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6.13—6.19)。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問答
為進一步指導申請人科學開展配方研發及試生產工作、規范注冊材料申報,市場監管總局整理形成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問答》,現予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征求《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督促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和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質發〔2021〕6號)
為切實解決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聯合實施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農業農村部)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21〕21號)
《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國務院)
2、食品安全·曝光臺
2021端午節令食品專項抽檢:各地共檢出19批次不合格食品 同比減少68%
端午節日將至,為凈化節日市場食品消費環境,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公眾消費安全,山東、廣東、江蘇、上海、天津、北京、寧夏等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粽子等端午節令性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工作。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截止到6月11日,各地共抽檢4416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19批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8%(2020年同期檢出60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粽子、綠豆糕、大豆油、飲料、醬油、米酒、黃酒。(食品伙伴網)
點評:山東、江蘇、北京、廣西各檢出1批次粽子不合格。這些食品不合格原因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質量指標、其他污染物超標問題。其中,粽子不合格原因分別為檢出安賽蜜、商業無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
2021年5月海關檢出174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 已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6月17日,海關總署網站公布了2021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1年5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170批次、化妝品4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未準入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標簽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未獲檢驗檢疫準入、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微生物污染問題、農殘超標這些方面。另外,還有部分食品檢出包裝不合格、貨證不符、重金屬超標、感官檢驗不合格、產品霉變、營養強化劑使用等問題。
粽子居然有“未來生產日期”?罰!
5月27日,橫河所執法人員對某食品作坊開展端午節節前食品檢查,現場發現作坊成品倉庫紙箱內有肉松雙黃粽54袋、紅糖紅豆粽122袋、大肉粽47袋,生產日期標注為2021/05/28。(慈溪市場監督管理微信號)
點評:當事人行為涉嫌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其行為涉嫌違反《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和攤販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十一)項之規定,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代茶飲未標注不適宜人群 銀川市一電商受到13.3萬元行政處罰
近日,有消費者舉報,在天貓商城一家電商銷售的代茶飲,食品標簽未標注不適宜人群。金鳳區分局執法人員迅速對該公司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當場查扣代茶飲644袋,并立案調查。經查實,該公司銷售的預包裝食品代飲茶配料中含有人參。根據原衛生部(2012年17號)《關于批準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規定,“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周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標簽、說明書中應當標注不適宜人群和食用限量”,而該公司銷售的涉案產品未標注不適宜人群和食用限量。(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點評: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金鳳區分局對該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做出了沒收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代茶飲644袋;處貨值金額2.66萬元五倍的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罰沒款共計13.3萬元的行政處罰。
直播間146元買的牛肉干,竟是鴨肉?!
2021年2月3日,盧先生報警稱其在看直播賣貨時,被直播中的牛肉干所吸引,于是花了146.99元購買了牦牛牛肉干500克。收到貨后,他卻發覺這牛肉干不太對勁,吃起來和其他牛肉干有所不同。接報后,中山市公安局立即組織警力開展初查。通過鑒定,該涉案牛肉干沒有牛肉成分,只鑒定出鴨肉成分?。ㄖ猩绞泄簿治⑿盘枺?br>點評:經過加工處理后,真假牛肉干僅憑肉眼很難分辨出來。偽劣食品給消費者健康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市民應通過正規的官方渠道購買食品,切勿貪圖便宜購買價格過于低廉的牛肉干。
湖南高院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這些東西不能吃!
民以食為天,每當看到美食,小編不爭氣的口水就從嘴角流了下來。但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往吃的東西里“加料”,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甚至有毒、有害食品,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近日,湖南高院發布了5起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民眾“舌尖上的安全”。(湖南高院微信號)
點評:案件涉及艾某某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劉某等11人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賴某犯銷售偽劣產品罪案;梁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
黑心商家銷售無證牛肉被判刑
2019年3月,被告人錢某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他動起了歪心思。2019年3月至4月期間,錢某委托其父親購買價格便宜的冷凍生牛肉,用以加工生產。后其父聯系了被告人丁某,分兩次以每公斤20元左右的價格購入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制品。被告人錢某明知上述購進的冷凍牛肉無檢驗檢疫證明,仍然將第一次購進的牛肉加工后送往部分超市及農貿市場對外銷售,獲利1萬余元。2019年5月,市場監管局在對被告人錢某經營的作坊檢查時,現場查獲9箱無中文標簽、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制品。同年8月,公安機關又在被告人丁某經營的門市內查獲無中文標簽、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151箱。經翻譯公司翻譯鑒定,所查獲的160箱牛肉均產自印度。(淮陰法院微信號)
點評:淮陰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丁某、錢某違反國家規定,購進國家禁止進口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后對外銷售,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依法判決被告人丁某、錢某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前5個月青島海關查獲未準入境食品757噸
青島海關發布消息,今年前5個月,該關共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因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而未準入境食品50批、重量757噸。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肉類、水產品、酒飲、干堅果、調味品、糕點等百姓日常消費品,主要原因有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微生物超標,及產品污穢腐敗,檢出傳染性動物疫病等。(青島海關)
點評:為不斷提升轄區進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青島海關持續深入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并制定實施方案,從制度保障、口岸把關、風險管理、智慧監管、打擊走私、合作共治等方面提出19條具體措施,提升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進展與分析
然而多年來,我國香蕉貿易一直呈現出口少、進口多的格局,以2017年為例,全國出口香蕉1.58萬t,而進口香蕉達103.9萬t,我國消費總量居世界第2位,人均消費量9.65kg,遠低于世界人均消費量15.83kg。造成香蕉難以走出國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香蕉質量安全問題,而農藥殘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出口貿易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國內外不少學者開展了農藥的行為規律研究。(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GB 2763—2019涉及香蕉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共計98項,其中規定了香蕉中53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了倍硫磷等45種農藥在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也適用于香蕉,該標準于2020年2月15日起實施。隨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發布實施,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快速增長,標準質量不斷提高,較之前得到較大的充實,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香蕉質量安全和貿易需要,還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部署啟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6月11日,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七部門聯合召開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部署啟動視頻會議。(農業農村部)
點評: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聚焦重點品種,采取精準治理模式,控源頭、抓生產、盯上市、強執法、建制度,加快解決禁用藥物違法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生產形勢 | 2021年第一季度奶業生產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牛奶產量70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6萬噸,增長8.5% 。(中國奶業協會微信號)
點評: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生鮮乳產量跟蹤監測,自去年9月份以來,國內生鮮乳產量持續保持增長勢頭,截止今年3月份,已經連續增長6個月。3月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生鮮乳產量指數為114.9(以2015年1月為基期100),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7.1%。
來了!《糧食安全保障法》最新進展
2021年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明確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包括《糧食安全保障法》,2021年有望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從2018年《糧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啟動立法工作,至今已有兩三年時間,期間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一直在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推動《糧食安全保障法》立法進程,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等都非常關注并期待這部大法的出臺。為此,食品伙伴網梳理了該法的立法進展情況,并簡要介紹糧食安全相關法規及2021年新發布法律法規中與糧食安全相關的部分規定。(食品伙伴網)
點評:糧食安全貫穿于糧食生產、加工、儲藏、運輸以及收購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需要從立法、監管、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保障,立法具有統領性,可對各環節各方面糧食安全保障作出制度性安排,統籌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設?!都Z食安全保障法》將在現有政策法規的基礎上,以法的形式對糧食安全保障作出明確規定。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重磅發布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編寫了《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報告全面反映了2020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狀況,對產業發展形勢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重點分析,對今后小龍蝦產業走勢進行了初步研判,并提出發展建議。(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微信號)
點評:2020年,我國小龍蝦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養殖面積、產量、產值再創新高;加工業保持穩步發展;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小龍蝦產業整體受到一定影響,總產值同比下降15.07%,其中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受到較大影響。
中國板栗產業與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板栗原產自中國,乃中國馴化利用最早的果樹之一。板栗在富含蛋白質、淀粉、脂肪的同時,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板栗美味可口,營養價值高,經常食用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強筋等保健作用,素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美譽。發展板栗產業既有利于綠化荒山,開發山區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豐富了果品種類,滿足市場與人民生活需要,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餐桌上少不了板栗產品,板栗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中國作為板栗的原產地,近年來板栗產業得到很大的發展,但依然存在種植品種雜亂、管理粗放、機械化水平低、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這導致了中國板栗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降低。中國板栗產業應向著規?;?、機械化、信息化、可循環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開拓板栗的發展前景,提升板栗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我國核果類水果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現狀分析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是我國目前唯一現行有效的農藥殘留限量國家標準,其針對核果類水果規定的農藥種類及具體限量等均較之前版本變化較大,但具體情況目前還未見有關報道。本文以GB2763—2019限量數據為基礎,整理出核果類水果中規定的具體農藥ADI值(每日允許攝入量)及其具體限量值,詳細分析了核果類水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現狀,對于科學指導生產中安全用藥、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對核果類水果規定了包括艾氏劑等9種持久性農藥在內的144種農藥、286項最大殘留限量,其中臨時限量57項,再殘留限量9項。相比改版前,核果類水果中規定農藥增加40種,最大殘留限量增加108項。對具體樹種規定的限量標準數量占一定優勢,如對桃、櫻桃等單個樹種規定最大殘留限量207項,占核果類水果總限量數的72.4%。吡噻菌胺、二氰蒽醌等部分新增農藥沒有測定方法,使得這些農藥不能統一檢測依據,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判定,有待于加強農藥檢測技術標準的完善。
上海出臺肉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確定28個風險點
為進一步推進高風險的肉制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施精準化管理,防控肉制品生產加工食品安全風險和強化產品質量控制,同時指導監管部門做好日常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上海市肉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該《清單》從進貨查驗、生產環境條件、生產過程控制、貯存及交付控制、食品標識標注、不合品管理、從業人員管理以及產品檢驗結果8個方面,確定28個風險點,并明確每個風險點產生原因和防控措施。
農業貿易百問|我國櫻桃進口現況如何?
對美好生活越來越高的向往和追求促使我國消費加快升級,櫻桃作為價格貴、顏值高、口感佳的進口水果,近年來受到年輕人的熱捧,成為新晉網紅產品。“車厘子”是櫻桃英文單詞“Cherry”的譯音,進口櫻桃個頭大、飽滿多汁、果肉堅硬、方便運輸,近年已成為我國主要進口水果。今天我們就跟大家簡單聊一聊全球和我國櫻桃的貿易情況。(農業貿易促進微信號)
點評:近年來,國產櫻桃由于其自身的獨特風味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我國櫻桃種植面積在過去30多年中增加了近10倍,但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市場缺口仍然很大,預計進口櫻桃還將長期在我國水果市場“霸占”重要的一席之位。
減糖時代,你對代糖了解多少?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項文件提倡減糖飲食和健康生活,消費者健康消費理念逐步提升,市場刮起一陣“無糖”風,如樂天的木糖醇口香糖,元氣森林主打“0糖0卡”的蘇打水等。那什么是低糖、代糖或零糖產品?“0卡糖”真的有助于減肥嗎?(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代糖(Sugar substitute)是甜味劑,能夠賦予食品以甜味,且能量很低或不含能量的物質。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二氫查耳酮、甜菊苷等為典型的非營養性高倍甜味劑,在食品生產中少量使用,可達到低卡路里的效果。同時因其不被身體消化吸收,不參與人體代謝,故不產生熱量。“代糖”食品是不加糖(如白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代替,使其同樣具有甜味的食品。
四川省出臺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6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從推動四川省白酒全產業鏈、全要素發展的各方面出發,提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鞏固擴大優質產能、加快技術改造升級、做大做強優勢企業、持續提升川酒品牌影響力、推動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加強產業創新發展、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質量安全管控、促進跨界融合發展、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共十二條舉措。(工信部)
點評:《措施》的出臺有助于四川深入實施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大四川省白酒產業,打造全國白酒全產業鏈示范區,構筑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新優勢。
盤點|我國兒童化妝品的特殊監管要求
5月31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針對兒童化妝品消費者安全展開調研,目前調研答卷已結束,調研收集到的相關信息將會對制定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相關政策法規提供重要依據。兒童化妝品的監管已引起了國家及地方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專門的兒童化妝品監管法規尚未出臺,兒童化妝品需要符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化妝品通用監管要求,但因其使用對象的特殊性,相關化妝品通用法規中還對兒童化妝品做了一些特殊的監管要求,食品伙伴網就目前兒童化妝品相關的監管的特殊要求進行了梳理匯總,以方便大家了解兒童化妝品法規要求。(食品伙伴網)
點評:我國兒童化妝品的監管亟待規范,據了解《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已于6月8日在行業內公開征求意見,并于6月15日結束意見征求。隨著化妝品監管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兒童化妝品的監管整頓也已提上日程,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化妝品行業監管動態。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日本強化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的監控檢查
2021年6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615第1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中國產木耳實施檢查時,發現其違反了殘留農藥的標準。因此,將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殘留限量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至30%。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百合干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6月16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百合干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6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6月14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1年第23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1年第23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的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勺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6月1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勺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韓國草莓出口現狀及成功經驗
韓國草莓的種植,以2005年為起點,生產上以日本品種紅珍珠、章姬為主,韓國品種占有率不足10%,隨著雪香、梅香、竹香和圣誕紅等品種的普及,到2018年韓國品種占有率在95%以上,種植方式由土壤栽培轉換為無土栽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19年韓國草莓總種植面積為6212hm2,總產量為19.30萬t,出口量為5259t,出口額為5260萬美元,出口額為2009年的3倍。韓國草莓出口發展經驗值得我國草莓產業借鑒。(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韓國鮮草莓的出口,20世紀90年代以日本為主,2006年以后,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為其主要出口市場,在2017年出口總量5109t中,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占韓國整體草莓出口量的70%。
明年1月起烏克蘭將調整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最大殘留限量
目前,烏克蘭正處于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最大允許含量水平為0.01 mg/L的最后階段。該決議經衛生部指令草案《關于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允許最高限量及修訂農藥和農藥安全使用衛生標準和條例》批準。按計劃簽署手續后,該指令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世界農化網)
點評:做出這一決議的原因是歐盟國家增加了各類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量的標準,且歐盟該標準從2020年11月13日就開始實施。
俄羅斯頒發兩項綠色農產品法律
俄羅斯媒體Milknews6月11日消息:近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簽署兩項有關生產綠色農產品的法律,相關文件已在俄法律匯編網中發布。(食品伙伴網)
點評:第一部法律引入了農產品、原材料、食品以及具有改良特性的工業產品的概念,改良后的特征將納入產品標準化文件中并作為農產品、原料和食品的產品質量和數量指標,相關測試方法及認證規則等由俄聯邦政府制定。第二部法律的簽署旨在保障俄聯邦現行立法與綠色農產品新規范相一致,相關法律將于2022年3月1日生效。
美國貿易代表宣布對印、意、西3國海鮮征收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宣布就“301條款”中涉及數字服務稅相關內容對奧地利、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英國6個國家進行的貿易調查進入下一環節,目前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對上述國家加收懲罰性關稅。(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點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于2020年6月2日發起了一項針對DST的調查。調查的最終決定是對這些國家的某些商品征收額外關稅,但暫停征收關稅最多180天,為完成經合組織和20國集團正在進行的國際稅收多邊談判提供額外時間。在列出的6個國家中,印度、意大利和西班牙3個國家的海鮮產品面臨25%的額外關稅。
三、食品科技
20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快來看看哪些食品領域項目獲獎
6月15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包括科技大獎1人、自然科學獎44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5項)、技術發明獎15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68項、三等獎146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組織)1項。(食品伙伴網)
食品領域2021年度海南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
6月16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度海南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136項,包括面上項目28項,青年基金項目67項,創新研究團隊項目4項,高層次人才項目37。(食品伙伴網)
食品領域2021年度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目公示
6月11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1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目,公示時間自2021年6月11日至6月18日。其中,有31個項目涉及食品領域。(食品伙伴網)
龍豐蘋果采收及貯藏保鮮技術要點
龍豐蘋果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金紅和白龍雜交育成的抗寒優質小型蘋果品種,9月中下旬成熟,單果重35.0~60.0g,該品種果實扁圓形,果皮顏色深紅色或紫紅色,果肉淡黃色,貯藏后由表向里變粉紅,果汁中等,酸甜適口,品質上乘,營養豐富。但其果實不耐貯運,貯藏期和貨架期短,貯藏期間果肉極易發綿、失水、軟化衰老和裂皮,大大降低了果實的商品價值,銷售受到極大影響,給果農和貯戶造成一定的損失,嚴重影響果業的健康發展。(中國果樹微信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1-06-19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問答
為進一步指導申請人科學開展配方研發及試生產工作、規范注冊材料申報,市場監管總局整理形成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問答》,現予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征求《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督促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和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固體飲料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質發〔2021〕6號)
為切實解決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聯合實施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農業農村部)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21〕21號)
《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國務院)
2、食品安全·曝光臺
2021端午節令食品專項抽檢:各地共檢出19批次不合格食品 同比減少68%
端午節日將至,為凈化節日市場食品消費環境,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公眾消費安全,山東、廣東、江蘇、上海、天津、北京、寧夏等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粽子等端午節令性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工作。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截止到6月11日,各地共抽檢4416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19批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8%(2020年同期檢出60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粽子、綠豆糕、大豆油、飲料、醬油、米酒、黃酒。(食品伙伴網)
點評:山東、江蘇、北京、廣西各檢出1批次粽子不合格。這些食品不合格原因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質量指標、其他污染物超標問題。其中,粽子不合格原因分別為檢出安賽蜜、商業無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
2021年5月海關檢出174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 已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6月17日,海關總署網站公布了2021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1年5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170批次、化妝品4批次。(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未準入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標簽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未獲檢驗檢疫準入、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微生物污染問題、農殘超標這些方面。另外,還有部分食品檢出包裝不合格、貨證不符、重金屬超標、感官檢驗不合格、產品霉變、營養強化劑使用等問題。
粽子居然有“未來生產日期”?罰!
5月27日,橫河所執法人員對某食品作坊開展端午節節前食品檢查,現場發現作坊成品倉庫紙箱內有肉松雙黃粽54袋、紅糖紅豆粽122袋、大肉粽47袋,生產日期標注為2021/05/28。(慈溪市場監督管理微信號)
點評:當事人行為涉嫌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其行為涉嫌違反《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和攤販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十一)項之規定,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代茶飲未標注不適宜人群 銀川市一電商受到13.3萬元行政處罰
近日,有消費者舉報,在天貓商城一家電商銷售的代茶飲,食品標簽未標注不適宜人群。金鳳區分局執法人員迅速對該公司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當場查扣代茶飲644袋,并立案調查。經查實,該公司銷售的預包裝食品代飲茶配料中含有人參。根據原衛生部(2012年17號)《關于批準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規定,“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周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標簽、說明書中應當標注不適宜人群和食用限量”,而該公司銷售的涉案產品未標注不適宜人群和食用限量。(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點評: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金鳳區分局對該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做出了沒收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預包裝食品代茶飲644袋;處貨值金額2.66萬元五倍的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罰沒款共計13.3萬元的行政處罰。
直播間146元買的牛肉干,竟是鴨肉?!
2021年2月3日,盧先生報警稱其在看直播賣貨時,被直播中的牛肉干所吸引,于是花了146.99元購買了牦牛牛肉干500克。收到貨后,他卻發覺這牛肉干不太對勁,吃起來和其他牛肉干有所不同。接報后,中山市公安局立即組織警力開展初查。通過鑒定,該涉案牛肉干沒有牛肉成分,只鑒定出鴨肉成分?。ㄖ猩绞泄簿治⑿盘枺?br>點評:經過加工處理后,真假牛肉干僅憑肉眼很難分辨出來。偽劣食品給消費者健康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市民應通過正規的官方渠道購買食品,切勿貪圖便宜購買價格過于低廉的牛肉干。
湖南高院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這些東西不能吃!
民以食為天,每當看到美食,小編不爭氣的口水就從嘴角流了下來。但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往吃的東西里“加料”,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甚至有毒、有害食品,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近日,湖南高院發布了5起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民眾“舌尖上的安全”。(湖南高院微信號)
點評:案件涉及艾某某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劉某等11人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賴某犯銷售偽劣產品罪案;梁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
黑心商家銷售無證牛肉被判刑
2019年3月,被告人錢某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記證,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他動起了歪心思。2019年3月至4月期間,錢某委托其父親購買價格便宜的冷凍生牛肉,用以加工生產。后其父聯系了被告人丁某,分兩次以每公斤20元左右的價格購入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制品。被告人錢某明知上述購進的冷凍牛肉無檢驗檢疫證明,仍然將第一次購進的牛肉加工后送往部分超市及農貿市場對外銷售,獲利1萬余元。2019年5月,市場監管局在對被告人錢某經營的作坊檢查時,現場查獲9箱無中文標簽、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制品。同年8月,公安機關又在被告人丁某經營的門市內查獲無中文標簽、無檢驗檢疫證明的冷凍牛肉151箱。經翻譯公司翻譯鑒定,所查獲的160箱牛肉均產自印度。(淮陰法院微信號)
點評:淮陰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丁某、錢某違反國家規定,購進國家禁止進口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后對外銷售,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依法判決被告人丁某、錢某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前5個月青島海關查獲未準入境食品757噸
青島海關發布消息,今年前5個月,該關共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因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而未準入境食品50批、重量757噸。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肉類、水產品、酒飲、干堅果、調味品、糕點等百姓日常消費品,主要原因有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微生物超標,及產品污穢腐敗,檢出傳染性動物疫病等。(青島海關)
點評:為不斷提升轄區進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青島海關持續深入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并制定實施方案,從制度保障、口岸把關、風險管理、智慧監管、打擊走私、合作共治等方面提出19條具體措施,提升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我國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進展與分析
然而多年來,我國香蕉貿易一直呈現出口少、進口多的格局,以2017年為例,全國出口香蕉1.58萬t,而進口香蕉達103.9萬t,我國消費總量居世界第2位,人均消費量9.65kg,遠低于世界人均消費量15.83kg。造成香蕉難以走出國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香蕉質量安全問題,而農藥殘留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出口貿易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國內外不少學者開展了農藥的行為規律研究。(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GB 2763—2019涉及香蕉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共計98項,其中規定了香蕉中53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了倍硫磷等45種農藥在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也適用于香蕉,該標準于2020年2月15日起實施。隨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發布實施,香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量快速增長,標準質量不斷提高,較之前得到較大的充實,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香蕉質量安全和貿易需要,還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部署啟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6月11日,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七部門聯合召開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部署啟動視頻會議。(農業農村部)
點評: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聚焦重點品種,采取精準治理模式,控源頭、抓生產、盯上市、強執法、建制度,加快解決禁用藥物違法使用、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生產形勢 | 2021年第一季度奶業生產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牛奶產量70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6萬噸,增長8.5% 。(中國奶業協會微信號)
點評: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生鮮乳產量跟蹤監測,自去年9月份以來,國內生鮮乳產量持續保持增長勢頭,截止今年3月份,已經連續增長6個月。3月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生鮮乳產量指數為114.9(以2015年1月為基期100),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7.1%。
來了!《糧食安全保障法》最新進展
2021年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明確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包括《糧食安全保障法》,2021年有望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從2018年《糧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啟動立法工作,至今已有兩三年時間,期間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一直在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推動《糧食安全保障法》立法進程,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等都非常關注并期待這部大法的出臺。為此,食品伙伴網梳理了該法的立法進展情況,并簡要介紹糧食安全相關法規及2021年新發布法律法規中與糧食安全相關的部分規定。(食品伙伴網)
點評:糧食安全貫穿于糧食生產、加工、儲藏、運輸以及收購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需要從立法、監管、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保障,立法具有統領性,可對各環節各方面糧食安全保障作出制度性安排,統籌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設?!都Z食安全保障法》將在現有政策法規的基礎上,以法的形式對糧食安全保障作出明確規定。
《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重磅發布
為促進小龍蝦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下,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聯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編寫了《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報告全面反映了2020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發展狀況,對產業發展形勢和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重點分析,對今后小龍蝦產業走勢進行了初步研判,并提出發展建議。(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微信號)
點評:2020年,我國小龍蝦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養殖面積、產量、產值再創新高;加工業保持穩步發展;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小龍蝦產業整體受到一定影響,總產值同比下降15.07%,其中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受到較大影響。
中國板栗產業與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板栗原產自中國,乃中國馴化利用最早的果樹之一。板栗在富含蛋白質、淀粉、脂肪的同時,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板栗美味可口,營養價值高,經常食用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強筋等保健作用,素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美譽。發展板栗產業既有利于綠化荒山,開發山區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豐富了果品種類,滿足市場與人民生活需要,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餐桌上少不了板栗產品,板栗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中國作為板栗的原產地,近年來板栗產業得到很大的發展,但依然存在種植品種雜亂、管理粗放、機械化水平低、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這導致了中國板栗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降低。中國板栗產業應向著規?;?、機械化、信息化、可循環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開拓板栗的發展前景,提升板栗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我國核果類水果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現狀分析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是我國目前唯一現行有效的農藥殘留限量國家標準,其針對核果類水果規定的農藥種類及具體限量等均較之前版本變化較大,但具體情況目前還未見有關報道。本文以GB2763—2019限量數據為基礎,整理出核果類水果中規定的具體農藥ADI值(每日允許攝入量)及其具體限量值,詳細分析了核果類水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現狀,對于科學指導生產中安全用藥、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對核果類水果規定了包括艾氏劑等9種持久性農藥在內的144種農藥、286項最大殘留限量,其中臨時限量57項,再殘留限量9項。相比改版前,核果類水果中規定農藥增加40種,最大殘留限量增加108項。對具體樹種規定的限量標準數量占一定優勢,如對桃、櫻桃等單個樹種規定最大殘留限量207項,占核果類水果總限量數的72.4%。吡噻菌胺、二氰蒽醌等部分新增農藥沒有測定方法,使得這些農藥不能統一檢測依據,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判定,有待于加強農藥檢測技術標準的完善。
上海出臺肉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確定28個風險點
為進一步推進高風險的肉制品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施精準化管理,防控肉制品生產加工食品安全風險和強化產品質量控制,同時指導監管部門做好日常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上海市肉制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及防控措施清單》。(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該《清單》從進貨查驗、生產環境條件、生產過程控制、貯存及交付控制、食品標識標注、不合品管理、從業人員管理以及產品檢驗結果8個方面,確定28個風險點,并明確每個風險點產生原因和防控措施。
農業貿易百問|我國櫻桃進口現況如何?
對美好生活越來越高的向往和追求促使我國消費加快升級,櫻桃作為價格貴、顏值高、口感佳的進口水果,近年來受到年輕人的熱捧,成為新晉網紅產品。“車厘子”是櫻桃英文單詞“Cherry”的譯音,進口櫻桃個頭大、飽滿多汁、果肉堅硬、方便運輸,近年已成為我國主要進口水果。今天我們就跟大家簡單聊一聊全球和我國櫻桃的貿易情況。(農業貿易促進微信號)
點評:近年來,國產櫻桃由于其自身的獨特風味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我國櫻桃種植面積在過去30多年中增加了近10倍,但仍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市場缺口仍然很大,預計進口櫻桃還將長期在我國水果市場“霸占”重要的一席之位。
減糖時代,你對代糖了解多少?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項文件提倡減糖飲食和健康生活,消費者健康消費理念逐步提升,市場刮起一陣“無糖”風,如樂天的木糖醇口香糖,元氣森林主打“0糖0卡”的蘇打水等。那什么是低糖、代糖或零糖產品?“0卡糖”真的有助于減肥嗎?(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代糖(Sugar substitute)是甜味劑,能夠賦予食品以甜味,且能量很低或不含能量的物質。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二氫查耳酮、甜菊苷等為典型的非營養性高倍甜味劑,在食品生產中少量使用,可達到低卡路里的效果。同時因其不被身體消化吸收,不參與人體代謝,故不產生熱量。“代糖”食品是不加糖(如白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代替,使其同樣具有甜味的食品。
四川省出臺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6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從推動四川省白酒全產業鏈、全要素發展的各方面出發,提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鞏固擴大優質產能、加快技術改造升級、做大做強優勢企業、持續提升川酒品牌影響力、推動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加強產業創新發展、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質量安全管控、促進跨界融合發展、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共十二條舉措。(工信部)
點評:《措施》的出臺有助于四川深入實施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大四川省白酒產業,打造全國白酒全產業鏈示范區,構筑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新優勢。
盤點|我國兒童化妝品的特殊監管要求
5月31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針對兒童化妝品消費者安全展開調研,目前調研答卷已結束,調研收集到的相關信息將會對制定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相關政策法規提供重要依據。兒童化妝品的監管已引起了國家及地方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專門的兒童化妝品監管法規尚未出臺,兒童化妝品需要符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化妝品通用監管要求,但因其使用對象的特殊性,相關化妝品通用法規中還對兒童化妝品做了一些特殊的監管要求,食品伙伴網就目前兒童化妝品相關的監管的特殊要求進行了梳理匯總,以方便大家了解兒童化妝品法規要求。(食品伙伴網)
點評:我國兒童化妝品的監管亟待規范,據了解《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已于6月8日在行業內公開征求意見,并于6月15日結束意見征求。隨著化妝品監管法規體系的不斷完善,兒童化妝品的監管整頓也已提上日程,食品伙伴網將持續關注化妝品行業監管動態。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日本強化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的監控檢查
2021年6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615第1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中國產木耳實施檢查時,發現其違反了殘留農藥的標準。因此,將對中國產木耳中毒死蜱殘留限量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至30%。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百合干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6月16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百合干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6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6月14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1年第23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1年第23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的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勺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6月1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勺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韓國草莓出口現狀及成功經驗
韓國草莓的種植,以2005年為起點,生產上以日本品種紅珍珠、章姬為主,韓國品種占有率不足10%,隨著雪香、梅香、竹香和圣誕紅等品種的普及,到2018年韓國品種占有率在95%以上,種植方式由土壤栽培轉換為無土栽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19年韓國草莓總種植面積為6212hm2,總產量為19.30萬t,出口量為5259t,出口額為5260萬美元,出口額為2009年的3倍。韓國草莓出口發展經驗值得我國草莓產業借鑒。(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韓國鮮草莓的出口,20世紀90年代以日本為主,2006年以后,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為其主要出口市場,在2017年出口總量5109t中,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占韓國整體草莓出口量的70%。
明年1月起烏克蘭將調整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的最大殘留限量
目前,烏克蘭正處于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最大允許含量水平為0.01 mg/L的最后階段。該決議經衛生部指令草案《關于批準農產品和食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允許最高限量及修訂農藥和農藥安全使用衛生標準和條例》批準。按計劃簽署手續后,該指令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世界農化網)
點評:做出這一決議的原因是歐盟國家增加了各類農產品中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殘留量的標準,且歐盟該標準從2020年11月13日就開始實施。
俄羅斯頒發兩項綠色農產品法律
俄羅斯媒體Milknews6月11日消息:近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簽署兩項有關生產綠色農產品的法律,相關文件已在俄法律匯編網中發布。(食品伙伴網)
點評:第一部法律引入了農產品、原材料、食品以及具有改良特性的工業產品的概念,改良后的特征將納入產品標準化文件中并作為農產品、原料和食品的產品質量和數量指標,相關測試方法及認證規則等由俄聯邦政府制定。第二部法律的簽署旨在保障俄聯邦現行立法與綠色農產品新規范相一致,相關法律將于2022年3月1日生效。
美國貿易代表宣布對印、意、西3國海鮮征收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宣布就“301條款”中涉及數字服務稅相關內容對奧地利、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英國6個國家進行的貿易調查進入下一環節,目前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對上述國家加收懲罰性關稅。(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點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于2020年6月2日發起了一項針對DST的調查。調查的最終決定是對這些國家的某些商品征收額外關稅,但暫停征收關稅最多180天,為完成經合組織和20國集團正在進行的國際稅收多邊談判提供額外時間。在列出的6個國家中,印度、意大利和西班牙3個國家的海鮮產品面臨25%的額外關稅。
三、食品科技
20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 快來看看哪些食品領域項目獲獎
6月15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20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包括科技大獎1人、自然科學獎44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5項)、技術發明獎15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68項、三等獎146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組織)1項。(食品伙伴網)
食品領域2021年度海南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公示
6月16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度海南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136項,包括面上項目28項,青年基金項目67項,創新研究團隊項目4項,高層次人才項目37。(食品伙伴網)
食品領域2021年度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目公示
6月11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1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目,公示時間自2021年6月11日至6月18日。其中,有31個項目涉及食品領域。(食品伙伴網)
龍豐蘋果采收及貯藏保鮮技術要點
龍豐蘋果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金紅和白龍雜交育成的抗寒優質小型蘋果品種,9月中下旬成熟,單果重35.0~60.0g,該品種果實扁圓形,果皮顏色深紅色或紫紅色,果肉淡黃色,貯藏后由表向里變粉紅,果汁中等,酸甜適口,品質上乘,營養豐富。但其果實不耐貯運,貯藏期和貨架期短,貯藏期間果肉極易發綿、失水、軟化衰老和裂皮,大大降低了果實的商品價值,銷售受到極大影響,給果農和貯戶造成一定的損失,嚴重影響果業的健康發展。(中國果樹微信號)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