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空腹飲酒容易醉
空腹飲酒容易醉,這是一般常識。但是空腹飲酒對耐酒量大的人來說,它確實很過癮。亦就是說有些酒量大的人,常喜歡空腹飲酒,其實這是很有害的飲酒后,酒在胃內吸收15%20%,其余75%-80%在十二指腸、空腸內吸收。若空腹飲酒則酒對胃黏膜刺激很大。
在正常情況下,胃黏膜上附著一層胃黏液蛋白,是胃黏膜的主要保護屏障。
但是,當空腹飲酒后,酒可溶解胃黏液蛋白,使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同時當酒進入十二指腸后,很容易進入胰腺管,它可激活胰蛋白酶,因而在患有胰腺炎的病人中**不宜飲酒。就是以往沒有胰腺炎的人中,其中75%~80%的酒精在十二指腸與空腸亦很容易被吸收。一般來說,在飲酒后,5min內人的血液中開始有了酒精。
據報道在每100ml的血液中若有200~400mg酒精,即可產生中毒癥狀。若每100ml血有500mg以上的酒精時,則可產生嚴重的中毒癥狀,以至于**。當然空腹飲酒后,由于血內含酒量增加,首先對大腦影響很大,它可能達到**狀態。其次是肝臟、腎臟等不少內臟**受到損害。
曾有一個很有趣的報道:據說在日本有兩個人,一個叫石井次郎,一個叫大野伴睦,這兩個人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大野伴睦總是空腹飲酒;而石井次郎在飲酒時,總喜歡食大量的菜。結果大野伴睦因肝病早死,而石井次郎則84歲仍健在。
從以上的例子看,空腹飲酒與不是空腹飲酒,其結果大不一樣。因而,在飲酒時應事先吃一些東西如蛋糕等,在飲酒時應該邊飲邊吃些菜(如油質較大的食物更好)
為什么飲酒會醉
所謂醉酒,實則是酒精中毒在臨**很少發現飲葡萄酒與啤酒而中毒的,大都是飲用白酒而中毒。
醉酒往往是飲酒過量。但是,耐酒量是據個人的差異有很大差別,且飲酒過量而醉的,大部分是飲用白酒,而白酒含酒精量較葡萄酒、啤酒與黃酒為高。
大家知道,酒進入人體后,大部分在肝臟內**。所謂**就是通過氧化把酒精變成**。**再通過氧化而變成**,***后分解為二氧化碳(CO2),隨呼吸排出體外;另外就是水(H2O),經尿或汗液排出體外。這是正常的**功能,它不但對人無害,反而有益。
它可以使人產生興奮,加快血液循環,使人感到愉快。但是,酒內除含有乙醇外還有甲醇,尤其是質量差的酒,其甲醛含量亦高。除甲醛外還有**醇、醛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含量雖然很少,其毒性卻是很大的。其中甲醇的毒性特強,它可以損害視神經。醛類亦為**劑,對中樞神經有**作用,對眼結膜與呼吸道黏膜亦有刺激作用。
甲醛在體內被氧化為毒性較強的蟻酸。這種蟻酸在體內停留時間很長,從而造成人的沉醉不醒。乙醇(酒精)在人體內若量小則很快經肝臟**,*終變成水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若飲酒過量,則血內乙醇含量肯定**,這就是造成醉酒的物質基礎。醉酒的程度與血內的乙醇含量呈正比例,亦就是說血內乙醇含量愈多,其醉酒的程度亦深。
血中乙醇含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醉酒表現(請參考下表)
血中乙醇含量醉酒的表現
0.05%~0.1%由興奮轉入朦朧狀態
0.1%~0.2%話多,自制能力差,大腦神經受刺激
0.3%說話口齒不清,步態紊亂
0.4%
說話語無倫次,亂走,易摔倒
0.5%
大腦受刺激而麻痹,意識喪失,昏睡
0.6%~0.7%
麻痹、**
血內乙醇含量不是**的。過量飲酒,快飲則中毒可能性增加。若慢飲、少飲,且在飲酒時配一些菜(如豆制品、肉類、水果),適可而止的飲一點酒,肯定不會中毒。
但是,一定要記住:醉酒與飲酒的量、飲酒的速度呈正比例。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耐酒量因個人的差異而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