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54, 65, 173);">食品論壇網友以自身經歷來和大家聊聊她所了解的公共營養師和注冊營養師。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大的層面我就不說了,公共營養師和注冊營養師(簡稱“RD”)的建立初衷和歷史發展都能在網上查得到。今天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下我所了解的它們。
初期的公共營養師,還相對嚴格,報的人比較少,后來越來越多,大部分都是食品專業的學生,大概是大家都覺得含金量高,多考一個證多一條出路。在我報考的那一年,還算有一些限制,例如專業限制,據說有一些藥學專業和生物專業的學生都不能報考。
我還記得當初考試時記錯了交卷時間,非選擇題的那科提前了半個多小時作答完畢,可以說是整個考場最早搞掂的人了,因為大家都還在奮筆疾書,最后分數還不錯,90多。后來,遇到越來越多的事,讓我越發覺得這個證真的“很水”,下面挑幾件印象深刻的說說:
1、考試當天,因為提前交卷,出門后就莫名其妙地被機構的教師罵我早出來,后來上廁所,又碰到了拿著手機匆匆忙忙的同學——后來才知道,怪不得不讓提前交卷,因為機構的人在最后半小時給考生傳答案!
2、畢業時舍友的男友(食品專業)考公共營養師,本來機構打算給他們傳答案,結果那一屆太嚴,卡住了,大半個班的人都不及格。
3、第一份正式工作,外省的同事(食品專業)說她考這個證的時候,是整班人抄著過的,監考老師不管。另外,她前一份工作還是某省某重點醫院附屬月子中心的營養師,畢業就上崗了,在醫院配的月子餐也就是隨便搭配一下而已,沒啥含金量。
4、上一份短暫的坑爹工作,在某上市公司任職,需要定時到旗下的會所指導。有一次陪同負責人面試一個廚師,居然也有高級公共營養師證(三級),學歷不超過專科,資歷是數年的廚師,他很老實地說因為考二級要寫論文,他就沒繼續考。然而,作為一個營養師,他居然不會基礎配餐以及一些飲食常識,想跳槽是因為上一家會所沒有一個學醫學的營養師坐鎮,配餐是由店長自己隨意排序的,被客人投訴過不止一次,他感到“不踏實”,怕“出事情”,所以另謀出路。他帶來的該會所的“重要”菜單我還看過,基本就是5天輪一轉,屬于很傳統、不科學的臺式XX飲食,也就是大量的內臟、豬蹄、藥材和酒。
5、全班第一,考試能拿一等獎學金的同學,當年也考了營養師,畢業數年后打算轉換工作方向(本來是食品質檢相關),從自己配餐開始,朋友圈發發照片,食物顏色漂亮,但搭配不合理,華而不實體現不出專業水準。經提點后同學表示實操要加強,但多考個證(二級)問題應該不大,畢竟是學霸。
6、現在的同事,從畢業起就從事與食品行業無關的工作,因興趣愛好考了公共營養師證。她是一個很愛孩子的媽咪,但也會看很多未經過濾的不靠譜健康信息,然后:
——每天早上都讓她的小孩先喝一杯鹽水再去幼兒園;
——覺得市售的果汁都不健康而在家給孩子自制果汁(完全隔渣的甜果汁);
——認為糖果不健康,給孩子買進口的肝油丸解饞(和魚肝油一點關系也沒有,配料排名前兩位都是糖,只是一種強化了某些維生素的糖果);
——平時用紅糖和黑糖泡茶只為養生,把燉了8小時的濃縮蜂蜜檸檬視作養身珍寶,咳嗽的時候先不吃藥,買枇杷來止咳。
…………
其實,如果只是因為喜歡而吃,那無可厚非,但如果是為了養生而養生,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總之,她也是食品專業的通過了營養師考核的“專業人士”,但在生活中幾乎也踏遍了傳統的養生誤區。
“見識”了如此種種,迫使我很想和這些人區分開來,那時打算考二級營養師充實自我(廣東省通過率較低,20%以下,還需要寫論文和答辯,多少能擋住一部分想隨便考的人),便和舍友一起報了名。那年考試的時間和婚期想撞,所以我延后了一年的學習。舍友去上了幾節課,后來跟我說沒想到都要考二級了,同班的“同學”居然也是魚龍混雜的,感覺什么社會人士都有,素質參差不齊。
數月后,公共營養師證在考試前被取消了。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我覺得這個證取消得真好,因為在各種意義上,公共營養師已經被利益至上的機構和從業者“搞臭”了。另外,這個也是為什么,當有什么都不懂的壇友詢問要不要考營養師(無論哪種)的時候,我都會建議不要亂考——見識過這行的不規范,“過來人”是不太希望沒有足夠熱情和專業素養的人去從事這項工作的。我們班當初考這個證的人十有七八,最后能用上的,不過二三。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227, 108, 9);">最后,有兩點還是要提一下的: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227, 108, 9);">一、公共營養師證雖然門檻低,水分大,但不代表考了這個證的從業者都很水,關鍵還是看人。畢竟,就考試而言,靠自己實力考過的和靠作弊考過的不一樣;就從業態度而言,不斷學習自我增值的和靠著頭銜混飯吃的也不一樣。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227, 108, 9);">二、營養師證有很多種(衛計委還有營養師職稱考試,如臨床營養師),取消公共營養師證,不代表營養師這個職業不重要,反而意味著不需要強制持證上崗,當然企業還是可以挑選持證的人,以此作為門檻之一。
首先,對RD真正感興趣的,建議先到中國營養學會官網把相關文件都看完,做一個基本了解,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做伸手黨——伸手黨永遠不受歡迎。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49, 133, 155);">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49, 133, 155);">http://www.cnsoc.org/Index.html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49, 133, 155);">注冊營養師官網: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49, 133, 155);">http://www.crdietitian.org/
其次,當把各種官方文件都看完之后,大部分人都能“心里有數”。很多沒準備的人在糾結考RD有沒有用,不如先擔心自己夠不夠資格考,能不能考過——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提供的數據,去年的RD考試,全國的通過率僅36%,最高分僅79分,最低分26.5分,平均分58.4分(60分為及格)。
需要說明的是,RD的報考門檻比公共營養師高得多,非相關專業并且達到相關條件的根本就不能報考。首批參與考試的人里面,大部分都是食品或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包括醫院的臨床營養師、醫生、在校的博士、教師、企業的研發人員和在職營養師等,至于考試內容,范圍廣且詳細,大家考過了,都說——難!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無論是報考資格還是考試難度,RD都和曾經的公共營養師拉開了不少差距,“阻斷”了一大批投機取巧的人,同時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有志之士爭先報考。按營養學會的話,今年RD的報名相當火爆,堪比春運搶票。為什么這個貌似不是“政府或法律法規認可”的RD能吸引那么多相關人士?
大道理我就不講了,什么中國營養學會怎么權威歷史怎么悠久這些網上能找到的內容我也不重復提及。這里說一個現實問題,很多時候,在營養行業,從業者需要一個“title”去證明自我,醫院的營養醫師自不必說,本來的title(如“某某某三甲醫院營養科XXX”)就夠用了。但很多企業和單位的營養師,也是需要一些資質(如學歷、項目經驗、職稱、考證、獲獎情況等)來證明自己以及凸顯身份,好讓客戶、患者和聽眾信服自己的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在RD出臺之前,有不少的營養師會不斷向上考二級乃至一級的證(一級的證不普及,只有固定考點可以考),來讓自己獲得更高的競爭力。
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板,在同等條件下,我會更愿意聘請有更多“職業/技術證明”的人。但所謂“同人不同命”,大家都在相關行業,有的人是211、985的學生,有的人是研究生、博士,有的人有海外留學經驗,有的人是在醫院、高校、機關工作的“職工”……但有更多的人,只是普通的本科生,甚至專科生,希望在這個行業發光發熱,但無高級學歷等等的加成,想證明自己,很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參加類似RD的考核,只要有資格考,說不定就考到了呢?
說到報考資格的問題,有的人說修學分那里要重新參考培訓很坑爹,擔心和以往很水的培訓經歷一樣,這個我沒參加不好說,但我知道學分不夠工作年限來湊。RD的話,學分不夠但從事營養及相關工作滿5年也是可以報考的(目前還可以,以后就不清楚啦)。
營養學會有個“注冊營養師水平評價考試報名資格自測”: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49, 133, 155);">https://www.wjx.cn/jq/16722682.aspx
感興趣的可以去測一下,有信心又有熱情的就勇敢地前進吧。
雖然我隨時都有換工作和轉行的打算,但還是會下意識留意著食品和營養行業的相關動態,畢竟“吃喝”可是人生大事~一輩子很長很長,理想狀態下是“行業在發展,自己在進步”,然而以后的事誰也說不準,但如果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的話,那么就沒必要嘗試“踏進泥坑不得志”的滋味了,不是嗎?
食品論壇網友原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