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浙江省水產種苗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28號)(2015年修正本)

   2010-12-09 938
核心提示:(2001年4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28號公布 根據2005年11月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0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浙江省森林
(2001年4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28號公布 根據2005年11月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0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浙江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實施辦法〉等7件規章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5年1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1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浙江省煙草專賣管理辦法〉等23件規章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水產種苗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產種質資源,提高水產種苗質量,促進水產養(增)殖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以下簡稱《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水產種苗,是指用于繁育、增養殖(栽培)生產和科研實驗、觀賞的水產動植物的親本、稚體、幼體、受精卵、孢子及其遺傳育種材料。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水產種苗選育、生產、經營、使用和管理的單位、個人,必須遵守《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
 
  進出境水產種苗的檢驗、檢疫管理,按照有關動植物進出境檢驗、檢疫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產種苗工作。
 
  工商、動物檢疫、公安、質量技術監督、環境保護、水利、價格、海關、交通運輸等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水產種苗管理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水產種苗科學技術研究,支持種質資源保護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工作。
 
  第二章 種質資源保護
 
  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在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遺傳育種價值的水產種質資源的主要生長繁殖區域,建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未經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從事捕撈活動。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產種質資源及其生存、繁育水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
 
  禁止向水產種苗繁育水域排放污染物或者傾倒廢棄物,保持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漁業水質標準。
 
  第八條
 
  水產新品種,必須經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按照有關程序,報國務院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未經批準,不得推廣。
 
  第九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將可育的雜交個體、通過生物工程改變了遺傳性狀的個體及其后代,投入江河、湖泊、水庫、海域及其相通的水域。
 
  養殖可育的雜交個體、通過生物工程改變遺傳性狀的個體及其后代的場所,必須采取隔離措施,防止逃逸。
 
  第十條
 
  禁止捕撈漁業重點保護品種的幼體、親體和苗種。因科學研究、人工育苗等特殊情況確需捕撈的,必須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取得專項捕撈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捕撈。
 
  漁業重點保護的品種及其幼體、親體、苗種的規格,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漁業資源和生產情況,定期公布。
 
  第十一條
 
  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種苗的保護和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三章 生產、經營管理
 
  第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生產發展需要、各地自然條件和種質資源狀況,組織制定全省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規劃。
 
  第十三條
 
  水產種苗生產實行許可證制度,生產者自育、自用的除外。
 
  國家級原種場、良種場生產許可證的申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省級原種場、良種場的生產許可證,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發證,設區的市原種場、良種場的生產許可證,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發證,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苗種場的生產許可證,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發證,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生產許可證的核發、驗證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四條
 
  申領原種場、良種場生產許可證,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逐級審核同意后,由有核準發證權的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發證。
 
  申領苗種場生產許可證,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直接核準發證。
 
  審核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審核完畢;核準發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報材料之日起20日內核準發證;不予核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五條
 
  申領生產許可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生產場所,水源充足,水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ǘ┯蟹仙a水產種苗要求的儀器設備、設施、實驗室等生產條件;
 
  (三)有符合種質標準的水產種苗繁殖親本;
 
 ?。ㄋ模┯信c水產種苗生產相適應的專業技術隊伍,有合格的專職水產種苗檢驗人員。
 
  建立原種場、良種場還必須符合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制定的原、良種體系建設規劃的要求。
 
  水產種苗生產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六條
 
  生產許可證核定的場所、品種等重要事項發生改變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重新辦理審批發證手續。
 
  第十七條
 
  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不得買賣、出租和以其他形式轉讓,不得涂改、偽造、變造。
 
  第十八條
 
  水產種苗的生產,必須嚴格執行相應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檢驗、檢疫規程。
 
  第十九條
 
  水產種苗生產企業,必須建立技術資料和檔案的管理制度。親本引種時間、種源產地、使用年限、繁育、淘汰、更新等情況必須詳細記錄、存檔。
 
  原種場、良種場供應的親本、后備親本,必須附上有關的技術檔案資料。
 
  第二十條
 
  良種場、苗種場應當實行親本定期更換制度,確保親本質量。經濟雜交的親本必須是純系群體??捎碾s交親本及其苗種,不得作為繁育親本。
 
  第二十一條
 
  水產種苗的進口、出口,應當報省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二條
 
  經營的水產種苗,必須符合種苗質量標準,并附有質量合格證和標簽。經營水產種苗,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器具和方法。
 
  跨省經營的水產種苗,還必須依法檢疫合格,附有檢疫合格證。
 
  水產種苗的防疫、檢疫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第二十三條
 
  從事水產種苗質量檢驗的機構,應當依法具備相應的資質。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水產種苗質量和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權限履行職責,維護水產種苗生產、經營的正常秩序。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要求被檢查的單位、個人提供有關資料,并可進行查閱、復制,有權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檢查、抽樣。
 
  被檢查的單位、個人,必須如實提供有關文件、資料,并對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第二十六條
 
  種苗使用者因種苗質量遭受損失的,出售種苗的經營者應當賠償損失。經營者賠償后,屬于種子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責任的,經營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追償。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生產許可證從事水產種苗生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種苗和違法所得,并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二款、第九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秉公辦事,文明執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違反法定權限、程序和條件核準發證的;
 
 ?。ǘ┻`法進行監督檢查的;
 
 ?。ㄈ┻`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支持、包庇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的;
 
  (五)泄露生產、經營者技術秘密的;
 
 ?。┢渌?、法規、規章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原種,是指取自模式種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養殖、增殖生產的野生水生動、植物種,以及用于選育種的原始親本。
 
  本辦法所稱良種,是指生長快、肉質好、抗逆性強、性狀穩定和適應一定地區自然條件并用于養殖、增殖生產的水生動、植物種。
 
  本辦法所稱苗種,是指用于商品養殖、增殖生產的優良苗和種。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地區: 浙江
標簽: 漁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