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原創|全球主流國家和國際組織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中國

   2017-04-24 396
核心提示: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可能是因為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不當造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可能是因為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不當造成,也可能因為個人誤食引起。其致病因素包含細菌性、化學性、有毒動物、有毒動植物、真菌及毒素等。 
    食源性疾病已成為食品安全重要問題。我國爆發的食源性疾病嚴重危害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并影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根據WHO報告,全球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數占1/10。美國每年有1/6的人因為吃了被污染的食品而生病,加拿大每年患病人數達1/8。
 
    世界各國對此都非常重視,建立了對應的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食品伙伴網對各國的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進行簡單介紹。
 
    中國
 
    在我國,食源性疾病報告是食品安全法賦予衛生計生部門的重要法定職責。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國家監測計劃和地方監測方案,對食源性疾病進行監測。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制定食源性疾病報告相關技術規范,匯總分析全國食源性疾病信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處理相關技術規范,在傳染病或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處置中發現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司。
 
    2001年我國開始建立食源性疾病監測網,2010年全面啟動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對食品中的主要致病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O157: H7、單增李斯特菌和空腸彎曲菌進行連續主動監測。
 
    已完成構建和部署的監測系統包括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食源性疾病分子追溯網絡、食源性疾病爆發監測系統。
 
    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由遍布全國的哨點醫院構成,哨點醫院發現接收的病人屬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就會對癥狀、可疑食品、就餐史等相關信息進行詢問和記錄。
 
    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網絡主要由全國省級疾控中心和部分地級疾控中心構成,通過比對分析,找到不同病例之間、病例和食品之間的關聯,追溯污染源。
 
    食源性疾病爆發監測系統由全國的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構成,通過對已經發現的爆發事件進行調查和歸因分析,為政府制定、調整食品安全防控策略提供依據。
 
    國家衛生計生委每個季度發布食物中毒情況通報,具體的食源性疾病信息沒有公開。食品伙伴網信息服務事業部匯總了公開渠道的近三年食物中毒事件,共計833次,其中政府通報僅為75次,其余均為媒體報道。
 
    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http://111.203.7.140/
 
    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系統http://106.120.116.50:5555/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