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20-2.26)

   2023-02-27 食品伙伴網沐夕887
核心提示:2月20日-2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知名面包品牌陷“刀片風波”;“女子買250斤過期大米索賠被打”上熱搜;“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片”引關注;官方通報5毛錢奶茶里喝出3個標簽;知名茶飲外包裝旗袍圖引爭議;博主帶秤實探火鍋店發現菜品嚴重缺秤;水產公司回應女工用牙剝生魚皮。……(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2月20日-2月2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知名面包品牌陷“刀片風波”;“女子買250斤過期大米索賠被打”上熱搜;“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片”引關注;官方通報5毛錢奶茶里喝出3個標簽;知名茶飲外包裝旗袍圖引爭議;博主帶秤實探火鍋店發現菜品嚴重缺秤;水產公司回應女工用牙剝生魚皮。

  知名面包品牌陷“刀片風波”


  輿情概述
 
  2月19日,一則“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帶銹刀片”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據悉,近日,遼寧鞍山一女子發視頻稱自己購買的桃李面包中,吃出一塊2至3公分左右的美工刀刀片,刀片已經生銹,在面包上留下黑色印跡。女子聯系桃李面包工作人員后,該工作人員表示,生產是沒問題的,并給出賠償方案表示以后出新品讓女子第一個試吃。對于上述解決方案,女子表示無法接受,自己不要求賠償,將會請第三方介入鑒定,如果鑒定出來,希望廠家給消費者一個交待。
 
  2月20日,桃李面包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公司高度重視此次客戶投訴,并第一時間對工廠內部各生產環節進行安全排查,公司生產過程中不存在使用該類刀片的工藝環節,并且公司所有的產品都需經過金屬檢測機檢測方可出廠,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公司已邀請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媒體對生產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并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并申請立案調查,相關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輿情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第三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食品中出現異物,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也影響企業的口碑和發展前景。目前,事件真實情況有待核查。如果真如消費者所說,那涉事企業應該吸取教訓,加強生產中流程控制,以防類似情況再發生。如果消費者所說為假,網絡絕非法外之地,謠言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女子買250斤過期大米索賠被打”上熱搜


  輿情概述
 
  2月20日,“女子買250斤過期大米索賠被打”的話題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近日,重慶的馮女士到九龍坡區一家超市購買了5袋大米,每袋大米是50斤裝的,一共是250斤,金額總價為625元。馮女士付完款還沒把大米拿出店外,銷售人員就發現這些大米已過質保期。店員提出退換,但馮女士要求十倍賠償。雙方等待超市負責人前來處理。隨后,一名拿著鐵鍬的男子用木把擊打他們。對此,該超市表示,馮女士一行是職業打假人,并稱打人者有精神疾病。
 
  2月20日,九龍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接到關于該超市大米過期的投訴,并就超市售賣過期大米一事立案調查。
 
  輿情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在司法實踐中,職業打假人是否為“消費者”一直存在爭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提到,因食品、藥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拋開女子的身份不談,超市售賣過期大米,說明超市在日常管理中存在漏洞。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規范經營,才能讓消費者買的放心。
 
  “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片”引關注


  輿情概述
 
  近日,西安市巴奴毛肚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薄片事件引發關注。
 
  據報道,近日,陜西西安一女子吐槽,在某商場一火鍋店就餐時,一份18元的土豆片只有5個薄切片。火鍋店工作人員回應稱,這個是富硒土豆,微量元素很多,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價的。據火鍋店富硒土豆供應商的商品薯銷售負責人介紹,富硒土豆價格約是普通土豆售價兩倍多,目前是3元多每斤。據涉事火鍋店工作人員稱,土豆分大小份,大份的話是240克,小份的話是120克,也有可能是我們的伙伴在上餐的過程當中上錯了,菜品的克數是統一規定的。
 
  2月23日,巴奴火鍋在官方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表示,由于管理失誤,導致顧客對土豆的分量產生了誤解,網絡視頻中“18元一份的富硒土豆僅5片”,實際上是小份的量,西安門店的售價為9元。
 
  輿情點評


  外出就餐,菜品的質量和數量都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作為商家,在確保食品新鮮安全的同時也應該保證菜品的份量。希望商家能吸取教訓,提高門店的管理水平,加強員工的培訓,降低菜品出錯率。
 
  官方通報5毛錢奶茶里喝出3個標簽


  輿情概述
 
  2月19日,廣東深圳一顧客用平臺10元紅包折扣活動付款5毛買下一杯益禾堂奶茶,送達后喝到一半發現3個標簽都被浸泡在奶茶里,字體都泡模糊,顧客懷疑益禾堂不想做活動蓄意報復。
 
  2月23日,深圳市監督管理局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針對消費者在奶茶里喝出標簽的問題,經執法人員調取監控錄像核實,為該店員工在制作該訂單奶茶時未發現遺漏杯中的標簽(標簽一面與杯子內壁顏色相近),導致浸泡有標簽的奶茶對外配送。執法人員進一步與消費者聯系,消費者反映已與涉事門店協商達成初步和解。現已責令涉事門店完善操作規程,加強人員培訓,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輿情點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第三十四條第(六)項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消費者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可保留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和商家溝通協商;協商不成的,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或12315投訴;若還無法解決,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知名茶飲外包裝旗袍圖引爭議


  輿情概述
 
  2月22日,“滬上阿姨外包裝旗袍圖被質疑不雅”的話題沖上熱搜。據悉,一網友在看了滬上阿姨的杯子外包裝上,女性穿開叉到大腿根部旗袍,旗袍后擺堆疊在椅子上露出大腿的圖片后,發帖質疑該圖片不雅觀。網友的這個發現迅速引發關注,并引來不少爭議。對此,滬上阿姨客服回應稱會向設計部同事反饋。此外,上海多家門店表示,目前暫未使用該款茶杯。2月23日,金山區市場監管局朱涇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表示,將介入調查此事。2月24日,上海金山區市場監管局表示,該圖案經綜合研判并不違反公序良俗,也不構成廣告法所指的“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違法廣告。
 
  輿情點評


  經監管部門認定,該包裝并不違規。作為企業,在包裝設計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及時審核宣傳細節,規避可能引發質疑的風險,以免對品牌造成不利的影響。
 
  水產公司回應女工用牙剝生魚皮


  輿情概述
 
  2月19日,一則水產加工廠員工用牙給生魚剝皮的視頻引廣泛關注。網友評論稱這活挺費牙,也有很多網友質疑衛生問題。2月20日,涉事水產公司回應稱,視頻中工人是臨時工,負責最前期的初加工工序,為了做的快多掙錢才這樣做。公司專門配備了剝魚皮的工具,堅決不允許用嘴剝魚皮。監管人員可能沒監管到位,后期會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輿情點評


  用牙給生魚剝皮,既對自己的健康不利,也有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健康。事情的發生,表明公司管理出現漏洞。希望企業能加強監管,規范生產操作過程,不要為了生產速度而忽略了質量。
 
  博主帶秤實探火鍋店發現菜品嚴重缺秤


  輿情概述
 
  2月23日,美食博主帶電子秤探店多家人氣火鍋品牌,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店鋪都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面對博主的質疑,有門店工作人員當場改口,稱標準重量有變化;也有工作人員當即為其補上缺少的重量。
 
  輿情點評


  產品缺斤少兩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商家的這種伎倆,不僅會砸了自家招牌,還可能觸犯法律。作為消費者,在遇到這類問題時,要保存好相關證據,向監管部門投訴,切實維護自身的利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