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作所蔬菜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一區,IF=6.208)在線發表題為“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and core germplasm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of radish cultivars based on structure variation marker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以蔬菜團隊近二十年收集的蘿卜種質為基礎,采用結構變異分子標記對217份蘿卜種質進行基因分型,并進行遺傳多樣性及群體結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已收集的217份蘿卜種質可分為三個主要類群,且不同群體之間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遺傳分化。此外,群體的分類與種質的地理分布以及葉表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共篩選出43份核心種質資源,基于以上核心種質建立了新的蘿卜胞質不育系,并培育出了3個優良的蘿卜新品種“楚玉2號”“楚翠2號”“紫美人”。以上結果將對培育高品質蘿卜新品種提供材料資源與理論指導。
李逍瑤碩士研究生和崔磊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邱正明研究員和嚴承歡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省農科院經作所為通訊單位。該論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190205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YFD1600303),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國家大宗蔬菜崗位科學家項目(CARS-23-B06),省農科院經作所重大培育項目(2022JZKC001)以及省農科院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支持。
日期:2023-01-31
該研究以蔬菜團隊近二十年收集的蘿卜種質為基礎,采用結構變異分子標記對217份蘿卜種質進行基因分型,并進行遺傳多樣性及群體結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已收集的217份蘿卜種質可分為三個主要類群,且不同群體之間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遺傳分化。此外,群體的分類與種質的地理分布以及葉表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共篩選出43份核心種質資源,基于以上核心種質建立了新的蘿卜胞質不育系,并培育出了3個優良的蘿卜新品種“楚玉2號”“楚翠2號”“紫美人”。以上結果將對培育高品質蘿卜新品種提供材料資源與理論指導。
李逍瑤碩士研究生和崔磊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邱正明研究員和嚴承歡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省農科院經作所為通訊單位。該論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190205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YFD1600303),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國家大宗蔬菜崗位科學家項目(CARS-23-B06),省農科院經作所重大培育項目(2022JZKC001)以及省農科院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支持。
日期: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