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非主產區推動糧食產業興旺的建議收悉。經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國家慎重出臺最低收購價
2004年和2006年起,國家分別對稻谷、小麥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為穩定口糧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最低收購價格不斷提高,政策性收儲成為糧食購銷的主渠道,導致稻谷、小麥庫存高企,國內外價格倒掛,進口沖擊不斷加大,影響了糧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6年以來,為應對糧食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形勢,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以及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改變以往最低收購價“只升不降”的做法,合理確定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既保持了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又實現了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引導下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繼續穩定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靈活性,最終形成市場定價機制奠定基礎,并按照降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同步建立生產者補貼制度,穩定農民種糧收益預期。
二、關于強化糧食功能區的政策支持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重大舉措。我部認真落實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從劃定、建設、監管和政策等方面加力,確保“兩區”劃建合一、落實落地。一方面,完善制度。明確要求各地根據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糧食生產功能區保護相關制度,嚴格糧食生產功能區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管理,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另一方面,加大扶持。積極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同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中央轉移支付項目,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引導農民種好目標作物,穩住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種植面積。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提高糧食生產功能區綜合生產能力,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三、關于調整糧食產業的發展思路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部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提升糧食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一是加大優質品種選育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種源基礎。2017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修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國家級)》,改變過去以產量為核心的品種評判標準,將品種分為高產穩產品種、綠色優質品種、特殊類型品種三個類型,最大限度釋放種業創新活力,力求改變品質低檔品種多、高檔優質專用品種少的現狀,為育種創新指明了方向。同時,啟動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圍繞“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發展方向,以優質、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推進優質綠色種質創新、品種創新、技術創新,加快培育“優質高產、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耐鹽、適宜機械化”的新品種,推動品種更新換代。下一步,我部將組織科研、教學、推廣部門,以及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繼續加大優質品種選育和推廣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種源保障。二是加大基層農技推廣支持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針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人員不足、技術人員短缺、知識更新緩慢等問題,我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共同出臺政策措施,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全面實施農技推廣特崗計劃,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進入基層農技推廣服務站施展才華,著力解決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老齡化嚴重、專業結構不合理、服務能力不強和后繼乏人等突出問題,探索建立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人員更新長效機制。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制定下發《關于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的通知》,在全國貧困地區和其他有需要的地區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加快培養一支精準服務產業需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帶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服務力量。此外,探索農技人員在承擔公益性職責之外,通過提供增值服務獲取合理收益的機制,并將此寫入2018年中央1號文件。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科技支撐水平。三是加大農業品牌推廣宣傳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桿。我部從規范認證、試點示范、展示展銷、品牌傳播等方面層層推動,培育了一大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信譽可靠的農業品牌。開展品牌推選,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積極利用各類農業展會、品牌大會等平臺,開展品牌推選工作,先后推選出“2016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為做大做強農業特別是糧食品牌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強品牌推介,在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分別舉辦“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產品專場”“我為品牌農產品代言”“鄉人鄉味——全國品牌農產品推介活動”等大型公益活動,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展示農業發展成果和區域特色優勢農產品,社會反響強烈。加大推廣力度,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中國農業信息網等媒體,對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品牌典型范例進行宣傳報道,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2018年,我部組織編印《中國特色農產品精萃》口袋書,全面生動講述特色農業品牌故事,有力助推了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指導,強化品牌宣傳推廣,擴大品牌效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010-59193351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6日
代表建議辦理和答復征求意見表
建議編號
承辦單位
答復類別
總體意見
A、滿意 B、基本滿意 C、對辦理工作有不同意見
D、對辦理結果有不同意見 E、不滿意
(涉及C、D、E三種情況的,請代表提出具體意見)
具體情況
1.承辦單位辦理態度是否認真負責 □是 □否
2.承辦單位是否同代表溝通、聽取意見 □是 □否
3.承辦單位是否走訪代表或請代表參與調研座談等 □是 □否
4.承辦單位答復是否實事求是、明確具體 □是 □否
具體意見
代表簽名:
代表證號:
注:1.建議編號、承辦單位、答復類型由承辦單位填寫;總體意見、具體情況、具體意見由代表本人填寫。2.請代表本人簽名后,于收到答復一個月內(至遲不超過2019年11月11日)將此表反饋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聯系電話:010-63098126、83084693;傳真:010-83083936、63098413)。
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代表與選舉任免工作委員會(代表聯絡處),發展改革委、財政部。
您提出的關于非主產區推動糧食產業興旺的建議收悉。經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國家慎重出臺最低收購價
2004年和2006年起,國家分別對稻谷、小麥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為穩定口糧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最低收購價格不斷提高,政策性收儲成為糧食購銷的主渠道,導致稻谷、小麥庫存高企,國內外價格倒掛,進口沖擊不斷加大,影響了糧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6年以來,為應對糧食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形勢,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以及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改變以往最低收購價“只升不降”的做法,合理確定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水平,既保持了最低收購價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又實現了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引導下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繼續穩定最低收購價政策框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靈活性,最終形成市場定價機制奠定基礎,并按照降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同步建立生產者補貼制度,穩定農民種糧收益預期。
二、關于強化糧食功能區的政策支持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是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重大舉措。我部認真落實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從劃定、建設、監管和政策等方面加力,確保“兩區”劃建合一、落實落地。一方面,完善制度。明確要求各地根據農業法、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糧食生產功能區保護相關制度,嚴格糧食生產功能區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管理,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另一方面,加大扶持。積極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同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中央轉移支付項目,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引導農民種好目標作物,穩住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種植面積。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穩步提高糧食生產功能區綜合生產能力,夯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三、關于調整糧食產業的發展思路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部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提升糧食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一是加大優質品種選育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種源基礎。2017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修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國家級)》,改變過去以產量為核心的品種評判標準,將品種分為高產穩產品種、綠色優質品種、特殊類型品種三個類型,最大限度釋放種業創新活力,力求改變品質低檔品種多、高檔優質專用品種少的現狀,為育種創新指明了方向。同時,啟動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圍繞“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發展方向,以優質、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推進優質綠色種質創新、品種創新、技術創新,加快培育“優質高產、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耐鹽、適宜機械化”的新品種,推動品種更新換代。下一步,我部將組織科研、教學、推廣部門,以及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繼續加大優質品種選育和推廣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種源保障。二是加大基層農技推廣支持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針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人員不足、技術人員短缺、知識更新緩慢等問題,我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共同出臺政策措施,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全面實施農技推廣特崗計劃,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進入基層農技推廣服務站施展才華,著力解決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老齡化嚴重、專業結構不合理、服務能力不強和后繼乏人等突出問題,探索建立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人員更新長效機制。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制定下發《關于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的通知》,在全國貧困地區和其他有需要的地區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加快培養一支精準服務產業需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帶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服務力量。此外,探索農技人員在承擔公益性職責之外,通過提供增值服務獲取合理收益的機制,并將此寫入2018年中央1號文件。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科技支撐水平。三是加大農業品牌推廣宣傳力度,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桿。我部從規范認證、試點示范、展示展銷、品牌傳播等方面層層推動,培育了一大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信譽可靠的農業品牌。開展品牌推選,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積極利用各類農業展會、品牌大會等平臺,開展品牌推選工作,先后推選出“2016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為做大做強農業特別是糧食品牌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強品牌推介,在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分別舉辦“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產品專場”“我為品牌農產品代言”“鄉人鄉味——全國品牌農產品推介活動”等大型公益活動,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展示農業發展成果和區域特色優勢農產品,社會反響強烈。加大推廣力度,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中國農業信息網等媒體,對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品牌典型范例進行宣傳報道,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2018年,我部組織編印《中國特色農產品精萃》口袋書,全面生動講述特色農業品牌故事,有力助推了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指導,強化品牌宣傳推廣,擴大品牌效應,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010-59193351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6日
代表建議辦理和答復征求意見表
建議編號
承辦單位
答復類別
總體意見
A、滿意 B、基本滿意 C、對辦理工作有不同意見
D、對辦理結果有不同意見 E、不滿意
(涉及C、D、E三種情況的,請代表提出具體意見)
具體情況
1.承辦單位辦理態度是否認真負責 □是 □否
2.承辦單位是否同代表溝通、聽取意見 □是 □否
3.承辦單位是否走訪代表或請代表參與調研座談等 □是 □否
4.承辦單位答復是否實事求是、明確具體 □是 □否
具體意見
代表簽名:
代表證號:
注:1.建議編號、承辦單位、答復類型由承辦單位填寫;總體意見、具體情況、具體意見由代表本人填寫。2.請代表本人簽名后,于收到答復一個月內(至遲不超過2019年11月11日)將此表反饋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聯系電話:010-63098126、83084693;傳真:010-83083936、63098413)。
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代表與選舉任免工作委員會(代表聯絡處),發展改革委、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