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是膳食中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可以為機體提供能量并幫助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近二十年來,我國居民的乳制品消費大規模增長,在乳制品認知、消費的過程中,乳糖不耐的概念也逐漸被消費者接受[1]。據《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中調查數據顯示:約1.9億國人認為自己有乳糖不耐受癥狀,其中65.7%的人認為自己不能喝奶[2]。
乳糖不耐受指由于腸道微絨毛的頂端表面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一系列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瀉、腹脹癥狀。當乳糖酶缺乏僅引起乳糖吸收障礙而無臨床癥狀時,稱為乳糖吸收不良[3]。二者對于鈣的攝取、骨健康影響不相同。研究發現乳糖不耐受者比乳糖吸收不良者攝入的鈣更少,骨密度較低,而乳糖吸收不良者和正常人之間的骨密度、鈣攝入量和鈣代謝沒有差異[4]。因此,鈣攝入量、骨密度值與乳糖不耐受者癥狀的嚴重程度可能存在相關性。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乳糖不耐受患者顯著減少他們的鈣攝入,骨狀況就會惡化。最近的研究還發現乳糖酶基因多態性影響膳食鈣的攝入量和骨密度、骨轉化率、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率等骨健康情況[5]。目前普遍認為乳糖不耐受是鈣攝入減少的高危因素。甚至在一項針對年輕人的隨訪研究中,乳糖不耐受是唯一與低鈣攝入(每日鈣攝入量低于推薦攝入量)和鈣攝入縱向減少(從青春期到成年早期,每日鈣攝入量逐漸減少)有關的因素[6]。鈣攝取和骨骼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很明顯的。
在我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為主,成人發生率為80%~100%,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7]。許多消費者認為,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喝牛奶。然而,根據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的數據:中國人每天平均攝入鈣338mg,遠低于推薦攝入量800mg。牛奶中的鈣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中鈣的良好來源[8]。《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牛奶及其制品可以增加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9]。
多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者及乳品企業針對乳糖不耐癥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乳糖不耐受的消費者能夠通過選擇合適的乳制品獲得優質的牛乳營養。目前,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10,11]:
牛乳發酵。牛乳經乳酸菌發酵后,20%-30%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進而轉化為乳酸和其他有機酸。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能產生β-半乳糖苷酶,可以幫助乳糖的消化。
向牛乳中添加外源乳糖酶。通過無菌后添加乳糖酶的方式使乳糖接近完全水解。當前市場流行的零乳糖產品大多是基于此技術,如蒙牛公司的新養道零乳糖牛奶。
超濾法處理牛乳。超濾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分離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可通過過濾工藝除去乳中大部分乳糖。
益生菌的使用。食用含有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產品可提高乳糖不耐癥患者對乳糖的利用率,有助于改善乳糖酶缺乏者的乳糖不耐癥。
乳糖不耐人群在選擇牛奶時,應優先選擇零乳糖牛奶及酸奶類產品。在享受乳制品美味與營養的同時,擺脫乳糖不耐受的困擾。
參考文獻
[1] 高亞濱(GaoYabin)。 中國乳品工業,1997, (01):38-40.
[2]《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
[3] SuchyFJ, Brannon PM, Carpenter TO, Fernandez JR, Gilsanz V, Gould JB, HallK, Hui SL, Lupton J, Mennella J, Miller NJ, Osganian SK, SellmeyerDE, Wolf MA.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Lactoseintolerance and health. NIH Consens State Sci Statements. 2010 Feb24:27(2):1-27.
[4] MDi-Stefano,GVeneto,SMalservisi et al.Lactose malabsorption and intolerance in theelderly[J].Gastroenterology,2002,122(7): 1793-1799.
[5] TolonenS, Laaksonen M, Mikkilaa V, et al. Lactase gene c/t(-13910)polymorphism, calcium intake, and pQCT bone traitisin finnish adults[J]. Calcif Tissue Int, 2011,88(2):153-161
[6] LarsonNI, Neumark-Sztainer D, Harnack L, et al. Calcium and dairy intake:Longitudinal trend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young adultthood andcorrelates of calcium intake [J].J Nutr Educ Behave, 2009,41(4):254-260.
[7]趙顯峰,蔭士安。乳糖不耐受以及解決方法的研究動態。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27卷第12期
[8]《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9]《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10] 李文(LiWen),張雪梅(ZhangXuemei),盧陽(LuYang),曾珣(CengXun),齊辰瑩(QiChenying)。 中國乳業,2004, (02):35-37.
[11] 呂曉華(LuXiaohua),劉世貴(LiuShigui),高榮(GaoRong)。 中國乳品工業,2002, (01):44-47.
本文作者: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趙彩彩 王孟輝
日期:2022-06-08
乳糖不耐受指由于腸道微絨毛的頂端表面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而引起一系列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瀉、腹脹癥狀。當乳糖酶缺乏僅引起乳糖吸收障礙而無臨床癥狀時,稱為乳糖吸收不良[3]。二者對于鈣的攝取、骨健康影響不相同。研究發現乳糖不耐受者比乳糖吸收不良者攝入的鈣更少,骨密度較低,而乳糖吸收不良者和正常人之間的骨密度、鈣攝入量和鈣代謝沒有差異[4]。因此,鈣攝入量、骨密度值與乳糖不耐受者癥狀的嚴重程度可能存在相關性。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乳糖不耐受患者顯著減少他們的鈣攝入,骨狀況就會惡化。最近的研究還發現乳糖酶基因多態性影響膳食鈣的攝入量和骨密度、骨轉化率、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率等骨健康情況[5]。目前普遍認為乳糖不耐受是鈣攝入減少的高危因素。甚至在一項針對年輕人的隨訪研究中,乳糖不耐受是唯一與低鈣攝入(每日鈣攝入量低于推薦攝入量)和鈣攝入縱向減少(從青春期到成年早期,每日鈣攝入量逐漸減少)有關的因素[6]。鈣攝取和骨骼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很明顯的。
在我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為主,成人發生率為80%~100%,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7]。許多消費者認為,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喝牛奶。然而,根據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的數據:中國人每天平均攝入鈣338mg,遠低于推薦攝入量800mg。牛奶中的鈣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中鈣的良好來源[8]。《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牛奶及其制品可以增加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9]。
多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者及乳品企業針對乳糖不耐癥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乳糖不耐受的消費者能夠通過選擇合適的乳制品獲得優質的牛乳營養。目前,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10,11]:
牛乳發酵。牛乳經乳酸菌發酵后,20%-30%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進而轉化為乳酸和其他有機酸。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能產生β-半乳糖苷酶,可以幫助乳糖的消化。
向牛乳中添加外源乳糖酶。通過無菌后添加乳糖酶的方式使乳糖接近完全水解。當前市場流行的零乳糖產品大多是基于此技術,如蒙牛公司的新養道零乳糖牛奶。
超濾法處理牛乳。超濾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分離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可通過過濾工藝除去乳中大部分乳糖。
益生菌的使用。食用含有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的產品可提高乳糖不耐癥患者對乳糖的利用率,有助于改善乳糖酶缺乏者的乳糖不耐癥。
乳糖不耐人群在選擇牛奶時,應優先選擇零乳糖牛奶及酸奶類產品。在享受乳制品美味與營養的同時,擺脫乳糖不耐受的困擾。
參考文獻
[1] 高亞濱(GaoYabin)。 中國乳品工業,1997, (01):38-40.
[2]《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
[3] SuchyFJ, Brannon PM, Carpenter TO, Fernandez JR, Gilsanz V, Gould JB, HallK, Hui SL, Lupton J, Mennella J, Miller NJ, Osganian SK, SellmeyerDE, Wolf MA.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Lactoseintolerance and health. NIH Consens State Sci Statements. 2010 Feb24:27(2):1-27.
[4] MDi-Stefano,GVeneto,SMalservisi et al.Lactose malabsorption and intolerance in theelderly[J].Gastroenterology,2002,122(7): 1793-1799.
[5] TolonenS, Laaksonen M, Mikkilaa V, et al. Lactase gene c/t(-13910)polymorphism, calcium intake, and pQCT bone traitisin finnish adults[J]. Calcif Tissue Int, 2011,88(2):153-161
[6] LarsonNI, Neumark-Sztainer D, Harnack L, et al. Calcium and dairy intake:Longitudinal trend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young adultthood andcorrelates of calcium intake [J].J Nutr Educ Behave, 2009,41(4):254-260.
[7]趙顯峰,蔭士安。乳糖不耐受以及解決方法的研究動態。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27卷第12期
[8]《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9]《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10] 李文(LiWen),張雪梅(ZhangXuemei),盧陽(LuYang),曾珣(CengXun),齊辰瑩(QiChenying)。 中國乳業,2004, (02):35-37.
[11] 呂曉華(LuXiaohua),劉世貴(LiuShigui),高榮(GaoRong)。 中國乳品工業,2002, (01):44-47.
本文作者: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趙彩彩 王孟輝
日期: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