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維政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茶油質量標準加大執法力度營造茶油產業健康發展環境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油茶籽油國家標準有關情況
《油茶籽油》(GB/T 11765)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現行標準由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于2018年12月1日實施。按照加工工藝,《油茶籽油》標準將油茶籽油分為壓榨油茶籽油、水酶法油茶籽油和浸出油茶籽油三類。該標準在匯總分析不同產區、不同加工工藝油茶籽油相關質量數據的基礎上,確定了油茶籽油的基本組成和主要物理參數,分別規定了三類油茶籽油相關質量要求,并將油茶籽油的基本組成和主要物理參數作為真實性判定時的參考依據。標準規定,油茶籽油的標簽應當符合GB7718和GB28050的要求,并規定應在包裝或隨行文件上標識加工工藝(如:壓榨法、水酶法和浸出法)。經與糧食和儲備局溝通,糧食和儲備局將根據《油茶籽油》國家標準實施反饋情況,啟動標準修訂工作,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標準修訂,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標準,以滿足茶油產業發展需要。
油茶籽油的食品安全要求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T 2716)相關規定。其中,壓榨油和浸出油的溶劑殘留量指標要求不同,壓榨油溶劑殘留量應不得檢出,浸出油溶劑殘留量應符合“≤20mg/kg”要求。另外,為提升我國食用植物油品質,更好地推動“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糧食和儲備局制定發布《中國好糧油 食用植物油》(LS/T 3249)行業標準,將甾醇總量、維生素E、角鯊烯和多酚等營養指標作為油茶籽油的聲稱指標。
二、嚴格油茶籽油質量安全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包括油茶籽油在內的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監管,指導地方采取日常監督與綜合治理相結合方式,加強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監管,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一是實施食品生產許可。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把許可關口,督促企業建立實施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油茶籽油生產企業829家。二是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針對油茶籽油等食用植物油,先后印發實施《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食品中“塑化劑”污染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食品銷售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南(試行)》等文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食品安全。三是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要求,對獲證油茶籽油生產經營企業每年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食用植物油專項監督檢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嚴處違法違規行為。四是組織實施監督抽檢。食品安全年度抽檢計劃合理安排國家、省、市、縣四級市場監管部門抽檢分工,覆蓋生產、流通、餐飲、網絡銷售等不同環節,覆蓋校園周邊、農村、城鄉結合部等不同區域。2021年持續開展食用植物油的監督抽檢,檢驗項目覆蓋重金屬污染、生物毒素等安全指標,同時兼顧酸價、過氧化值等質量指標。五是加強標簽標識管理。市場監管總局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加強食用植物油標識管理的公告》,明確食用植物油的名稱應當反映食用植物油的真實屬性, 食用植物調和油應在標簽上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等,進一步規范食用植物油標簽標識,遏制虛假標識誤導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關于保健食品注冊備案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規范和加強保健食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茶油可以作為保健食品原料,根據《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申報保健食品注冊應當提交產品研發報告,配方材料,生產工藝材料等,重點是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評價材料,包括目錄外原料及產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試驗材料、人群食用評價材料,功效成分或標志性成分、衛生學、穩定性等試驗報告。原食品藥品監管局修訂發布了抗氧化功能、對胃粘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等九個評價方法,提高了判定標準,完善了動物實驗模型和人體試食試驗。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在開展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可以向審評機構提出擬納入或者調整保健功能目錄的建議,申請人可以提供保健功能名稱、解釋、機制以及依據,保健功能研究報告、功能評價方法及判定標準等材料,申請納入保健食品功能目錄。
四、下一步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將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監管制度建設,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食用植物油監管,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會同糧食和儲備局積極推動《油茶籽油》國家標準修訂工作。二是積極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按照“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及時向標準制修訂部門反饋食品安全監管中發現的標準問題,以提升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三是繼續強化油茶籽油日常監管。指導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嚴格食用植物油生產許可,加強監督檢查,強化監督抽檢,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督促茶油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及出廠檢驗管理,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四是推動質量提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部署,鼓勵企業加強標準引領,制定和實施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加強原料、加工、包裝、儲運全鏈條管控,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質量提升。
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6月29日
日期:2021-10-17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茶油質量標準加大執法力度營造茶油產業健康發展環境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油茶籽油國家標準有關情況
《油茶籽油》(GB/T 11765)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現行標準由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于2018年12月1日實施。按照加工工藝,《油茶籽油》標準將油茶籽油分為壓榨油茶籽油、水酶法油茶籽油和浸出油茶籽油三類。該標準在匯總分析不同產區、不同加工工藝油茶籽油相關質量數據的基礎上,確定了油茶籽油的基本組成和主要物理參數,分別規定了三類油茶籽油相關質量要求,并將油茶籽油的基本組成和主要物理參數作為真實性判定時的參考依據。標準規定,油茶籽油的標簽應當符合GB7718和GB28050的要求,并規定應在包裝或隨行文件上標識加工工藝(如:壓榨法、水酶法和浸出法)。經與糧食和儲備局溝通,糧食和儲備局將根據《油茶籽油》國家標準實施反饋情況,啟動標準修訂工作,邀請相關單位參與標準修訂,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標準,以滿足茶油產業發展需要。
油茶籽油的食品安全要求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T 2716)相關規定。其中,壓榨油和浸出油的溶劑殘留量指標要求不同,壓榨油溶劑殘留量應不得檢出,浸出油溶劑殘留量應符合“≤20mg/kg”要求。另外,為提升我國食用植物油品質,更好地推動“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糧食和儲備局制定發布《中國好糧油 食用植物油》(LS/T 3249)行業標準,將甾醇總量、維生素E、角鯊烯和多酚等營養指標作為油茶籽油的聲稱指標。
二、嚴格油茶籽油質量安全監管
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包括油茶籽油在內的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監管,指導地方采取日常監督與綜合治理相結合方式,加強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監管,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一是實施食品生產許可。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把許可關口,督促企業建立實施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油茶籽油生產企業829家。二是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針對油茶籽油等食用植物油,先后印發實施《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指導意見》《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食品中“塑化劑”污染風險防控的指導意見》《食品銷售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南(試行)》等文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食品安全。三是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要求,對獲證油茶籽油生產經營企業每年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食用植物油專項監督檢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嚴處違法違規行為。四是組織實施監督抽檢。食品安全年度抽檢計劃合理安排國家、省、市、縣四級市場監管部門抽檢分工,覆蓋生產、流通、餐飲、網絡銷售等不同環節,覆蓋校園周邊、農村、城鄉結合部等不同區域。2021年持續開展食用植物油的監督抽檢,檢驗項目覆蓋重金屬污染、生物毒素等安全指標,同時兼顧酸價、過氧化值等質量指標。五是加強標簽標識管理。市場監管總局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加強食用植物油標識管理的公告》,明確食用植物油的名稱應當反映食用植物油的真實屬性, 食用植物調和油應在標簽上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等,進一步規范食用植物油標簽標識,遏制虛假標識誤導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關于保健食品注冊備案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規范和加強保健食品注冊備案管理工作。茶油可以作為保健食品原料,根據《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申報保健食品注冊應當提交產品研發報告,配方材料,生產工藝材料等,重點是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評價材料,包括目錄外原料及產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試驗材料、人群食用評價材料,功效成分或標志性成分、衛生學、穩定性等試驗報告。原食品藥品監管局修訂發布了抗氧化功能、對胃粘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等九個評價方法,提高了判定標準,完善了動物實驗模型和人體試食試驗。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在開展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可以向審評機構提出擬納入或者調整保健功能目錄的建議,申請人可以提供保健功能名稱、解釋、機制以及依據,保健功能研究報告、功能評價方法及判定標準等材料,申請納入保健食品功能目錄。
四、下一步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將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監管制度建設,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食用植物油監管,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會同糧食和儲備局積極推動《油茶籽油》國家標準修訂工作。二是積極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按照“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及時向標準制修訂部門反饋食品安全監管中發現的標準問題,以提升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可操作性。三是繼續強化油茶籽油日常監管。指導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嚴格食用植物油生產許可,加強監督檢查,強化監督抽檢,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督促茶油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及出廠檢驗管理,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四是推動質量提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部署,鼓勵企業加強標準引領,制定和實施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加強原料、加工、包裝、儲運全鏈條管控,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質量提升。
衷心感謝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6月29日
日期: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