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4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4-03-31 食品伙伴網文雯1210
核心提示:2024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梅菜扣肉使用“槽頭肉”事件;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違規宣傳;“淀粉腸塌房”上熱搜;“螺螄粉居然有增臭劑”引關注;食品安全輿情事件頻發;“網傳廚邦蠔油造假被前高管舉報”引熱議 官方通報、企業回應;“知名茶飲品牌被上海市消保委點名”引關注;校園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知名品牌五常大米被打假 各方回應;假驢肉產業亂象調查。……(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2024年3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

  1、梅菜扣肉使用“槽頭肉”事件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案例,引發廣泛社會關注。
 
  據悉,“3·15晚會”曝光了阜陽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的問題。
 
  據爆料,當地有個別企業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預制菜梅菜扣肉,而這些肉中的淋巴和腺體清晰可見。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由于槽頭肉上淋巴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稱為淋巴肉。因為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屬于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分,通常品質較差且價格低廉。這些肉品通常會被剔除并用于制作工業級豬油,但在一些預制菜中卻被重新利用,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這些預制菜,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少商戶向記者透露,用處理不干凈的劣質槽頭肉替代五花肉做梅菜扣肉預制菜,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事件一經曝光,相關市場監管部門連夜行動,并發布情況通報。
 
  3月15日晚,阜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針對晚會曝光問題,屬地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當即趕至現場,已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對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現場封存。涉事企業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后續依法依規嚴查嚴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此外,據媒體報道,3月15日當晚,阜陽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通過對安徽廚先生食品有限公司清查發現,槽頭肉凍品1670袋,成品梅菜扣肉2萬余盒。目前,已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對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等進行現場封存。
 
  緊接著,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阜陽市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已到現場核查處置。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趕赴阜陽市現場指導處置工作。
 
  隨后,衢州、鶴城、淮南等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也針對上述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此外,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問題,連夜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執法行動,迅速核查處置涉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為。針對個別企業使用槽頭肉制作預制菜的情況,安徽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迅速控制槽頭肉生產企業負責人,封存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下架、召回被曝光產品,并對涉事企業予以查封。國務院食安辦將會同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保障肉類產品質量安全。
 
  隨著節目的播出,“梅菜扣肉”事件引發廣泛社會關注。
 
  3月16日,知名打假人王海曝出一些知名直播間都銷售過涉事企業的相關產品,引發網友熱議。
 
  王海在微博發文稱,“3·15 晚會”曝光了“安徽東輝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御徽緣”梅菜扣肉,使用的都是槽頭肉,并且含有大量未經處理干凈的淋巴肉和甲狀腺,槽頭肉不屬于食品原料、禁止食用,這嚴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東方甄選”和“瘋狂小楊哥”直播間都銷售過這款產品,直播間應退一賠十。
 
  對此,3月18日,東方甄選、三只羊網絡均在官方微博致歉回應。
 
  3月18日,東方甄選在官方微博發布《關于東方甄選代售“御徽緣梅菜扣肉”商品相關情況的說明》。東方甄選回應稱,自查發現,去年代售的“御徽緣梅菜扣肉”生產商是涉事的安徽東輝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代售的“御徽緣梅菜扣肉”對應的銷售商家,是湖北小橙優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方甄選的最后銷售時間為2023年10月29日。針對質疑,銷售商家和生產廠家均表示,“御徽緣梅菜扣肉”線上銷售產品并未違規使用槽頭肉,并承諾盡快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東方甄選稱,3月16日上午,公司決定為消費者先行墊付退款。同時督促商家盡快提供權威的產品安全性相關證明。如果商家不能提供有力證據,公司將在墊付全額退費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消費者墊付三倍賠償,并堅決追究商家和生產廠家的責任。
 
  3月18日,三只羊網絡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針對網上熱議的公司推廣銷售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御徽緣梅菜扣肉”涉嫌違規使用槽頭肉原料事件,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安排專班核查,于3月15日當晚啟動消費者登記,并陸續開始先行墊付退款。三只羊在情況說明中提到,該“御徽緣梅菜扣肉”生產商為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銷售方為湖北小橙優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三只羊稱,媒體曝光安徽東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相關問題后,公司第一時間聯系了生產商和銷售方,其均表示“線上產品未違規使用槽頭肉”,并承諾會盡快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目前該生產商正在配合當地相關部門進行調查,以相關部門調查結果為準。
 
  對于上述回應,3月18日,知名打假人王海發文稱:槽頭肉扣肉廠家是相對誠信的,東方甄選和小楊哥或并未被騙。
 
  王海稱,從經銷商處了解到,被315晚會曝光的“安徽東輝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另一個品牌“微香惠”梅菜扣肉,在銷售時會明確告知經銷商扣肉使用的是“槽頭肉”。從“徽香惠”代工廠法人代表付先生和經銷商的的聊天記錄中了解到,純五花的是260元一箱,純槽頭肉的是200元一箱,具體購買哪一款由經銷商自己選擇。純槽頭肉梅菜扣肉的進貨價格是140元/36碗(100箱以下200元/36碗),規格是300克/碗。每碗的進貨價格是3.88元,而賣給消費者則是碗59.9元6碗。


  2、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違規宣傳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違規宣傳,其宣稱能抗癌等功效,“標準裝售價5860元,精品裝售價58600元” 。
 
  據央視報道,聽花酒銷售人員宣稱該酒有調節性功能、改善心腦血管、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免疫力、抗癌、改善睡眠六大功效。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明確規定,酒類廣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
 
  此外,記者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官網查詢后發現,聽花酒提交的《酒精和涼味劑的組合物在調節性功能、保護心腦血管系統、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腫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質量上的用途》這一專利申請在國家處理狀態一欄顯示為空白。這表明該專利的申請只是進入公布階段,并不意味著獲得了國際認可,也就是說聽花酒事實上尚未取得廣告中所說的專利?!吨腥A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此外,該工作人員還透露,聽花酒專利中提到的涼味劑,其實只是常見的薄荷提取物,并非高科技物質。
 
  當晚,上交所就央視報道公司產品廣告宣傳違法,向青海春天發出監管工作函。
 
  針對“聽花酒”的上述問題,市場監管部門采取行動、企業也進行了回應。
 
  3月15日晚,宜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在關注到央視3.15晚會關于聽花酒的報道后,市局執法人員已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會同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現場核查。后續依法依規嚴查嚴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3月16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業存在的相關問題后,省、市、區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赴聽花酒業在成都的經營場所調查核實。3月16日凌晨,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聽花酒業經營門店的相關資料和物品進行先行登記保存證據。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3月16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迅速開展“聽花酒”生產銷售情況調查,經初步調查核實,“聽花酒”是宜賓聽花酒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白酒(濃香型和醬香型)。青海春天藥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詢問時表示“聽花酒”由西藏春天酒業有限公司經銷,該公司是青海春天藥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經青海春天藥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證實青海省域內未設“聽花酒”專賣店和體驗店。執法人員對西寧市區各主要商超進行排查,暫未發現“聽花酒”銷售,檢查青海春天藥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處生產辦公場所(西寧市經濟開發區東新路1號、生物園區經二路12號),未發現“聽花酒”庫存商品、包裝物和宣傳資料。
 
  3月16日,聽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檢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進行檢查。檢查組已進場開展工作。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檢查工作,同時也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管理一部上證公函【2024】0200 號《關于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媒體報道事項的監管工作函》的要求,全面展開自查整改,深入反思存在的問題,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可能存在被有關部門處罰的風險,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同日,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聽花酒”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經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全面展開檢查與整改工作。
 
  此外,從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四川、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生產銷售“聽花酒”企業、門店開展調查,查扣聽花系列酒36225瓶、包裝約6萬套、期刊318本,抽樣送檢品類酒4個,責令商家立即暫停銷售“聽花”白酒及相關產品,并對中國食品雜志社發表“聽花酒”相關內容開展調查。
 
  從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經過前期執法,核對事實,目前其已對聽花酒上海代理商、上海霆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隨著央視“3·15”晚會曝光,京東、天貓、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已下架“聽花酒”相關產品,通過“聽花酒”“聽花”等關鍵詞搜索,已無任何搜索結果。聽花酒服務熱線已無人接聽。
 
  3、“淀粉腸塌房”上熱搜
 
  3月15日,媒體曝光了淀粉腸用雞骨泥代替雞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來越高、無專門國標等亂象,“淀粉腸塌房”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
 
  據報道,雖然名字叫淀粉腸,但據記者調查,目前市面上銷售量較高的五種品牌淀粉腸,配料表第一位均是肉,其次為水,淀粉,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調味料以及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誘惑紅等添加劑。據河南一淀粉腸生產廠家工作人員透露,淀粉腸的肉很少,“都是用的雞肉和雞骨泥,用鴨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記者從電商平臺查詢發現,目前出售雞骨泥的多是經營寵物食品的商家,商家則表示:“骨泥不建議人吃,燒烤也不行”。
 
  對此,3月16日,河南雙潤食品、山東夫宇食品、河南開開食品等公司相繼發布聲明,否認在淀粉腸中使用骨泥。
 
  河南雙潤食品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公司在原材料采購、監測、生產等各個環節都遵循標準,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原材料為精選優質淀粉和精選雞肉,從未購進和使用過各種骨泥、鴨肉等原材料,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山東夫宇食品有限公司發聲明稱,3月15日下午,棗莊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就對該司現場進行了突擊檢查,經檢查產品未使用各種骨泥等原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河南省開開食品有限公司發聲明表示,3月15日晚,河南省駐馬店市和遂平縣公安局、市場監管部門已對公司進行突擊檢查,公司使用的原料和成品均未使用各種骨泥等原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公司嚴格按照國家和企業標準執行,和80%以上經銷商具有15年供銷關系。所有原材料購進均由大廠正規企業購入,每批材料均有合格證和質量認證,隨時接受客戶和市場監管部門檢查。
 
  此外,據報道,全國肉禽蛋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曾起草制定了國家標準《火腿腸質量通則》,3月16日,該委員會秘書長劉振宇表示,該標委會主要負責實施商品名帶“肉”的食品標準化工作,所以過去沒有制定“淀粉腸”國標。劉振宇稱,考慮到淀粉腸配料表中標注的主要配料是肉類,此次媒體報道也備受關注,肉禽蛋標委會再次開會研究要不要做“淀粉腸”國家標準,有結論后會向公眾發布。
 
  4、“螺螄粉居然有增臭劑”引關注
 
  3月21日,“螺螄粉居然有增臭劑”、“螺螄粉 增臭劑”等相關話題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成都市市監局的工作人員巡查了一家評分為4.7分、月銷四五千的外賣螺螄粉店。監管人員進入后廚巡查后發現,該店鋪環境臟亂,食材質量堪憂。此外,監管人員還在后廚操作臺下發現了專門給螺螄粉加臭的加臭劑、食品添加劑香精等。目前,該店鋪被暫停營業,線上外賣店也暫時關閉,等待進一步整改。
 
  那么,市面上常見的袋裝螺螄粉品牌是否添加了增臭劑呢?好歡螺、螺霸王、李子柒等多家品牌的客服均表示沒有添加任何增臭劑。
 
  媒體采訪了柳州螺螄粉協會秘書長黃嘉鵬,其表示,增臭劑主要使用腌制的酸筍、海鮮醬以及香辛料調配加工生產的,符合固態或半固態調味料生產標準。柳州本地實體店獲取酸筍等原材料容易,幾乎未使用加臭劑;同時柳州走出去的連鎖店品牌有自有中央廚房,目前物流配送體系發達,也未發現連鎖品牌使用加臭醬行為。“外地的個體戶可能對螺螄粉的理解不夠透徹,因此使用加臭劑提升風味”。黃嘉鵬同時提到,柳州當地已經關注到相關報道,當地多部門將對螺螄粉企業開展實地檢查。
 
  此外,針對“螺螄粉加臭醬”,有網友懷疑商家此舉是否違規?
 
  3月25日,成都市市監局答復稱,監管人員對在商家經營場所發現的“螺螄粉加臭醬”產品合法性進行了調查。經查,該產品系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許可類別為調味料,產品執行的企業標準已在當地衛健部門進行備案,生產許可證和執行標準均在有效期內。此外,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對該商家涉嫌后廚衛生狀況較差等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該商家目前正在停業整頓。


  5、食品安全輿情事件頻發
 
  3月,發生多起食品安全輿情事情。
 
  案例一:火腿疑似吃出老鼠尾巴?涉事公司發聲明
 
  2月28日晚,山東青島一網民發布視頻稱,其所購買的“龍大肉食”牌無淀粉方肉火腿中吃出異物,疑似一截老鼠尾巴,引發網絡熱議。
 
  對此,3月3日,龍大美食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聲明稱,該公司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調查工作。2月29日當天,公司派專人趕赴青島,配合市場監管部門與消費者取得當面聯系,共同對涉事火腿進行確認、封存,由市場監管部門送往權威機構進行檢驗鑒定。
 
  經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濟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專家對涉事火腿中“異物”外觀鑒定,“異物”為無骨骼結構的中空管狀,管腔外徑約2.5mm、內徑約1mm。鑒定意見為:不屬于動物尾巴,高度疑似為動物血管。經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對涉事火腿“異物”進行鼠源性、雞源性、豬源性成分鑒定,檢測結果為:未檢出鼠成分,檢出雞成分、檢出豬源性成分。依據權威機構檢測結果,排除涉事火腿“異物”為老鼠尾巴。
 
  案例二:知名茶飲品牌被曝頻改食材效期標簽等問題 公司回應
 
  3月14日,“書亦燒仙草員工用嘴判斷食材過沒過期”的話題登上熱搜。
 
  3月14日晚,湖北經視315晚會曝光了書亦燒仙草武漢廣埠屯門店在操作時違反規定,存在頻繁更改食材效期標簽、使用隔夜食材,甚至用嘴嘗食材來判斷是否“壞了”的現象。
 
  據報道,記者臥底書亦燒仙草武漢廣埠屯門店發現,該門店一天最少要更換兩次效期標簽。在食材效期過后,門店員工會重新打印標簽并替換食材的已過期標簽。同時,公司督導檢查門店發現員工替換食材效期時,也并未制止該行為。由于隨意替換食材效期標簽,門店員工無法判斷食材的真實效期時間,使用隔夜食材和過期食材時有發生。而且,該店的西瓜塊在冰箱放置兩天后仍繼續被使用,而公司要求效期是四個小時。節目畫面顯示,門店員工靠嘴品嘗判斷食材是否過期。
 
  對此,3月15日,書亦燒仙草方面回應稱,集團高度關注,已第一時間采取相關解決措施并開啟深入調查。加盟門店發生此類嚴重問題,集團總部確實存在監管失職和工作疏漏。后續調查處理結果與整改措施書亦將第一時間對社會公眾進行回應。
 
  案例三:知名水果連鎖品牌門店被曝售賣過期水果
 
  主打中高端水果的連鎖企業“百果園”,一直對外宣稱“致力于做更好吃的水果”,近期卻不斷遭到消費者的吐槽買到的水果不新鮮,果切拼盤里水果味道不對。
 
  今年315期間,湖北經視記者應聘了百果園武漢銀海雅苑門店的店員崗位,進行臥底調查。節目中,該臺記者無健康證也可上崗。在工作區域的雙開門小型冰箱中,擺放著不新鮮、有傷口、腐爛的水果。在該門店中,只要有問題水果,店員總是會想辦法將其做成高端水果拼盤,爛果“化腐朽為神奇”變成高端果切。此外,店員還會把隔夜水果頭天存冰箱,第二天當鮮果賣。此外,該門店還會以次充好,根據公司規定,車厘子根據大小可以分為J到JJJJ四個等級,售價由低到高,但員工通常做法是一個J當JJ規格賣,兩個JJ當JJJJ規格賣,將一些低價水果高價售出。百果園武漢分公司內部有嚴格規定,如果出現了過期水果還在銷售,需要門店銷售人員自行為過期水果買單。節目顯示,雖然不定期會有專門督查進行巡店檢查,但落到執行層面,更多的也只是模棱兩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此,據報道,百果園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對于該門店出現的問題,已經做好記錄,并提交給專員,核實后,會按規定做出處理。
 
  案例四:知名養生連鎖店餐食中吃出蟑螂?各方回應
 
  3月12日,網友王女士發布視頻稱在金色印象提供的餐食(肉夾饃)中吃出一只蟑螂,引發網友關注。
 
  視頻中,一只蟑螂一動不動,被夾在肉夾饃中間,有人連續發出干嘔的聲音。王女士表示,她在成都金色印象(金沙店)用餐時吃到了蟑螂,“吃了一半(蟑螂)進肚子,還吐出半條帶毛的蟑螂腿。惡心,到現在都吃不下飯。”
 
  對此,13日下午,金色印象品牌總監回應稱,經查看監控,餐食(肉夾饃)在制作和送餐過程中,并沒有蟑螂混入,懷疑是餐食放在出餐口時有蟑螂跑了進去。后續會對后廚進行整改,對店面進行升級,包括引進監控系統來滅殺蟑螂等有害生物。對于王女士的賠償問題,該品牌總監表示,會按她的訴求進行10倍賠償,還會對醫藥費、精神損失進行補償。目前,經過和王女士溝通,雙方已達成和解。
 
  青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表示,該局已介入調查上述事件,正在固定證據中。執法人員在金色印象(金沙店)發現了一些環境衛生、食品安全問題,已要求該店停止供應餐食,并進行整改。
 
  案例五:網友稱豆瓣醬中疑吃出“鼠頭”,廠家回應
 
  3月18日,一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在一款豆瓣醬中吃出鼠頭,引發廣泛關注。
 
  視頻中,發布者稱其在豆瓣醬中發現一個鼠頭的部分組織,其中老鼠的毛發還清晰可見。該網民介紹,“鼠頭”是炒完菜之后發現的,一瓶豆瓣醬快吃完了才發現。該網民已向當地12315投訴,事件正在處理中。
 
  對此,豆瓣醬生產廠家工作人員表示,3月20日早上接到了市場監管部門的電話,也看到了網傳視頻,現在市場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了,廠家也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先對廠房、生產線進行自查。針對產品中是否有可能出現鼠頭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該款豆瓣醬的加工為全機械化操作,出現像鼠頭這么大體積異物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他解釋稱,豆瓣醬的加工還需經過破碎、罐裝等流程,而篩選、破碎辣椒的機器很密,罐裝的機器通道也很細,“像一個吸管一樣將豆瓣醬灌入瓶子里,即使出現了鼠頭,也不會像視頻中顯示的那樣完整。”
 
  案例六:知名甜品品牌被曝后廚亂象 公司回應
 
  3月21日,有媒體曝光鮮芋仙長楹天街購物中心店和凱德Mall西直門店后廚亂象:未封口的紫薯泥、草莓河粉放在垃圾桶上;用于清潔的抹布沒有進行功能區分,擦墻、擦柜子、又擦盆;對于店內多處出現的黑蟲,店員更是表示:“讓它自由飛翔吧”。
 
  對此,鮮芋仙總部營運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稱,已看到兩家店的情況,剛緊急開會調查處理這個事情,也已經聯系相關門店處理調查了,肯定會有嚴肅的處罰,后續會發布通告公示聲明。緊接著,據報道,鮮芋仙總部工作人員稱,媒體報道的情況屬實,總部已要求門店停業整頓。
 
  隨后,鮮芋仙在其官方微博發致歉聲明稱,對于品牌的單店負面問題,其深表歉意并深刻自省。聲明還稱,對于涉事的北京長楹天街購物中心店及北京西直門凱德MALL店即刻迅速進行關閉整頓處理,恢復營業時間待定;針對涉事門店管理不規范,門店店長暫停職務,該事件也調查中,后續會進行相關人員的處罰;在日常監督機制基礎上,針對全國范圍門店立即啟動積極自查,確保各個門店均嚴格按食安執行標準。
 
  6、“網傳廚邦蠔油造假被前高管舉報”引熱議 官方通報、企業回應
 
  近日,網傳廚邦蠔油造假被前高管實名舉報。3月1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該局高度重視,目前正組織開展相關核查工作。
 
  據悉,2月29日晚間,知名打假人王海在微博發文,稱廚邦前生產總監高聽明實名爆料:姚振華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炬高新技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核心調味品企業“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蠔油,蠔油汁僅占1.6%。在蠔油最核心的指標氨基酸態氮含量的提供中,添加劑味精是原材料蠔汁的61.5倍!以上行為不符合蠔油國標的要求。同時在標簽配料表上將蠔汁用量擴大10倍進行虛假標注(標簽配料表上排第2位,實際按添加量應排在第6位)。僅廚邦蠔油一項,涉嫌非法所得將超10億元。
 
  3月1日晚間,中炬高新發布澄清公告稱,近日,公司注意到有部分媒體在網絡上發布子公司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廣東廚邦食品有限公司被實名舉報的不實報道,為避免相關信息對廣大投資者造成誤導,現澄清說明如下:公司生產11大品類、100多個系列調味品,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和質量,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報道中涉及的醬油、蠔油產品生產標準、質量以及財政補貼的相關情況,均為缺乏事實依據的不實報道。
 
  7、“知名茶飲品牌被上海市消保委點名”引關注
 
  3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書亦燒仙草,你家的“草莓啵啵酸奶”里的酸奶去哪里了?| 消保委監督》一文,稱書亦燒仙草一款宣稱“甄選黃金奶源天然發酵”的現制酸奶飲品——“草莓啵啵酸奶”被檢出蛋白質、脂肪、乳糖含量均比市面上一款預包裝酸奶要低。
 
  對此,書亦燒仙草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款飲品為酸奶水果茶飲品,飲品中加入了酸奶,屬酸奶風味的水果茶,與常規酸奶分屬不同品類。
 
  3月14日,新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對被上海市消保委喊話點名的“草莓啵啵酸奶”進行了更名,新名稱為“草莓酸奶水果茶”。
 
  此外,書亦燒仙草小程序菜單已經設置“酸奶水果茶”分類,其中有兩款產品分別為草莓酸奶水果茶、桑葚桃桃酸奶昔。
 
  書亦燒仙草投訴咨詢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已經采取了優化措施,目前該產品名稱優化為“草莓酸奶水果茶”。
 
  據媒體報道,書亦燒仙草方面稱,與專門做酸奶的門店不同,其出品的是酸奶飲品,在宣傳時也標明了是酸奶飲品,這與常規酸奶本質上不是同一種產品。該產品添加了由寧夏塞尚乳業生產的高原牧場酸奶。消費者在門店點到的600ml飲品或沙冰類飲品中,分別加入70ml酸奶,整杯“草莓啵啵酸奶”飲品含蛋白質不低于2.4g/杯,與檢測結果相近。


  8、校園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3月,多起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引發網友關注。
 
  案例一:官方通報學生在校午餐后嘔吐腹瀉
 
  3月12日,有網友發帖稱在深圳市龍華區實驗學校小學部,有許多小學生在校吃完午餐后出現嘔吐腹瀉現象,質疑供餐方提供的食物存在問題。
 
  對此,3月13日清晨,深圳龍華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區教育局、區衛健局、區疾控中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管局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第一時間進駐學校及配餐企業開展調查處置工作,并將相關留樣食品送檢。
 
  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此次學生腹瀉是因食用受細菌污染的“香菇肉醬”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其他配送食品未發現問題。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管局檢查發現配餐企業在“香菇肉醬”加工制作過程中存在盛放容器交叉污染問題,目前已對該違法行為立案,將依法從快從嚴處理。經查,涉事企業為深圳快樂佳餐飲集團有限公司,其制作配送的“香菇肉醬”涉及龍華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至真校區和龍華區科技中學兩所學校。
 
  此外,同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最新通報稱,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立即啟動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流程,迅速組織執法人員對學校和供餐單位開展現場核查,依法對學校留樣樣品和供餐企業食品留樣及原材料進行封存抽檢,已送疾控部門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市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對供餐企業涉嫌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對其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等進行全過程調查溯源。


  案例二:福建一供餐企業將學生餐轉包?各方回應
 
  據報道,福州市多所學校的同一家午餐配送企業疑似存在餐食配送服務轉包行為和質量安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3月16日,福州市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報道涉及的學校已依法依規終止與原中標企業的供餐服務合作,同時正加緊排查全市中小學供餐服務情況,對存在疑似轉包和食品質量安全等情況的,進行核查處理。
 
  3月16日下午,福州市閩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執法人員已到現場核查處置,對相關證據予以先行登記保存,并表示將針對曝光問題一查到底。
 
  福建省供銷云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也對外發布了致歉聲明,稱對于違規委托行為,向學生、家長、老師道歉,并表示已于2024年3月14日與福建百粥聚餐飲有限公司解除委托關系,全部簽約的35所中小學于3月15日起均由公司本部工廠供應。
 
  案例三:高校學生稱在餐廳疑吃出淋巴肉 監管部門介入
 
  據報道,江蘇南通一高校學生稱該學校餐廳疑吃出淋巴肉,校方表示:“調查取證后并非淋巴肉,只是形狀難看。”
 
  3月25日,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檢測之中,依據相關流程到時會公布結論。
 
  案例四:蘇州一小學給學生發“早產”面包 各方回應
 
  3月26日,江蘇蘇州,學生家長發視頻吐槽學校組織學生26日春游,發給學生的面包生產日期竟為3月27日,時間“早產”提前了一天。
 
  對此,校方回應稱,當天已經發現面包生產日期問題,并聯系配餐公司連夜更換,同時對配餐公司進行追責,要求配餐公司今后不允許再和這個面包公司合作。
 
  面包生產企業負責人稱,面包質量無問題,初步調查:系員工把生產日期標簽貼錯,兩名貼錯標簽的員工已開除。
 
  目前蘇州高新區市監局已介入調查。
 
  9、知名品牌五常大米被打假 各方回應
 
  3月3日,知名打假人王海發微博表示金龍魚五常大米疑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引發熱議。王海表示,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的來代收代儲企業闊海五常米業有限公司涉嫌用“中科發5號”冒充金龍魚五常“稻花香2號”。
 
  對此,3月4日,五常市市場監管局就此回應稱,針對闊海五常米業有限公司涉嫌用“中科發5號”冒充五常“稻花香2號”事件已成立調查組,正在開展調查。
 
  金龍魚回應稱,公司五常大米所用水稻原料均為黑龍江省五常地區種植、收購,針對包括五優稻4號(俗稱稻花香2號)在內的訂單種植品種,種植前均會對訂單種植單位提供的種子樣品對外送檢以保證品種純正和可追溯性,絕不會以次充好。網傳視頻中提及的車輛實為本地運營車輛,車輛當時運載原糧來自五常當地。
 
  10、假驢肉產業亂象調查
 
  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市面上假驢肉泛濫,許多商販以廉價母豬肉冒充價格昂貴的驢肉。
 
  2024年年初,媒體先后前往河北任丘、吉林長春和天津等地,揭開了一條以母豬肉、馬肉為原料,通過添加驢肉增香膏、亞硝酸鈉等添加劑煮制成假驢肉的產業鏈。
 
  為了讓顏色更加接近真驢肉,制假窩點就成倍增加亞硝酸鈉用量。一份假驢肉樣品中檢出的亞硝酸鈉殘留量遠超國家標準。每家作坊生產假驢肉的工序和配方稍有不同,出品的假驢肉口味也不大相同。共同點在于他們都通過加入驢肉增香膏、亞硝酸鈉等添加劑和其他香料,使母豬肉和騾馬肉接近驢肉的味道和顏色。
 
  調查發現,任丘市長豐鎮的假驢肉生意通常以家族關系為紐帶,串聯起生豬肉供應、煮肉、物流、驢肉火燒門店,囊括整個假驢肉產業鏈的各環節,圈外人很難進入。
 
  除了通過快遞和物流向全國各地發貨,長豐鎮上還有數十輛輕型商務客車,專為北京、天津、山東等周邊省市的驢肉火燒店送貨。


 
地區: 上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