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4898號建議的答復|關于加快制定高質量品牌農業規劃,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建議

   2019-08-14 445
核心提示:陳瑞愛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制定高質量品牌農業規劃,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商務部,現答復如下。一、關于
陳瑞愛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制定高質量品牌農業規劃,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商務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農業品牌頂層設計
 
    近年來,我部積極推動農業品牌建設,著力強化頂層設計,加快農業品牌制度建設。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召開了全國農業品牌推進大會,部署了新時期農業品牌重點工作,為農業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2018年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全面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印發了《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農市發〔2018〕3號),進一步明確了農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提出筑牢品牌發展基礎、構建農業品牌集群、完善品牌發展機制、挖掘品牌文化內涵、提升品牌營銷能力等5項主要任務,推動農業品牌科學、規范、可持續發展。2019年,推動開展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工作,為引領塑強中國農業品牌發揮積極作用。
 
    二、關于正確處理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的關系
 
    一是明晰政府在農業品牌建設中的職責定位。《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明確提出農業品牌建設要“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政府主要職責是加強政策引導、公共服務和監管保護,構建品牌制度體系,營造適于農業品牌發展的制度環境,讓市場主體在品牌建設中發揮主要作用。各地政府在規劃布局、培育引導、標準制定、設施建設、產銷對接、質量安全監管、市場行為規范等方面加大力度。二是以市場體系為依托加強農業品牌建設。2015年,我部印發《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提出構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全國性、區域性和田頭市場的三級產地市場體系”,創建農業優質品牌,“遵循市場為主、政府推動、各方參與原則,按照‘定位、塑造、宣傳、監管和保護’的思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進一步增強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已啟動建設洛川蘋果、牡丹江木耳等13個全國性農產品產地市場,這些市場充分發揮了農產品流通節點的重要作用,以市場促品牌,以品牌帶市場,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和農業品牌創建。三是以特優區為抓手塑強區域公用品牌。近年來,我部、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下簡稱“特優區”)創建工作,堅持將特優區創建與農業品牌建設相結合,提出“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區域公用品牌”。借助農交會、茶博會、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等平臺,政府搭臺,市場唱戲,舉辦了130多場特色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活動,增強了特優區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
 
    三、關于夯實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
 
    我部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從標準制修訂、追溯制度建設和追溯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強相關工作。一是加強農業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了農藥獸藥殘留限量和檢驗方法及屠宰畜禽檢驗規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飼料安全及檢驗方法農業國家標準、農業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截至目前,制定發布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4077項。二是加強追溯制度建設。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農質發〔2016〕8號),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試行)》等6項配套制度,指導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統一有序開展。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專用術語》《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識格式與編碼規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數據格式規范》等11項追溯技術標準。2018年10月,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定、農業展會等掛鉤的意見》(農質發〔2018〕10號),積極推進我部本級創建、認定、推選等工作與追溯掛鉤。三是加強國家追溯平臺建設。2017年7月,建成國家追溯平臺。2018年9月,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全面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通知》(農質發〔2018〕9號)和《國家追溯平臺運行技術指南(試行)》,舉辦9期培訓班,加強國家追溯平臺推廣應用。截至2019年4月底,全國共有10417家生產經營主體、2129家監管機構、625家檢測機構、661家執法機構已注冊使用國家追溯平臺,上傳數據5.3萬條。
 
    四、關于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近年來,我部與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支持其開展品牌建設。一是出臺支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在完善財政稅收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金融信貸服務、支持人才培養引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大資金支持。財政部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支持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著力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適度規模經營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運用轉移支付項目、部門預算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等產業化經營組織開展種養基地、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服務設施等建設,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壯大龍頭企業實力。三是加強主體培育。財政部著力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和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我部連續多年組織培訓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負責人,邀請證監會等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圍繞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政策進行專題授課,幫助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五、關于形成品牌發展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
 
    我部與財政部等部門著力從組織領導、資金支持等方面,強化農業品牌建設的激勵和保障機制。《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要求,各地要將品牌強農納入各級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各級農業部門要負責本地農業品牌建設和管理,制定實施方案,加快構建職責明確、協同配合、運作高效的工作機制,將農業品牌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考核任務。2018年,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30億元,支持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推行標準化生產,培育農產品品牌,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在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中,強調“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區域公用品牌”,同年通過“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安排1.6億元資金支持8個中國特優區建設。湖北、河北等11個省份共投入地方財政資金8.55億元支持特優區建設。2019年起,我部會同財政部加強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保護,將相關工作納入任務清單,通過指導性任務安排資金予以支持。
 
    六、關于提升品牌農產品流通效率
 
    我部與商務部等部門不斷健全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市場建設投入,推進農村和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促進品牌農產品高效順暢流通。一是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2015年,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提出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鼓勵創新、完善功能的原則,統籌規劃農產品市場布局。2015年,我部印發《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綱要》,推動完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2018年,商務部印發《關于開展農商互聯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關于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的通知》,我部印發《關于印發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實施方案的通知》,推進新時期農商互聯和產銷對接工作。二是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2014—2015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支持山西、內蒙古等15個省區開展跨區域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交通便利地區建設產地集配中心、農產品交易倉儲和冷鏈物流集散中心等設施。2016—2017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支持山東、河南等10個省份發展冷鏈物流。2014年以來,我部在河北、海南等10個省份支持建設了53個田頭市場示范點,著重改善基礎設施,規范建設標準,強化分等分級和商品化處理,推進農產品“出村進城”。三是加大市場建設資金支持。2018年,商務部會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開展流通領域重點合作項目推薦工作,發揮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統籌推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目前,已有32家全國公益性農產品示范市場、全國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企業獲得農業發展銀行累計111.94億元的政策性貸款支持。
 
    七、關于強化品牌宣傳推介
 
    近年來,我部積極開展農業品牌營銷推介,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農業展會和產銷對接活動,以區域公用品牌為重點,創新開展了省部長推介、名人公益推介以及“鄉人鄉味”農民推介等全國性農業品牌專場推介和首屆中國國際品牌農業發展高峰論壇等10余場品牌活動,精彩展示了我國農業品牌的創建成果。組織動員中央主流媒體,對農業品牌典型范例進行廣泛宣傳。2015年以來,連續兩年開展了“百個合作社百個農產品品牌”公益宣傳活動,對入選的合作社和農產品品牌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公益宣傳。組織編印了《中國特色農產品精萃》《百強品牌故事》等,為擴大農業品牌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八、關于積極開展品牌評估認定
 
    近年來,我部積極利用各類農業展會、品牌大會等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推選工作。2016年,推選出了“2016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2016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和“2016最具影響力30個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7年,推選了“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9年5月,啟動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建設工作,重點是制定農業品牌建設相關標準和制度規范,引領農業品牌健康可持續發展。下一步,我們將組織專家研究制定農業品牌評價標準和價值評估體系,塑強一批國家級農業品牌,實現品牌強農的目標。
 
    感謝您對“三農”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14日


 
標簽: 品牌 農業 規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