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1年浙江省5月水產病害預測預報

   2021-04-25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769
核心提示:5月份氣溫、水溫不斷升高,養殖水體中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同時養殖品種進入生長旺盛期,隨著水產養殖規模和養殖密度不
5月份氣溫、水溫不斷升高,養殖水體中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同時養殖品種進入生長旺盛期,隨著水產養殖規模和養殖密度不斷增加,殘餌和排泄物增多,容易造成養殖池塘水質惡化和水生動物疾病頻發。
 
  一、病情預測
 
  1、南美白對蝦:易發生病毒性疾病、蝦肝腸胞蟲和急性肝胰腺壞死病等。重點關注浙北、浙東對蝦養殖區域。
 
  2、大黃魚:易發生內臟白點病、刺激隱核蟲病、虹彩病毒病等。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沿海海水網箱養殖區域。
 
  3、淡水魚類:易發生腸炎病、爛鰓病和寄生蟲病(錨頭鳋、小瓜蟲、指環蟲等)等。重點關注浙北、浙中、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4、中華鱉:易發生潰爛病、穿孔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浙北、浙中中華鱉養殖區域。
 
  5、中華絨螯蟹:易發蛻殼不遂癥。重點關注太湖浙北、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南美白對蝦
 
  科學投喂,根據天氣情況及對蝦體質情況靈活調整投飼量,投飼量以蝦吃7分~8分飽為宜;定期監測水質。
 
  病毒性疾病:以預防為主。定期做好水體消毒工作;上茬發病的池塘要重點處理,干塘曝曬10d~15d,進水少量濕潤塘底后,全池撒水產用含氯石灰清塘,3d后進水。
 
  急性肝胰腺壞死病:細菌性疾病,經口感染是該病原水平傳播的主要途徑;保持水體潔凈,pH值保持在8.0左右;每10d用聚維酮碘溶液對池水潑灑消毒一次,以減少池中致病菌。
 
  蝦肝腸胞蟲病:水平傳播是養殖池塘中該病原傳播和感染對蝦的主要途徑,因此,要徹底清塘并放養優質苗種,保持合理養殖密度,
 
  2、淡水魚類腸炎病、爛鰓病、寄生蟲病
 
  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保證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
 
  3、大黃魚細菌性疾病、刺激隱核蟲病
 
  可適量投喂漁用維C、控制放養密度、做好網箱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網箱內水流暢通、水質良好。
 
  4、中華鱉潰爛病、穿孔病
 
  要注意天氣變化,密切觀察其攝食情況和行為變化。外塘開食后選用營養全面的優質飼料以增強抵抗力。氣溫升高后,將鱉從溫室轉入外塘養殖時,要注意操作、減少應激。
 
  5、中華絨螯蟹:選用鈣源豐富的優質飼料,5~10月份蛻殼盛期每隔15~20天,每畝水體用過氧化鈣10~15千克加水調配全池潑灑。
 
  (二)治療措施
 
  淡水魚類:細菌病可用過氧化鈣或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水體和食臺,發病池塘應適當減少投喂量,并及時開展病原菌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科學篩選治療用藥;國標漁藥氟苯尼考、甲砜霉素以及大黃、五倍子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對車輪蟲、斜管蟲等寄生蟲可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治療,中華鳋、錨頭鳋、指環蟲等使用國標漁藥敵百蟲全池潑灑有一定治療效果。
 
  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發病時可采用低鹽度或淡水處理;出現內臟白點病可拌料服用強力霉素等抗菌藥物治療。
 
  中華鱉細菌性疾病:水體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拌喂氟苯尼考。



日期:2021-04-25
 
地區: 浙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