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業貿易百問 | 2022年遼寧水產品生產貿易知多少?

   2023-11-12 農業貿易促進微信號750
核心提示:遼寧毗鄰黃海和渤海,海岸線綿長,漁業資源豐富,海水養殖及水產品加工基礎扎實,水產品出口額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50%以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遼寧水產品生產及貿易的發展情況。……(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遼寧毗鄰黃海和渤海,海岸線綿長,漁業資源豐富,海水養殖及水產品加工基礎扎實,水產品出口額占全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50%以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遼寧水產品生產及貿易的發展情況。
 
  1


  遼寧水產品生產加工情況如何?
 
  遼寧擁有遼東灣、海洋島兩大傳統漁場,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數量達到38個,位居全國第二位。遼東刺參、營口海蜇、大連鮑魚和牡蠣、丹東黃蜆、東港梭子蟹和莊河雜色蛤都是當地知名又美味的水產品。
 
  水產資源豐富。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遼寧是多種海產品的主產區。2022年,遼寧水產品總產量489.2萬噸,位居全國第七位,其中海水養殖量339.3萬噸,位居全國第四位。海蜇、裙帶菜、鲆魚、蛤、中國對蝦的養殖量位居全國第一,海膽、海參、海帶的養殖量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海蜇養殖量6.6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78.5%;裙帶菜養殖量15.3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74.4%;鲆魚養殖量5.4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53.7%;蛤養殖量152.8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34.9%;中國對蝦養殖量0.9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29.4%;海膽養殖量0.2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36.5%;海參養殖量8.6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34.7%;海帶養殖量31.3萬噸,占全國養殖總量的21.9%。


  圖2. 2022年遼寧主要養殖水產品占全國的比重
 
  加工能力良好。遼寧水產品加工基礎良好,冷鏈儲運能力完善,是全國重要的海鮮產品加工基地之一。2022年,遼寧水產品加工量228.7萬噸,占全國加工總量的10.7%,位居全國第三。海水產品加工量226.6萬噸,占全國加工總量的13.3%,位居全國第三。其中水產冷凍品167.6萬噸,魚糜制品及干腌制品14.8萬噸,藻類加工品24.3萬噸,罐制品1.9萬噸,魚粉6.3萬噸。遼寧水產品加工企業862家,占全國總量的9.2%,位居全國第六位。規模以上加工企業326家,占全國總量的12.6%,位居全國第三位。水產品冷庫數量586家,占全國總量的6.8%,位居全國第七位。


  圖3. 2022年遼寧加工水產品產量
 
  2


  遼寧水產品貿易情況如何?
 
  2018—2021年,遼寧水產品進出口總額總體呈下降趨勢,由51.5億美元下降至36.3億美元,年均下降12.4%。2022年,遼寧水產品貿易有所回升,進出口總額40.0億美元,占全國水產品總進出口額的8.6%,位居全國第五位,同比增長10.4%。其中出口額23.3億美元,位居全國第四位,同比增長7.0%;進口額16.7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七位,同比增長15.7%。貿易順差6.6億美元。


  圖4. 遼寧2018-2022年水產品貿易情況
 
  貿易市場高度集中。2022年,遼寧水產品前五大出口目的地是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加拿大,出口額分別為6.0億美元、5.6億美元、2.1億美元、1.5億美元、1.4億美元,出口額合計16.6億美元,占遼寧水產品出口總額的71.4%。遼寧水產品前五大進口來源地是俄羅斯、美國、日本、厄瓜多爾、秘魯,進口額分別為6.7億美元、2.7億美元、1.5億美元、1.4億美元、1.0億美元,進口額合計13.2億美元,占遼寧水產品進口總額的79.1%。


  圖5. 2022年遼寧水產品主要貿易伙伴(億美元)
 
  貿易產品相對集中。2022年,遼寧前五大出口水產品分別是鱈魚、馬哈魚、比目魚、蛤、墨魚及魷魚,出口額分別為6.2億美元、2.7億美元、2.1億美元、2.0億美元、1.8億美元,出口額合計14.8億美元,占遼寧水產品出口總額的63.5%。比目魚、蛤、裙帶菜、海蜇、海膽等單類水產品出口額更是位居全國第一,鱈魚、馬哈魚、扇貝等單類水產品出口額位居全國第二。遼寧前五大進口水產品分別是鱈魚、對蝦、馬哈魚、蟹、飼料用魚粉,進口額分別為4.4億美元、2.5億美元、2.4億美元、1.2億美元、1.1億美元,進口額合計11.5億美元,占遼寧水產品進口總額的68.9%。


  圖6. 2022年遼寧水產品主要貿易品類(單位:億美元)


  3


  遼寧推動水產品發展的措施有哪些?
 
  為推進水產品提質升級,培育現代海洋漁業,根據《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遼寧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實施一系列促進水產品發展的措施。
 
  一是實施主導品種良種工程,發揮水產種質資源優勢,加強原生優質品種的種業技術儲備,推廣應用現代育種技術,建設高品質種業基地。
 
  二是推廣海水健康養殖模式,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探索發展深遠海養殖,逐步形成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
 
  三是提升水產品精深加工能力,研發休閑食品和營養保健品,提高水產品附加值,打造大連、丹東等水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遼參產業之都”“中國貝類產業基地”等一批高附加值水產品加工基地。
 
  四是建立健全品牌維護機制,進一步挖掘特色水產品品牌價值,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產品牌。
 
  五是完善水產品供應鏈,加快水產品市場體系、水產品市場信息平臺建設,應用新型電商平臺和銷售模式,布局水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建設大連灣國家水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遼漁現代化冷庫群。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國漁業統計年鑒



  作者|莊河市海洋發展事務服務中心 張仕語


  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 趙政 


日期:2023-11-12
 
地區: 遼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