到落葉(9月中旬—10月中旬)三個時期施用,每個時期施肥1—2次,共計3—5次。前期以氮鉀肥為主,逐漸增加鉀肥用量;后期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春梢停長期氮肥占50%,磷肥占40%,鉀肥占35%;果實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30%,鉀肥占35%;果實成熟期氮肥占30%,磷肥占30%,鉀肥占30%。
(2)有機肥施用
施肥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堆漚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堆漚腐熟農家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季采收后到落葉前,最佳時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硼、鋅、鐵等缺乏的梨園可用0.2%硼砂溶液、0.2%硫酸鋅+0.3%尿素混合液或0.3%硫酸亞鐵+0.3%尿素溶液于發芽前至盛花期多次噴施,缺鈣嚴重的果園,在幼果期噴0.3%的鈣肥3—4次,每隔7天一次。噴施時加入適量有機硅、山梨糖醇等葉面肥助劑。
3、水肥一體化
施肥量:畝產20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4—5.5公斤/畝,磷肥(P2O5)2.5—3公斤/畝,鉀肥(K2O)4—6.5公斤/畝;畝產2000—4000公斤果園:氮肥(N)5.5—9公斤/畝,磷肥(P2O5)3—4.5公斤/畝,鉀肥(K2O)6.5—11公斤/畝。
施肥時期:萌芽到開花氮肥占20%,磷肥占15%,鉀肥占10%;春梢生長到停長期氮肥占30%,磷肥占25%,鉀肥占25%;果實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30%,鉀肥占35%;果實成熟期氮肥占30%,磷肥占30%,鉀肥占30%。
桃
(一)施肥原則
1、依據土壤肥力、早中晚熟品種及產量水平,適量增施有機肥,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水平,注意鈣、鎂、硼、鋅、鐵肥的配合施用。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石灰和有機肥進行改良;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2、不同品種桃樹的追肥時期和次數不同,早熟品種較晚熟品種追肥時期早,追肥次數少。
3、針對貯藏營養不足,樹勢較弱的情況,建議在萌芽前(3月初開始)噴3次1%—3%的尿素(濃度分別為3%、2%和1%,間隔5—7天)加0.5%硼砂,防止抽條,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
4、花期或幼果期遭受晚霜、降雪等低溫凍害而減產的果園,適當減少春季氮肥施用量,通過延遲疏果、輕剪長放、化學調控等方式促花控旺。
5、施肥與優質栽培相結合。注意預防春季低溫凍害,夏季易出現澇害的平原地區注意結合起壟、覆膜或果園生草技術,干旱地區提倡采用地表覆蓋和穴貯肥水技術。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產量水平1500公斤/畝以下,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10—13公斤/畝;產量水平1500—3000公斤/畝,氮肥(N)13—16公斤/畝,磷肥(P2O5)7—10公斤/畝,鉀肥(K2O)15—18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6—18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8—21公斤/畝。
施肥時期:秋施肥,一般與有機肥一起基施,氮肥占50%,磷肥占60%、鉀肥占40%,其余用作追肥。中早熟品種追肥,萌芽前(3月初)氮肥占30%,磷肥占20%、鉀肥占20%,果實迅速膨大期氮肥占20%,磷肥占20%、鉀肥占40%;晚熟品種萌芽前氮肥占30%,磷肥占20%、鉀肥占20%,花芽生理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氮肥占10%,磷肥占10%、鉀肥占20%,果實迅速膨大期氮肥占10%,磷肥占10%、鉀肥占20%。
(2)有機肥施用
施肥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施施用,9月到10月上旬完成。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萌芽前可噴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與1次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0.5%)的順序噴施。推薦采用“因缺補缺”、矯正施用的策略,出現中微量元素缺素癥時通過葉面噴施進行矯正。
3、水肥一體化
施肥量:畝產1500公斤以下果園:氮肥(N)6—7.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7.5—10公斤/畝;畝產1500—3000公斤果園: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5.0—7.5公斤/畝,鉀肥(K2O)11—13.5公斤/畝;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2—13.5公斤/畝,磷肥(P2O5)7.5—9公斤/畝,鉀肥(K2O)13.5—16公斤/畝。
施肥時期:施肥時期和比例參考常規施肥,并把常規施肥的每個時期分成2—3次滴灌施入。
荔枝
(一)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施用,根據生育期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肥,視荔枝品種、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土壤酸性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煅燒好的牡蠣殼粉、鈣鎂磷肥等調節土壤酸堿度和補充相應養分。
3、大量元素肥料和有機肥采用土施,用量根據產量和土壤肥力而定,中微量元素肥料因缺補缺,采用根外追肥方式噴施。
4、果實發育期正值雨季,氮肥盡量選用銨態氮肥,避免用尿素或硝態氮肥。
5、施肥與其他管理措施相結合,例如采用灌施肥、施肥槍施肥等。
(二)施肥建議
1、結果盛期樹(株產50公斤左右):每株施有機肥10—20公斤,氮肥(N)0.75—1.0公斤,磷肥(P2O5)0.25—0.3公斤,鉀肥(K2O)0.8—1.1公斤,鈣肥(Ca)0.25—0.35公斤,鎂肥(Mg)0.07—0.09公斤。
2、未結果幼樹或初果樹:每株施有機肥5—10公斤,氮肥(N)0.4—0.6公斤,磷肥(P2O5)0.1—0.15公斤,鉀肥(K2O)0.3—0.5公斤,鎂肥(MgO)0.05公斤。
3、肥料分6—8次分別在采后(一梢一肥,2—3次)、花前、謝花及果實發育期施用。視荔枝樹體長勢,可將花前和謝花肥合并施用,或將謝花肥和壯果肥合并施用。氮肥在上述4個生育期施用比例為45%、10%、20%和25%,磷肥可在采后一次施入或分采后和花前兩次施入,鉀鈣鎂肥施用比例為30%、10%、20%和40%。花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時加入適量土溫、有機硅、山梨糖醇等葉面肥助劑。
4、缺硼和缺鉬的果園,在花前、謝花及果實膨大期噴施0.2%硼砂、0.05%鉬酸銨;在荔枝梢期噴施0.2%的硫酸鋅或復合微量元素。pH值小于5的果園,施用石灰100公斤/畝。
5、采用水肥一體化施肥的果園,可以采用重力自壓施肥法和泵前吸肥法,施肥總量減少1/3—1/4,采用少量多次方式一般“一梢三肥”,果實發育期每十天一次,全年施肥10—12次以上。
北方葡萄
(一)施肥原則
1、重視有機肥料施用,根據生育期合理搭配氮磷鉀肥,視葡萄品種、產量水平、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土壤酸性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來調節土壤酸堿度和補充相應養分。鹽漬化嚴重的果園采用排灌措施、增施有機肥、施用石膏、覆蓋地膜或有機物料進行改良。
3、采用適宜施肥方法,有針對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與其他管理措施相結合,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二)施肥建議
1、常規施肥
(1)化肥施用
施肥量:畝產1500公斤以下,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5—10公斤/畝,鉀肥(K2O)10—15公斤/畝;畝產1500—2000公斤,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10—15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畝產2000公斤以上,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5—20公斤/畝,鉀肥(K2O)20—25公斤/畝。
施肥時期:一般分3—4次施用,第1次在上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種采果后盡早施用)基肥時施入,結合有機肥施用20%氮肥、20%磷肥、20%鉀肥;第2次在4月中旬進行,以氮磷肥為主,施用20%氮肥、20%磷肥、10%鉀肥;第3次在6月初果實套袋前后進行,根據留果情況氮磷鉀配合施用,施用40%氮肥、40%磷肥、20%鉀肥;第4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施用20%氮肥、20%磷肥、50%鉀肥,根據降雨、樹勢和產量情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進行,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磷肥。
(2)有機肥施用
施肥數量:有機肥用量以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并穩定在2%以上為目標,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的果園,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以上,有機質含量在2%及以上的果園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
施肥時期:秋季最佳,冬季次之,冬施優于春施,夏季一般不施有機肥。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果園,應補施有機肥,在春季土壤解凍后樹體萌芽前,采用開溝或挖穴方法及早施入。
2、根外追肥
土壤缺硼、鋅和鈣的果園,花前至初花期噴施0.3%的硼砂、0.2%硫酸鋅溶液;坐果后到成熟前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4次;幼果膨大期至采收前噴施0.3%—0.5%的硝酸鈣溶液。
3、水肥一體化
高產葡萄園,萌芽到開花前,每次追施氮肥(N)、磷肥(P2O5)、鉀肥(K2O)各1.2—1.5公斤/畝,每10天追肥一次;開花期追肥1次,追施氮肥(N)0.9—1.2公斤/畝、磷肥(P2O5)0.9—1.2公斤/畝、鉀肥(K2O)0.45—0.55公斤/畝,輔以葉面噴施硼、鈣、鎂肥;果實膨大期每次追施氮肥(N)2.2—2.5公斤/畝、磷肥(P2O5)1.4—1.6公斤/畝、鉀肥(K2O)3—3.2公斤/畝,每10—12天追肥一次;著色期追施高鉀型復合肥,每次追施氮肥(N)0.4—0.5公斤/畝、磷肥(P2O5)0.4—0.5公斤/畝、鉀肥(K2O)1.3—1.5公斤/畝,每7天追肥一次,葉面噴施補充中微量元素。
來源: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
日期: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