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海東采取六項有效舉措 提升食品監管水平

   2020-07-31 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755
核心提示:近幾年,海東市場監管局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動,依法治理食品經營環節行業亂象,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經營帶來的各類風險隱患。采
近幾年,海東市場監管局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動,依法治理食品經營環節行業亂象,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經營帶來的各類風險隱患。采取“集中整治、監督抽檢、督導檢查、源頭管控、宣傳引導、社會共治”等有效舉措,提升市場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提高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識。


  ——以專項整治為抓手,逐一清除食品經營行業亂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海東市場監管局采取以“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分管領導嚴密部署、責任科室全面實施”的整治方式,圍繞“風險防控、隱患排查、問題整改、責任落實”的四條主線,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中型超市食品安全規范管理、農貿市場經營行為規范管理、食用農產品市場專項整治、畜禽肉及其制品市場專項整治、食品批發企業專項整治、面制品加工行業專項整治、治理保健食品行業亂象”等專項行動,切實解決了食品經營環節存在“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落實不到位、經營區域與生活區域未分開、部分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明、加工使用未經檢驗檢疫肉類、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以監督抽檢為平臺,及時發現各類食品安全隱患。自2018年以來,海東市場監管局為督促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倒逼作用,全面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一是實施科學檢測。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原則,確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行業、品種、批次等。制定年度食品安全抽檢計劃,按照“年計劃、月實施、周公示”的要求,按計劃開展抽檢檢驗工作。二是規范抽檢程序。為保證食品抽樣程序的合法性,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要求,由市、縣區執法監管人員、承檢單位抽樣人員共同完成食品抽樣工作。承檢單位抽樣清單和執法檢查現場記錄記載被抽樣單位名稱、樣品品種、數量、價格、進貨發票、抽檢基數等詳細情況,做到正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三是堅持問題導向。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以“發現問題、規避風險”為原則,針對生產加工過程中非法添加、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超標,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等突出問題,科學確定食品經營各環節抽檢比例。四是加強后續處理。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相關產品采取封存、下架、召回處理,并對不合格食品的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掌握問題產品的去向和庫存,制定具體整改措施,減少問題食品危害。同時,對抽檢結果通過市、縣區市場監管政務網站信息平臺公示,讓公眾及時了解食品抽檢檢驗信息,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五是強化風險監測。市、縣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廣泛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檢測與評估,增加問題食品抽樣檢驗的批次。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啟用統一配備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并依托農貿市場、大中型超市快檢室和縣區局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室,檢測食用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并在大中型超市開展“你送我檢”現場檢測工作,確保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以索取票證為依據,源頭把牢食品質量安全防線。為監督食品經營者執行落實食品及食品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有效保障經營的食品質量安全放心、來源合法可溯。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食品經營者執行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專項治理工作。一是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要求食品經營者執行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索取供貨方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或經營許可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和銷售發票或者銷售憑證;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及時核查處置臨近保質期食品,并對所處置的食品按臨近保質期降價銷售或下架銷毀處理;經營者根據所經營食品安全風險等級、食品保質期限確定定期自查頻次,并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查清原因、立即整改。二是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責任網格化、檢查格式化、管理痕跡化”專項治理工作模式,廣泛宣傳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督促轄區內食品經營者對照檢查食品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執行落實情況,對已責令改正、停業整頓的食品經營單位逐一復查,進行“回頭查看”。切實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及時消除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以督導檢查為保障,逐步規范行業食品經營行為。市、縣區局將督導檢查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舉措來抓,按照市局每季度督查、縣區局每月督查的定期督查制,由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督導檢查組,深入各市場監管所、經營戶之中開展督導檢查工作。通過“查看表冊臺賬、對照數據資料、走訪經營主體、實地檢查門店”等督查方式,了解工作進展,查找風險隱患,制定有效可行措施,解決各類疑難問題。市局先后十多次對四縣二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成效不明顯、隱患問題未解決、主要領導不重視等問題的縣區局進行了通報,并將通報抄送各縣區人民政府。各縣區局一把手局長、分管副局長親自帶領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經常深入一線開展督導檢查,督促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明確界定監管人員責任,及時解決各類疑難問題,全面保障所需整治資金。先后對整治措施不力、工作敷衍了事、問題食品依然存在、監管責任尚未到位的市場監管所要求限期補課,并下發了督導檢查意見書。


  ——以宣傳引導為契機,努力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了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市、縣區市場監管部門把宣傳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一項首要任務來抓,通過食品安全“五進”、上街咨詢服務、召開食品安全整治動員會、食品安全知識講座、舉辦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發布食品消費警示、公布投訴舉報電話等方式,利用電視、報刊、網站、手機食品經營戶群等媒介,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要性。市、縣區市場監管局適時撰寫報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先進經驗、有效舉措等內容工作信息,先后被青海日報、青海法制報、海東時報等報刊和中國食品輿情網、青海省政府網站、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網站、海東市政府網站采用,及時向廣大公眾和食品經營單位傳遞食品安全監管消息,釋放市場監管部門整治食品市場信號。尤其是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社火表演、采用農民摯愛的青海花兒宣傳食品安全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建章立制為依托,建立健全食品監管長效機制。


  按照“部門有效監管、行業規范自律、企業誠信經營、社會共同監督、群眾理性消費”的社會共治格局,促進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定期召開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城管等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加強合作會商和信息共享,及時研究處置突發事件和輿情熱點問題。二是發揮各行業協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功能,引導督促食品經營者依法依規、誠信自律。發揮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志愿者、義工等公益性隊伍的監督、宣傳作用。開展你舉報我查處、你點題我檢測、我宣傳你傳遞、我執法你參與“四個你我”活動,提高公眾滿意度。三是制定出臺各項食品安全管理規定。先后制定下發了《海東食用農產品準入制度》《海東食品藥品責任約談制度》《海東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規定》《海東食品批發企業規范管理操作指南》《海東食品批發企業市場準入標準》、海東面制品加工行業市場準入標準》等規范性文件,解決了食品經營行業規范管理、行政許可時無章可循的難題。



日期:2020-07-31
 
地區: 青海 海東地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