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2005體系與常規質量控制模式的區別

   2011-07-18 好食譜875
核心提示:1.常規質量控制模式運行特點對 于食品安全(FS)控制原有慣常做法是:監測生產設施運行與人員操作的情況,對成品進行抽樣檢驗,
 1.常規質量控制模式運行特點對 于食品安全(FS)控制原有慣常做法是:監測生產設施運行與人員操作的情況,對成品進行抽樣檢驗,包括理化、微生物、感官等指標。傳 統監控方式有以下不足: 
        (1)常用抽樣規則本身存在誤判風險,而且食品 涉及單個易變質生物體,樣本個體不均勻性十分突出,誤判風險難以預料; 
        (2)按數理統計為基礎的抽樣檢驗控制模式,必須做大量成品檢驗,費用高周 期長;
        (3)檢驗技術發展雖然很高,但可靠性仍是相對的;
        (4)消費者希望無污染的自然狀態的食品,檢測結果符合標準規定的危害[Hazard]物質 的限量不能消除對食品安全(FS)的疑慮。
         2.ISO22000-2005控制體系的特點
        ISO22000-2005作為科學的預防性食品安全(FS)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ISO22000-2005是預防性的食品安全(FS)保證體系,但它不是一個孤立的體系,必須建筑 在良好操作規范(GMP)和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的基礎上。 
        (2)每個ISO22000-2005計劃都反映了某種食品加工方法的專一特性,其重點在于預防,設計上防止危害[Hazard]進入食品。 
        (3)ISO22000-2005不是零風險體系,但使食品生產最大限度趨近于"零缺陷 "。可用于盡量減少食品安全(FS)危害[Hazard]的風險。
        (4)恰如其分的將食品安 全的責任首先歸于食品生產商及食品銷售商。 
        (5)ISO22000-2005強調加工過 程,需要工廠與政府的交流溝通。政府檢驗員通過確定危害[Hazard]是否正確的得到控制來驗證工廠ISO22000-2005實施情況。
        (6)克服傳統食品安全(FS)控制方法(現場檢查和成品測試)的缺陷,當政府將力 量集中于ISO22000-2005計劃制定和執行時,對食品安全(FS)的控制更加有效。
        (7) ISO22000-2005可使政府檢驗員將精力集中到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最易發生安全危害[Hazard]的環節上。 
        (8)ISO22000-2005概念可推廣延伸應用到食品質量的其它方面,控制各種食品缺陷。
        (9)ISO22000-2005有助于改善企業與政府、消費者的關系,樹立食品安全(FS)的信心。
        上述諸多特點根本在于ISO22000-2005是使食品生產廠或供應商從以最終產品檢驗 為主要基礎的控制觀念轉變為建立從收獲到消費,鑒別并控制潛在危害[Hazard],保證食品安全(FS)的全面控制系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質量管理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