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四制一創建”活動 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德政辦字〔2007〕52號)

   2011-01-27 566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市場長效監管機制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市場長效監管機制,市政府確定在全市農村全面推行食品市場監管“四制一創建”(一戶多檔制,鄉鎮層面食品從業人員實名登記制,農村大集、廟會熟食證明登記制,散裝、裸裝食品標牌公示制,創建食品安全綠色社區、村鎮)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任務目標
 
  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市場準入制度,大力推廣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四制”:在農村食品經營業戶中推行“一戶多檔”制;在鄉鎮層面食品經營業戶中推行食品從業人員實名登記制;在鄉鎮、農村從事散(裸)裝食品銷售的食品經營業戶中推行食品標牌公示制;對農村大集(廟會)熟食經營戶實行證明登記制。2007年8月31日前,在全市農村實現“四制”工作的無縫隙覆蓋,在逐步建立長效機制的基礎上,開展創建“食品安全綠色社區(村鎮)”活動,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市場長效監管機制,保障農村食品消費安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明確職責
 
  (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抓好綜合監管工作
 
  加強對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四制一創建”工作實施的組織協調,發揮“食品安全協管站”的社會監督作用。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抓好“四制”的落實和日常監管工作1.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堅持先證后照的原則,依法查處無證照經營食品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各類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窩點。2.以工商所為單位,在轄區食品經營業戶中建立健全食品市場監管的四項制度,引導和監督食品經營者自覺落實“四制”及質量承諾、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3.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的監督檢查。以農村食品代銷店、農村大集、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加強對散(裸)裝食品、熟食制品的質量監督,建立健全三級檢測體系。充分發揮“兩站(消費者協會投訴站和12315申訴舉報聯絡站)”和食品安全保障監控點的社會作用。
 
  (三)衛生部門抓好衛生監管工作
 
  1.把好衛生許可關。依法加強對食品生產和經營業戶食品衛生許可證的審批和監管,把好食品人業人員和業戶的準入關口,及時為鄉鎮食品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查體,確保食品從業人員持證上崗。2.加強食品衛生的日常監管。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衛生監管檔案,重點加大對農村食品代銷店、散(裸)裝食品、農村大集熟食制品的衛生質量、衛生條件、衛生防護措施的監管。
 
  (四)質監部門抓好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監管工作
 
  1.把好生產主體許可關。重點加強對散(裸)裝食品及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和工具生產許可證的管理。堅決打擊食品加工黑窩點,以及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2.完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提高食品品種的抽查頻率和覆蓋面,重點檢查食品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食品生產較為集中地區、城鄉結合區、農村以及邊遠地區。
 
  (五)農業部門抓好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把關工作
 
  抓好主要農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搞好“三品”認證,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加大對農村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力度。
 
  (六)財貿、畜牧部門抓好畜禽屠宰、檢疫監管工作
 
  抓好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鄉鎮動物防疫專業隊伍規模,加強對畜禽養殖場、農村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的畜禽檢疫。進一步強化對畜禽的屠宰監管,積極推進生豬定點屠宰工作,嚴厲查處和打擊私屠濫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的違法行為。
 
  (七)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抓好“一創建”工作
 
  指導農產品綠色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指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健全質量檢驗制度;指導食品經營業戶自覺落實“四制”等各項自律制度;增強食品生產經營業戶食品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發揮村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等社會監督網絡的作用,實現轄區經營、消費環境的誠實守信、和諧有序。
 
  三、加強領導
 
  開展“四制一創建”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推進。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建立健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發生農村食品安全事故,以致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