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
監測點分布在浙江等14省(自治區)19縣(市、區),監測農藥品種6個。
1.監測結果
監測地區草地貪夜蛾種群對乙基多殺菌素處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數2.0—6.8倍),其中河南太康、云南宜良種群處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數分別為6.8倍、5.9倍);對茚蟲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蟲螨腈均處于敏感狀態。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草地貪夜蛾對以上藥劑抗性倍數總體變化不大。
2.對策建議
在草地貪夜蛾發生初期和低密度發生區,要優先使用性誘劑、微生物農藥等進行防控,壓低蟲口發生密度;在發生高峰期和高密度發生區,可使用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虱螨脲等作用機理不同的藥劑,每種藥劑每季玉米限用1次。此外,在周年繁殖區、遷飛過渡區和重點防范區之間要采取輪換用藥策略。
玉米田雜草
1.馬唐
從河北等6省14縣(市、區)玉米田中共采集馬唐種群115個,監測農藥品種3個。
監測地區馬唐種群對莠去津抗性以低至中等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彰武、陜西興平種群為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數分別為14倍、11倍;對煙嘧磺隆、硝磺草酮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彰武種群對煙嘧磺隆、硝磺草酮均處于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數分別為11倍、14倍。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馬唐對以上藥劑抗性指數總體變化不大。
2.鴨跖草
從遼寧等3省7縣(市、區)玉米田中共采集鴨跖草種群39個,監測農藥品種2個。
監測地區鴨跖草種群對硝磺草酮抗性以低至中等水平為主,遼寧、黑龍江、陜西等省抗性種群占比均超過70%;對莠去津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省抗性水平較高,中等水平抗性種群占比超過60%。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鴨跖草對以上藥劑抗性指數總體變化不大。
3.對策建議
玉米田雜草防控要堅持治早治小、封殺結合的原則,要貫徹“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為主、苗后莖葉噴霧處理為輔”的防治策略,根據不同區域特點、不同種植模式,科學合理選用除草劑品種和施用方式。在遼寧、陜西、黑龍江等抗性較高地區,倡導輪換使用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防除馬唐,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防除鴨跖草,減輕單一除草劑選擇壓力。
日期:2024-02-28
監測點分布在浙江等14省(自治區)19縣(市、區),監測農藥品種6個。
1.監測結果
監測地區草地貪夜蛾種群對乙基多殺菌素處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數2.0—6.8倍),其中河南太康、云南宜良種群處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數分別為6.8倍、5.9倍);對茚蟲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蟲螨腈均處于敏感狀態。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草地貪夜蛾對以上藥劑抗性倍數總體變化不大。
2.對策建議
在草地貪夜蛾發生初期和低密度發生區,要優先使用性誘劑、微生物農藥等進行防控,壓低蟲口發生密度;在發生高峰期和高密度發生區,可使用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虱螨脲等作用機理不同的藥劑,每種藥劑每季玉米限用1次。此外,在周年繁殖區、遷飛過渡區和重點防范區之間要采取輪換用藥策略。
玉米田雜草
1.馬唐
從河北等6省14縣(市、區)玉米田中共采集馬唐種群115個,監測農藥品種3個。
監測地區馬唐種群對莠去津抗性以低至中等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彰武、陜西興平種群為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數分別為14倍、11倍;對煙嘧磺隆、硝磺草酮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彰武種群對煙嘧磺隆、硝磺草酮均處于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數分別為11倍、14倍。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馬唐對以上藥劑抗性指數總體變化不大。
2.鴨跖草
從遼寧等3省7縣(市、區)玉米田中共采集鴨跖草種群39個,監測農藥品種2個。
監測地區鴨跖草種群對硝磺草酮抗性以低至中等水平為主,遼寧、黑龍江、陜西等省抗性種群占比均超過70%;對莠去津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為主,但監測發現遼寧省抗性水平較高,中等水平抗性種群占比超過60%。與2022年監測結果相比,鴨跖草對以上藥劑抗性指數總體變化不大。
3.對策建議
玉米田雜草防控要堅持治早治小、封殺結合的原則,要貫徹“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為主、苗后莖葉噴霧處理為輔”的防治策略,根據不同區域特點、不同種植模式,科學合理選用除草劑品種和施用方式。在遼寧、陜西、黑龍江等抗性較高地區,倡導輪換使用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防除馬唐,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防除鴨跖草,減輕單一除草劑選擇壓力。
日期: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