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煙臺市農業農村局支持,國家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預制菜專業委員會主辦,煙臺市食品工業協會、煙臺海參產業聯合會、食品伙伴網、煙臺市預制食品納米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魯東大學)承辦的“2023煙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召開。
會議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特邀嘉賓、商協會、駐煙部分高校師生、煙臺預制菜企業、參展商代表、采購商代表、媒體代表等400余人參會,搭建預制菜產業展洽平臺,促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先進理念、技術信息、行業企業間的交流互動、優勢互補。
煙臺預制菜強勢“出圈”
目前,春雪、龍大、恒潤、仙壇、喜旺、藍白等一批優秀企業領跑行業,發展形成果蔬、水產、肉制品、方便食品等4個大類、400多個品種的預制菜產業集群。2022年,全市預制菜企業192家,規上企業159家,年加工能力114.4萬噸,預制菜產品營業收入198.4億元。強勢出圈,利好頻出。煙臺預制菜產業的雄厚實力,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助推產業再上新臺階
會議伊始,各領導嘉賓與會致辭,隨后依次進行了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揭牌、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煙臺預制菜LOGO及包裝設計大賽、煙臺預制菜產業短視頻創意大賽啟動、主旨演講等……著眼預制菜產業的短板、不足,大會用豐碩的成果,助推煙臺預制菜產業再上新臺階。
產業要發展,少不了產業協會的牽線搭橋。會上,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正式揭牌。這也意味著,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將做好牽線人,推動企業抱團發展,讓全市預制菜產業攥成拳頭。不少預制菜已實現工業化生產,但仍然存在標準缺乏、精準保鮮技術不足、加工技術裝備落后等問題,制約了煙臺市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對此,煙臺成立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院并于大會上進行簽約儀式并正式揭牌。
會上,還為煙臺市預制菜公用品牌LOGO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煙臺市預制菜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頒獎。
“煙臺預制菜 樂享好生活”。作為活動之一,會上,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煙臺市融媒體中心共同發起煙臺預制菜產業短視頻創意大賽節目,助力煙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預制菜企業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
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如何讓煙臺預制菜越炒越香?大會還邀請了預制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預制菜產業熱點問題進行交流發言,共同探討中國預制菜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春暉,從預制菜產業“發展潛力”、“技術路徑”、“機遇與挑戰”三個方面通俗易懂地講述了預制菜的魅力所在,并創新性地提出了“都市廚房模式”、“避免排浪式投資”、“改頭換面還是洗心革面”、“構建標準體系”的預制菜發展思路。既要“好吃”,還要“健康”。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龍江學者孔保華從“發展背景”、“概念”與“低鹽”、“低脂”、“低硝”肉制品科技前沿等方面做了“健康肉制品研究與開發”的精彩報告,提出“亞硝基血紅蛋白降亞硝酸鹽”、“微生物發酵替代亞硝酸鹽”以達到降低肉制品亞硝的新思路。
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院長貢漢生根據預制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控制點“預加工、預烹制、預包裝、貯運冷鏈、工程加工”等,提出了預制菜產業亟需突破的“工業化減菌保鮮”、“標準化一提三減”、“個性化營養設計”、“數字化冷鏈物流”、“多元化復熱保真”、“數智化工程加工”等六化關鍵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突破實現預制菜產業的宏偉藍圖。
食品伙伴網研發創新事業部技術服務經理劉功明從行業、技術、企業等三個角度深入闡明了預制菜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并從廣東“菜十條”、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全國首個)、濰坊“菜九條”等方面說明了全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向好。基于此,提出了預制菜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發展的思路。
山東工商學院副教授、煙臺仲裁委員會委員董書萍老師,指出RCEP成員農產品總產量占世界的20.1%,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市場。董教授從“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法規”、“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等六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詳細介紹了“RCEP框架下的農產品貿易規則”,并分析了RCEP區域農產品貿易未來趨勢,相信本次會議將有力地推進農產品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
大會規模之大、影響之強、品質之高、氛圍之濃,取得圓滿效果!在擴大煙臺預制菜產業影響力的同時,也形成寶貴的“煙臺經驗”,樹立起行業“風向標”,為煙臺乃至山東預制菜產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抓住新風口、跑好新賽道。作為農業大市,煙臺發展預制菜,未來可期、夢想可達。
日期:2023-06-06
會議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特邀嘉賓、商協會、駐煙部分高校師生、煙臺預制菜企業、參展商代表、采購商代表、媒體代表等400余人參會,搭建預制菜產業展洽平臺,促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先進理念、技術信息、行業企業間的交流互動、優勢互補。
煙臺預制菜強勢“出圈”
目前,春雪、龍大、恒潤、仙壇、喜旺、藍白等一批優秀企業領跑行業,發展形成果蔬、水產、肉制品、方便食品等4個大類、400多個品種的預制菜產業集群。2022年,全市預制菜企業192家,規上企業159家,年加工能力114.4萬噸,預制菜產品營業收入198.4億元。強勢出圈,利好頻出。煙臺預制菜產業的雄厚實力,得到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
助推產業再上新臺階
會議伊始,各領導嘉賓與會致辭,隨后依次進行了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揭牌、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院揭牌、煙臺預制菜LOGO及包裝設計大賽、煙臺預制菜產業短視頻創意大賽啟動、主旨演講等……著眼預制菜產業的短板、不足,大會用豐碩的成果,助推煙臺預制菜產業再上新臺階。
產業要發展,少不了產業協會的牽線搭橋。會上,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正式揭牌。這也意味著,煙臺市預制菜產業協會將做好牽線人,推動企業抱團發展,讓全市預制菜產業攥成拳頭。不少預制菜已實現工業化生產,但仍然存在標準缺乏、精準保鮮技術不足、加工技術裝備落后等問題,制約了煙臺市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對此,煙臺成立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院并于大會上進行簽約儀式并正式揭牌。
會上,還為煙臺市預制菜公用品牌LOGO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煙臺市預制菜包裝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頒獎。
“煙臺預制菜 樂享好生活”。作為活動之一,會上,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煙臺市融媒體中心共同發起煙臺預制菜產業短視頻創意大賽節目,助力煙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預制菜企業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
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如何讓煙臺預制菜越炒越香?大會還邀請了預制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預制菜產業熱點問題進行交流發言,共同探討中國預制菜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春暉,從預制菜產業“發展潛力”、“技術路徑”、“機遇與挑戰”三個方面通俗易懂地講述了預制菜的魅力所在,并創新性地提出了“都市廚房模式”、“避免排浪式投資”、“改頭換面還是洗心革面”、“構建標準體系”的預制菜發展思路。既要“好吃”,還要“健康”。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龍江學者孔保華從“發展背景”、“概念”與“低鹽”、“低脂”、“低硝”肉制品科技前沿等方面做了“健康肉制品研究與開發”的精彩報告,提出“亞硝基血紅蛋白降亞硝酸鹽”、“微生物發酵替代亞硝酸鹽”以達到降低肉制品亞硝的新思路。
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院長貢漢生根據預制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控制點“預加工、預烹制、預包裝、貯運冷鏈、工程加工”等,提出了預制菜產業亟需突破的“工業化減菌保鮮”、“標準化一提三減”、“個性化營養設計”、“數字化冷鏈物流”、“多元化復熱保真”、“數智化工程加工”等六化關鍵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突破實現預制菜產業的宏偉藍圖。
食品伙伴網研發創新事業部技術服務經理劉功明從行業、技術、企業等三個角度深入闡明了預制菜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并從廣東“菜十條”、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全國首個)、濰坊“菜九條”等方面說明了全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向好。基于此,提出了預制菜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發展的思路。
山東工商學院副教授、煙臺仲裁委員會委員董書萍老師,指出RCEP成員農產品總產量占世界的20.1%,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市場。董教授從“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法規”、“合格評定程序”、“貿易救濟”等六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詳細介紹了“RCEP框架下的農產品貿易規則”,并分析了RCEP區域農產品貿易未來趨勢,相信本次會議將有力地推進農產品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
大會規模之大、影響之強、品質之高、氛圍之濃,取得圓滿效果!在擴大煙臺預制菜產業影響力的同時,也形成寶貴的“煙臺經驗”,樹立起行業“風向標”,為煙臺乃至山東預制菜產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抓住新風口、跑好新賽道。作為農業大市,煙臺發展預制菜,未來可期、夢想可達。
日期: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