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陜西省食藥安委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全面履行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營造了高質量的食品安全環境,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現推出“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專欄,從黨政同責、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社會共治、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分享省食藥安委各部門、各地在食品安全治理中有力、有效的創新舉措。
第八期:牢記“國之大者” 強化責任擔當 筑牢陜西糧食質量安全防線
近年來,陜西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高效推進糧食質檢體系建設,切實保障了全省糧食安全。2022年“全國糧食質量安全宣傳日”主場活動上,專門介紹了陜西推進糧食質檢體系建設經驗。
一、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糧食質量安全的政治責任
糧食質量安全是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質量安全工作,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糧食質量安全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調研糧食安全工作,協調解決糧食質量安全有關問題。把糧食質量安全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八項重點任務,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投入,推動建立以省級為龍頭、市級為骨干、縣級為支撐、企業為補充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全面提升全省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糧食質檢體系建設走在前列
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穩機構、提能力、促發展,不斷加強質檢體系建設。
一是抓機構建設。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省委編辦印發《關于完善體制機制加強保障糧食安全基層基礎力量的通知》,對加強市縣糧食部門機構作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健全基層糧食部門職能機構,加強人員力量,牢牢守住糧食質檢主陣地。安排1.5億元財政資金為全省80個質檢機構配備3489臺儀器設備,省、市、縣三級糧食質檢機構檢驗監測能力大幅提升;支持省糧食質量安全中心創建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區域中心,打造“智慧實驗室”,全方位提升全省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二是抓能力提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實習基地,近三年引進碩士以上質檢人才10余名,設立“拔尖人才工作室”,舉辦全省基層糧油質檢員骨干培訓班,開展全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代訓、崗位練兵,不斷提升全省糧油質量檢驗監測能力。
三是抓行業服務。發揮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政策性糧食庫存檢查、省級儲備糧入庫驗收和春秋普查質量監測等工作,服務糧食購銷監管。制定實施《陜西省糧食收儲企業超標糧食處置管理辦法》,堅決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組織開展“第一鐮”質檢快報,第一時間發布收獲糧食質量信息,全省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監測范圍和主要品種實現全覆蓋,檢驗樣品量年均提升30%以上,質檢體系服務夏糧秋糧收購成效顯著。強化標準引領,參與修訂國家標準16項,制定頒布《延安小米》等團體標準13項,提升品質品牌,服務產業發展,“延安小米”主營銷量實現翻一番,被評為“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
三、強化工作措施,筑牢糧食質量安全發展基礎
統籌政策資源,為糧食質量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工作保障。
一是加大投入。省政府批準4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第二輪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糧食質量追溯、糧食品質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動”,首批1.6億元糧食專項資金已經下達,糧食質量安全政策資金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營造氛圍。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機關設立信息宣傳處,講好陜西糧食故事,傳播陜西糧食聲音,運用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愛糧節糧教育基地等開展糧食質量安全科普宣傳,營造人人關注糧食安全、全民參與愛糧節糧的濃厚氛圍。
三是強化考核。將糧食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內容,考核結果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對糧安考核排名前三的地市給予獎勵,倒逼各級扛穩糧食質量安全責任,守護好三秦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3-01-31
2022年,陜西省食藥安委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全面履行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營造了高質量的食品安全環境,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現推出“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專欄,從黨政同責、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社會共治、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分享省食藥安委各部門、各地在食品安全治理中有力、有效的創新舉措。
第八期:牢記“國之大者” 強化責任擔當 筑牢陜西糧食質量安全防線
近年來,陜西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高效推進糧食質檢體系建設,切實保障了全省糧食安全。2022年“全國糧食質量安全宣傳日”主場活動上,專門介紹了陜西推進糧食質檢體系建設經驗。
一、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糧食質量安全的政治責任
糧食質量安全是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質量安全工作,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糧食質量安全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調研糧食安全工作,協調解決糧食質量安全有關問題。把糧食質量安全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八項重點任務,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投入,推動建立以省級為龍頭、市級為骨干、縣級為支撐、企業為補充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全面提升全省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二、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糧食質檢體系建設走在前列
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穩機構、提能力、促發展,不斷加強質檢體系建設。
一是抓機構建設。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省委編辦印發《關于完善體制機制加強保障糧食安全基層基礎力量的通知》,對加強市縣糧食部門機構作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健全基層糧食部門職能機構,加強人員力量,牢牢守住糧食質檢主陣地。安排1.5億元財政資金為全省80個質檢機構配備3489臺儀器設備,省、市、縣三級糧食質檢機構檢驗監測能力大幅提升;支持省糧食質量安全中心創建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區域中心,打造“智慧實驗室”,全方位提升全省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二是抓能力提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實習基地,近三年引進碩士以上質檢人才10余名,設立“拔尖人才工作室”,舉辦全省基層糧油質檢員骨干培訓班,開展全省糧食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代訓、崗位練兵,不斷提升全省糧油質量檢驗監測能力。
三是抓行業服務。發揮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主力軍作用,積極開展政策性糧食庫存檢查、省級儲備糧入庫驗收和春秋普查質量監測等工作,服務糧食購銷監管。制定實施《陜西省糧食收儲企業超標糧食處置管理辦法》,堅決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組織開展“第一鐮”質檢快報,第一時間發布收獲糧食質量信息,全省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監測范圍和主要品種實現全覆蓋,檢驗樣品量年均提升30%以上,質檢體系服務夏糧秋糧收購成效顯著。強化標準引領,參與修訂國家標準16項,制定頒布《延安小米》等團體標準13項,提升品質品牌,服務產業發展,“延安小米”主營銷量實現翻一番,被評為“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
三、強化工作措施,筑牢糧食質量安全發展基礎
統籌政策資源,為糧食質量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工作保障。
一是加大投入。省政府批準4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第二輪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糧食質量追溯、糧食品質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動”,首批1.6億元糧食專項資金已經下達,糧食質量安全政策資金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營造氛圍。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機關設立信息宣傳處,講好陜西糧食故事,傳播陜西糧食聲音,運用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愛糧節糧教育基地等開展糧食質量安全科普宣傳,營造人人關注糧食安全、全民參與愛糧節糧的濃厚氛圍。
三是強化考核。將糧食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內容,考核結果納入全省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對糧安考核排名前三的地市給予獎勵,倒逼各級扛穩糧食質量安全責任,守護好三秦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