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分類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提升生態農業發展水平

   2022-04-15 農業農村部401
核心提示:邛崍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生豬調出大縣。近年來,為促進農業產業與農村環境協調發展,邛崍市全力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形成“就近循環+異地循環+多形式綜合利用”畜禽糞污治理模式,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一、基本情況
 
  邛崍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生豬調出大縣。近年來,為促進農業產業與農村環境協調發展,邛崍市全力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形成“就近循環+異地循環+多形式綜合利用”畜禽糞污治理模式,在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筑牢全域綠色發展責任意識。制定全縣工作方案,探索建立“巡查制止在鎮(街道),執法指導在部門,整改利用在業主”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長效工作機制。2018年以來,整合財政資金5000余萬元,對養殖場(戶)修建糞污處理設施開展資源化利用給予補貼。通過印發宣傳單、懸掛責任牌、公布舉報電話、微信推送等方式,多角度、多層次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養殖場(戶)的主體責任意識。
 
  (二)推廣三種模式,分類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就近循環”利用模式。推廣“規模養殖場+種植基地”和“種植基地+養殖戶”模式,配套蓄糞池、沼液輸送管網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和種植基地,實現畜禽糞污就近、就地還田利用。“異地循環”利用模式。推廣“養殖場(戶)+糞污轉運合作社+種植基地”模式,以市場需求為核心,成立糞污轉運合作社,建立信息平臺,共享畜禽糞污供需信息,糞污轉運合作社有償將養殖場(戶)的畜禽糞便轉運到種植基地利用,既解決了養殖場(戶)畜禽糞便的“出路”問題,又滿足了種植基地的用肥需求。“多形式綜合利用”模式。推廣“養殖場(戶)+蚯蚓養殖基地”利用模式,通過補貼政策引導,全市形成蚯蚓養殖基地7個,年處理糞污4萬余噸,年產蚯蚓糞1萬余噸,實現畜禽糞污的肥料化利用。
 
  (三)嚴格巡查執法,通過“以禁促用”鞏固治污成效。屬地鎮(街道)、村(社區)、組監管責任人定期不定期巡查,發現養殖污染問題立即制止并上報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監督指導,依法查處畜禽養殖污染行為,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指導。2018年以來,立案查處養殖污染類案件20個,罰款107.1萬元。將存在直排或偷排糞污、亂扔病死豬、違規搭建養殖場等行為的畜禽養殖場(戶)列入“黑名單”,整改期間不再享受相關惠農及環保支持政策。
 
  三、工作成效
 
  (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實現100%,化肥使用量持續3年實現負增長。
 
  (二)生態農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通過發展種養結合生態農業,創建畜禽標準化示范場47個。全市認證綠色食品13個、有機農產品23個、地標產品6個。
 
  (三)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全市畜禽糞肥“產—供—銷”一體化綜合利用業態初步形成,全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升。




日期:2022-04-15
 
地區: 四川 成都市
標簽: 畜禽 生豬
行業: 畜禽肉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