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兩會牛策 | 以創新帶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推動乳業發展“新引擎”

   2021-03-08 蒙牛乳業微信號485
核心提示: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召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界關心的議題。來自蒙牛的
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召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全國兩會,“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界關心的議題。來自蒙牛的全國人大代表史玉東,在兩會上帶來了關于促進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針對中國乳業當前面臨的原料奶產量增長乏力、乳品產量增長放緩等問題,史玉東在建議中提出了建立動態奶粉儲備機制、強化乳業技術創新和研發升級等建議。
 
      強化行業自主創新 引領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中國乳業經歷了快速發展期和調整期,正處于向高質量邁進的關鍵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需求升級,我國乳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大,乳品品質日趨提升,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正在從乳業大國躍升為乳業強國。
 
  數據顯示,近五年全國奶類總產量穩定在3000萬噸以上,乳品總產量在2700萬噸左右。在奶源指標、工藝技術、質量檢測等各方面,中國乳業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消費者信心大幅提升。
 
      建立動態奶粉儲備機制 助力奶業良性循環
 
  在中國乳業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乳品整體越來越呈現高品質、多營養、強功能等發展趨勢,這其中,創新發揮了推動發展加速度的引領作用。史玉東表示,隨著中國乳業強化技術創新和研發升級,一些新技術的出現會極大助力乳品行業的轉型升級。如膜過濾等先進技術,就能使得低溫奶保質期得以延長,一定程度推動低溫奶迅速發展。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下,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中國乳業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主要表現在:原料奶產量增長乏力,乳品產量增長放緩,中國奶價相對處于高奶價行列,原奶生產與乳品消費在地域、季節上不平衡的矛盾長期存在,乳品市場結構性與季節性過剩與短缺同時并存。
 
  過去五年,國內原奶供給年均增速大幅度低于消費增速。據預測,未來五年原奶供應增速仍遠遠趕不上消費增速。長期來看,國內生鮮乳供應將處于短缺狀態。
 
  史玉東建議,通過建立健全奶粉收儲機制、支持奶酪等深加工業務發展來調整產業結構,同時通過支持國內企業布局海外奶源,運用濃縮乳等新技術、實施奶粉儲備等措施,有效打破周期性與區域性制約,以保障國內乳業生產和市場的穩定發展。
 
 
 
      提升中國乳業國際話語權 構建產業發展強大優勢

  當前,中國乳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問題和艱巨挑戰,迫切需要政府、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
 
  在日益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下,要充分挖掘國內產業發展動能和潛力,充分利用國內乳品消費市場的體量優勢和轉型升級機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乳業在全球乳業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擴大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企業,蒙牛始終致力于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產業鏈競爭力,構建更穩固、更可控的全球產業鏈,積極參與國際共商共建,為中國奶業在世界上贏得更大話語權,科學開展海外資源、產能和市場布局,在關鍵技術領域持續攻關,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日期:2021-03-08
 
地區: 北京
行業: 飲料 乳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