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低溫食品市場行情趨勢走向

?? 2018-10-19 757
核心提示:低溫食品市場行情趨勢走向是怎樣的,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食品消費方面,我們也更加趨向一種更加健康的方式。2016年,多數區域型乳業的銷售都遇到瓶頸,以常溫為主的區域型乳業都遇到了滯銷,而以低溫乳品為主的企業都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根本原因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

低溫食品市場行情趨勢走向是怎樣的,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食品消費方面,我們也更加趨向一種更加健康的方式。2016年,多數區域型乳業的銷售都遇到瓶頸,以常溫為主的區域型乳業都遇到了滯銷,而以低溫乳品為主的企業都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根本原因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

1、低溫乳品增長速度高于常溫乳品

國內乳業的大格局基本定型,伊利、蒙牛等品牌當前以常溫乳品為主,短期內不會改變,如果區域型乳企進行差異化的產品結構,完全可以和全國性品牌形成差異。尼爾森數據顯示,常溫液奶同比增長僅為6%,而低溫液奶增長達到23%,新數據(TYD)顯示,常溫液奶的增長為16.9%,而低溫巴氏奶的增長為21.9%,低溫酸奶的增長為21.8%。綜合來看,低溫乳品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常溫乳品。


2、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提升,促使低溫奶增長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曝光也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開始挑剔。在乳品行業中,近年來增長的較快的類別除低溫乳品外,還有高端的乳品,為什么價格高的產品消費者比較青睞,關鍵就是消費者感覺到放心,其背后的心理是高價的產品必定品質也不會差,對品質的關注,實質也是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關注。對于占乳品企業總量80%以上的區域型乳業來說,在常溫乳品的類別中,和伊利、蒙牛等品牌相比,無論是單品數量還是產品包裝形式,都無法超越。但在低溫乳品中,是完全可以超越這些品牌。在過去的近10年中,國內涌現出一批以低溫乳品為主的區域型企業,其通過精耕市場,不間斷的進行消費者新鮮教育(飲用新鮮乳品的好處),從而獲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并建立起銷售渠道的屏障。當地品牌更易和消費者建立起信任關系,特別是在低溫產品的“新鮮”訴求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

3、深耕區域市場形成消費壁壘

總體來看,區域型乳業在常溫無法參與競爭,唯有低溫才是出路,那低溫乳品中做什么,從市場趨勢和競爭差異化的角度來看,做巴氏奶和低溫酸奶是重要的出路。雖然一線品牌在全國的布局已經形成,從牧場到生產工廠,從渠道建設到市場推廣,雖然在資源上已經整合到位,但在單個市場的應變和快速反應上依然無法做到,大企業的管理層級較多,更多的市場操作層面的事情都交給經銷商來運作,這就導致無法深度服務消費者。而區域型乳品企業,工廠、牧場、渠道都在同一地區,綜合運營及市場反應能力都可以超越大型企業,需要做的就是持續的進行消費者教育,把低溫乳品的優勢講透徹,終讓消費者形成消費習慣。當消費者形成飲用低溫奶習慣的時候,市場的消費壁壘就形成了。


4、新鮮教育形成消費習慣,從而確立區域型企業的優勢

乳業的發展是隨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而改變的,初的需求是能夠喝上奶,隨著對乳品的認識的提升,喝上好奶成為關鍵,是不是價格高的牛奶就是好奶,也不見得,其實是有營養的奶才是好奶。低溫巴氏奶的營養價值高于常溫奶,這是學術界爭論多年的問題,雖無定論,但區域型乳業依然可以借用這個話題進行消費者教育。在過去的10年中,綠健乳業在地級市徐州能夠做到70份/天的訂戶量,福建長富也能夠做到70萬份/天等,這些企業依靠的就是差異化的宣傳、差異化的渠道模式,終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成長為當地乳業的龍頭老大。

中國乳業未來的增長方向,必定會從常溫乳品逐漸的轉向低溫乳品。在一線品牌由于企業體量較大而沒有轉過身來的空隙,正是區域型乳業快速發展的時候。

以上就是中國食品招商網小編為您介紹的低溫食品市場行情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
更多>同類百科
推薦圖文
推薦百科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