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涉事門店關閉!被曝配料保質期隨意改,星巴克回復了!市場監管部門已開展檢查

   2021-12-14 央視財經微信號孟夏冰689
核心提示:13日上午,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被曝出兩家門店存在篡改食材保質期、使用過期食材等問題,隨著社會關注度不斷升溫,星巴克在今天發布回應稱,目前兩家涉事門店均已關閉。……(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13日上午,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被曝出兩家門店存在篡改食材保質期、使用過期食材等問題,隨著社會關注度不斷升溫,星巴克在今天發布回應稱,目前兩家涉事門店均已關閉。
 
  配料保質期隨意改 隔夜蛋糕繼續賣
 
  網絡視頻顯示,在江蘇無錫的一家星巴克門店,店員在注意到一桶巧克力液已經超過了桶上標明的使用期限后,并沒有及時更換,而是繼續使用這桶巧克力液制作飲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門店內過期的食材并非只有這一種,包括抹茶液、桃果肉和可可碎片在內的多款常用原料,都存在過期后繼續使用的情況。
 
  江蘇無錫某星巴克門店店員:這個沒有保質期標簽,是因為已經過期了。
 
  此外,如果舊料剩余過多,店員會直接更改標簽上的保質期。讓原本保質期一兩天的食材,被人為延長。
 
  江蘇無錫某星巴克門店店員:比如桃果凍等,如果剩得多,就改個保質期。
 
  與此同時,在江蘇無錫星巴克的另一家門店,也存在篡改食材保質期的情況。承諾“開封后不過夜”的糕點,會在第二天偷偷上架。
 
  江蘇無錫某星巴克門店店員:上面都是這樣的,一代一代傳,師父帶徒弟都是這樣帶的,無所謂的。
 
  公開信息顯示,過去幾年,也有其他星巴克門店因食品違法行為或經營過期食品等問題被市場監管部門警告或罰款。針對此次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13日中午,星巴克發布消息表示深感震驚,已關閉這兩家涉事門店,并啟動內部調查。此外,星巴克強調,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采取零容忍態度,并歡迎社會公眾和媒體持續監督。
 
  星巴克回復!


  門店員工確認違規,全國所有門店將重新培訓
 
  針對星巴克無錫門店食品安全問題,星巴克于剛剛發布內部調查結果。以下是回應全文:
 
  經過調查,星巴克已確認12月13日媒體報道的兩家無錫門店的伙伴(員工)確實存在營運操作上的違規行為。保障食品安全,我們責無旁貸。這兩家門店的情況,高度警示了我們在食品安全標準的日常執行中存在不足。對此,我們向所有星巴克顧客致以最誠懇的歉意。
 
  同時,我們已于第一時間采取了以下行動:
 
  1. 兩家涉事門店已閉店進行調查與整改;
 
  2. 中國內地所有星巴克門店立即啟動食品安全標準執行情況的全面自查;
 
  3. 立即組織對所有門店零售伙伴的重新培訓,嚴格落實公司食品安全制度;
 
  4. 針對所有門店,增加來自內部及第三方的定期檢查與突擊檢查頻率與范圍;
 
  5. 強化食品安全問題的伙伴內部舉報通道;
 
  6. 積極探索更多技術手段,減少人為操作因素的干擾,爭取從源頭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星巴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2年來,我們一直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對于此次事件,我們再次深表歉意,并將積極改正。同時,我們會密切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調查,也懇請公眾及媒體對我們進行持續監督。
 
  江蘇無錫: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據無錫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3日,針對媒體曝光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有“更換配料標簽使用過期食材”的問題,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工作專班全面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的星巴克震澤路店、昌興大廈店進行了重點檢查,初步核實相關企業有更改食品原料內控期限標識、使用超過內控期限原料的行為,已責成2家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市場監管部門同步對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門店開展排查,發現從業人員未戴工作帽、加工區物品擺放零亂、消毒記錄不全等15處問題,均已責令整改。市市場監管局對星巴克(中國)華東北區進行了行政約談,要求公司對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自查、落實整改。
 
  下階段,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組織市、區兩級力量,對2家涉事星巴克門店進行深入調查,依法嚴肅查處。從即日起,在全市部署開展以打擊虛假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為重點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力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怎樣加強?專家分析
 
  作為一個在國內有超過5000家直營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食品安全的監管應該怎樣加強?專家進行了分析。
 
  專家介紹,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星巴克門店工作人員在知道原料過期的情況下,仍然使用過期食材,甚至篡改保質期,屬于故意違法行為。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是要從嚴從重去處理的,也就是說不僅要對企業本身進行相應處罰,同時要對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包括這個事件直接的責任人,按照他上一年度收入的1倍以上10倍以下進行罰款。
 
  此外,專家表示連鎖餐飲品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說明管理上存在漏洞。專家建議,監管部門要健全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如果企業出現嚴重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規定,不僅要把企業列入食品安全的“黑名單”,而且要把相關的責任人也列入“黑名單”,要真正發揮聯合懲戒的作用。



日期:2021-12-14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