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普洱茶等發酵黑茶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健康功能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但隨著普洱茶黃曲霉毒素安全問題的提出,發酵黑茶的微生物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特別是2017年以來,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問題已成為發酵黑茶產業及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院周育教授課題組(微生物安全研究團隊)聚焦民眾關心的社會熱點,針對后發酵茶葉基質特點,采用多酚沉淀法和雙柱串聯法,歷時4年多研究積累,有效克服了茶葉中次生代謝物對霉菌毒素檢測的干擾難題,獲得系列研究結果,并依次建立了發酵茶中四種黃曲霉毒素(B1、B2、G1、G1)LC-MS/MS確證性方法(J. Agric. Food Chem. 2019, 67, 11481-11488),完成了我國六大類發酵黑茶黃曲霉毒素安全專項風險評估(Food Chemi. Toxicol. 2020, 146:111830)和赭曲霉毒素A的專項風險評估(J. Agric. Food Chem. 2021;https://doi.org/10.1021/acs.jafc.1c04824);建立了發酵黑茶中六類(11種)霉菌毒素的HPLC-fld確證性檢測方法和11種霉菌毒素累積性風險評估研究(Environ. Pollut., 2020, 261: 114180),為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檢測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持及科學方法。
“微生物安全團隊”作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茶葉質量安全與加工利用方向上的一支科研團隊,多年來始終圍繞茶產業的質量安全等民生問題開展研究。針對2017年以來茶業產業及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問題,微生物安全團隊成員,經過4年多研究積累,并充分依據本團隊以及國內外同行近年來在霉菌毒素領域檢測與風險評估結果,從確證性檢測方法建立,樣品抽檢、膳食調查,到定量風險評估等方面,較為系統地解答了發酵黑茶(含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問題。
以上研究工作同時得到安徽農業大學張梁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武愛波科研團隊的協作和支持。
日期:2021-10-15
“微生物安全團隊”作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茶葉質量安全與加工利用方向上的一支科研團隊,多年來始終圍繞茶產業的質量安全等民生問題開展研究。針對2017年以來茶業產業及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問題,微生物安全團隊成員,經過4年多研究積累,并充分依據本團隊以及國內外同行近年來在霉菌毒素領域檢測與風險評估結果,從確證性檢測方法建立,樣品抽檢、膳食調查,到定量風險評估等方面,較為系統地解答了發酵黑茶(含普洱茶)霉菌毒素安全問題。
以上研究工作同時得到安徽農業大學張梁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武愛波科研團隊的協作和支持。
日期: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