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承擔的“牦牛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與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專家組認為,項目摸清了牦牛主要寄生蟲病流行規律,創新了低殘留防治技術,加強了牦牛寄生蟲病研究,提高了寄生蟲病控制水平,為保障青藏高原牦牛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項目通過對牦牛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與防治方法進行研究,查明了青海牦牛寄生蟲病病原種類、地理分布及流行現狀,從牦牛體檢出寄生蟲116種,確定了優勢蟲種,建立了牦牛寄生蟲種質資源信息庫;建立了牦牛皮蠅蛆病微量給藥防治技術,篩選了高效低殘留防治藥物,研制出牦牛寄生蟲病藥物適用制劑;選擇埃譜利諾菌素注射劑,創新了牦牛寄生蟲病高效低殘留技術;制定了《牦牛健康養殖寄生蟲病防治技術規范》《藏區犬寄生蟲病防治技術規范》,并示范應用于25萬余頭牦牛,驅蟲效果達96%以上。技術示范群牦牛在枯草期提高體重或少減活重5.12kg、產奶量提高10%,幼年牛成活率提高2.6%。
日期:2021-04-02
項目通過對牦牛寄生蟲病流行病學與防治方法進行研究,查明了青海牦牛寄生蟲病病原種類、地理分布及流行現狀,從牦牛體檢出寄生蟲116種,確定了優勢蟲種,建立了牦牛寄生蟲種質資源信息庫;建立了牦牛皮蠅蛆病微量給藥防治技術,篩選了高效低殘留防治藥物,研制出牦牛寄生蟲病藥物適用制劑;選擇埃譜利諾菌素注射劑,創新了牦牛寄生蟲病高效低殘留技術;制定了《牦牛健康養殖寄生蟲病防治技術規范》《藏區犬寄生蟲病防治技術規范》,并示范應用于25萬余頭牦牛,驅蟲效果達96%以上。技術示范群牦牛在枯草期提高體重或少減活重5.12kg、產奶量提高10%,幼年牛成活率提高2.6%。
日期: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