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食品防護計劃概念
食品防護著重于保護食品供應,防止其遭遇到人為蓄意破壞或污染,這些蓄意的污染通過人為的一系列化學、生物制劑或者是其他有害物質來對人們造成傷害。這些制劑包括一些非天然存在的物質或者是常規不檢測的物質。攻擊者的目標可能是殺人或者是擾亂經濟。這種蓄意的行為通常是不合常理的而且是很難預測的。
1.2 建立食品防護計劃的目的
食品防護計劃能夠幫助企業把其食品受到蓄意污染或破壞的危險降到最小,提高了企業對此事件的應對能力。這個計劃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當的,尤其在對緊急事件的處理時更顯其重要性。在危險情況下,企業面臨的壓力大于企業為員工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為顧客提供有質量保證的產品,從而保障顧客、員工、企業的利益。
二、食品安全防護小組成員及其職責
目前國際貿易壁壘頻繁,制定食品防護計劃、確保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食品防護體系更顯得迫切、重要。為保證食品防護計劃順利建立、保持和運行,現決定成立以倪德帥為組長的食品防護計劃小組。
2.1 食品防護小組構架圖
略
2.2 食品防護小組人員職責
略
三、工廠食品安全評估及防護計劃
3.1外部安全
3.1.1 工廠在建筑物外部有哪些適當的食品安全防護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廠區能否確保阻止未經許可人員的進入(例如:通過大門、翻墻、出入通道) | 是 | 1.安保人員對每個進出工廠大門人員進行胸牌識別,做好出入登記。 2.安保人員24小時隊廠區進行不間斷巡邏。 3.定期對安保工作進行考核 |
在夜晚或是光線不好的陰雨天對工廠的照明有影響 | 否 | 1.廠區道路照明設備保持完好,若有損壞及時維修。 2.車間內照明設備保持完好,若有損壞及時維修,并按規定照明。 |
員工通道及應急通道的各個們上鎖問題 | 否 | 對車間的所有門及倉庫、冷藏庫上鎖 |
3.1.2 鎖、封條等裝置能否確保在不經人看守的情況下(例如下班后、節假日)防止未經許可人員的進入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大門和外部通道 | 否 | 全天24小時值班(無節假日) |
窗戶 | 否 | 由使用人員負責關閉上鎖、保衛科負責檢查 |
公司的車 | 否 | 由專責司機負責管理 |
3.1.3 工廠是否對進入工廠或暫停在工廠的人員或車輛進行食品防護程序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外來人員的身份及來廠目的,外來車輛來廠的目的 | 是 | 保衛科接到外來人員或車輛進廠許可通知后,進行身份證檢查登記、車輛的車號及司機身份登記,并由相關負責人負責接送及陪同,由辦公室負責記錄。 |
3.2 內部安全
3.2.1 在企業內部是否有食品防護措施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所有受限區域(即:只有被授權的員工才能進入的區域)有明顯的標識 | 否 | 工廠車間、相關限制區域必須有明顯的標識;未經相關負責人允許不得擅自進入,進入人員必須進行登記 |
參觀者、客人和其他非雇傭人員(例如維修承包商、卡車司機等)被限制在非產品區域,是否除非有被授權員工的陪同才能進入其他區域 | 是 | 1.外來人員進入生產區域必須經過部門負責人的允許,員工不得擅自放行。 2.進入生產區域外來人員必須遵守公司相關規定并登記 3.外來人員進入生產車間不得拍照和攜帶物品進入 4.外來人員進入車間必須由相關人員陪同 |
當地執法機構(包括消防部門)是否有工廠的布局圖最新版本 | 否 | 提供工廠整體和各車間布局圖;規定如有更改及時提供給相關機構 |
車間內的消毒劑、清潔劑存放場所 | 否 | 車間內的消毒劑、清潔劑存放在專門的場所,并由相關人員嚴格管理 |
對廁所、更衣室物柜、儲存區域的檢查已排除可疑包裹的程序 | 是 | 有保衛科組織人員定期檢查規定造成隱患的區域 |
定期盤點潛在的危險性工器具(如刀具、剪子等)的數量 | 否 | 各車間生產工器具必須堅持每天盤點并統一回收保管 |
通風系統的構造方式是否能達到快速隔離受污染的區域或房間 | 是 | 黑豆加工車間排氣扇區域需24小時值班巡視,通風和隔離設施必須完好,防止異物進入 |
工廠對電和火的安全控制 | 否 | 1.對工廠內部的電源以及用電設施進行標明上鎖 2.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確定是否有效 3.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及演練 |
3.3 加工安全
工廠的加工過程采用了那些食品防護程序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工廠的原料入口、加工車間、包裝室及成品存放的區域管理 | 是 | 1.工廠不同時加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 2.不同區域的加工人員(如蘇子葉清洗人員和蘇子葉包裝人員)有不同顏色的工作服區別 3.對每個加工車間進行大門隔離并標識區分 |
加工人員進入生產車間的衛生檢查 | 否 | 1.加工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明 2.由專門負責人對進入車間加工人員進行衛生檢查(禁止化妝、佩戴首飾),洗手消毒程序 |
保持的記錄能不能夠便于向前向后追溯 | 否 | 按《產品科追溯性操作規程》執行 |
3.4 儲存安全
3.4.1 工廠儲存區域的食品防護措施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進出儲存區域的人員和物品(包括原料、輔料、包裝材料、成品等) | 是 | 1.授權員工方可進入儲存區域 2.建立出人庫人員及物品登記臺帳 3.及時對儲存區域的門和窗戶上鎖 |
儲存區域的衛生和貨物存放檢查 | 否 | 定期對儲存區域的衛生和貨物存放進行檢查并記錄 |
3.4.2 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品(如工業化學品、清潔用品、殺蟲劑、消毒殺菌劑、消毒劑)的食品防護措施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品(如工業化學品、清潔用品、殺蟲劑、消毒殺菌劑、消毒劑)的存取 | 是 | 1.設立毒有害物質、化學品專用倉庫,由專職人員存取并做好相關記錄 2.明確標識 3.對車間工具消毒做好領用臺帳和消毒記錄 |
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品如有不符能否快速查出 | 否 | 由專職人員明確標示數量、成分、濃度、廠家、出廠日期等 |
對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品的儲存要求 | 否 | 按照相關標準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通風 |
3.5 運輸和接收的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運送原料、成品或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材料車輛,在其裝貨或卸貨時是否受到監控 | 是 | 1.公司自有的貨車實行司機管理,對每次裝貨或卸貨必須注明貨物的數量、批次等 2.對外來車輛進行封閉式管理,禁止未經許可的人接近,由保衛科對外來車輛進行登記,未經授權的車輛禁止入廠 3.外來車輛司機必須有相關陪同人員方可在廠區活動 |
發運貨物的檢查 | 否 | 對每次發貨的集裝箱進行檢查,核對集裝箱箱號,裝完貨后由專責人員對集裝箱上鎖,并做發貨記錄 |
非工作時間的來貨 | 否 | 在非工作時間達到的貨物未經接貨人的確認不準進廠驗收 |
檢查原輔料及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貨物是否遭到了有無蓄意破壞和污染的痕跡 | 否 | 按《原輔料驗收程序》執行,對每批貨物都進行驗收檢驗并記錄 |
對退運產品的驗收 | 否 | 執行產品溯源代碼的追溯 |
3.6 水的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生產加工用水的定期檢測 | 否 | 工廠對生產加工用水做一年兩次的水質檢測,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
水源地的管理(井水) | 是 | 建立全封閉的井水水房,由專人管理,禁止一切污染物接近 |
生產加工用水的管道檢查 | 是 | 定期對用水管道進行檢查、維護、維修,確保水的安全使用 |
3.7 人員的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對所有的將要在敏感的操作線上工作的雇員(包括長期的和臨時的)的背景調查 | 是 | 對關鍵崗位員工執行背景調查并記錄 |
對所有的工廠員工的安全程序培訓 | 否 | 由公司食品安全防護小組組織并對工廠員工進行培訓(每月一次)、考核 |
廠區內識別所有員工、參觀者、承包商(建筑工人、維修人員、外來司機) | 否 | 對不同的加工員工穿不同顏色的工作服,外來人員佩戴標示卡 |
員工的個人存物柜 | 否 | 由專責人員檢查記錄 |
對訪問人員的進出區域、攜帶物品等進行檢查 | 否 | 對外訪人員由接領人負責接待,攜帶物品由專責人員保管,禁止拍照 |
與員工交流,聽取意見 | 否 | 每周一開例會 |
3.8 信息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公司經營相關的數據及客戶資料、成本報價、生產工藝、原料單價、庫存、人事變動、策略調整等安全保管 | 否 | 1.設立知悉權限 2.電子文件加密保存、書面文件不置于公開場所且知悉內容不對無崗位人員、公司外人員傳播 |
3.9 供應鏈的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工廠加工使用的原輔料、包裝材料等的供貨商 | 否 | 1.供貨商的食品防護體系按公司要求建立 2.在協議單上加注:食品安全防護責任約定 |
3.10 實驗室的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實驗室的位置以及實驗室的管理 | 是 | 1.實驗室的位置與工廠的生產加工區域和物品存放區域有隔離 2.實驗室建立專職人員負責,未經授權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
用于化驗的各種試劑藥品特別是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管理 | 否 | 由實驗室專職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建立核銷臺賬記錄,對過期的藥品處理符合食品防護要求 |
3.11 其他安全
評估內容 | 是否是薄弱環節 | 計劃及控制措施 |
對建立溯源和召回制度 | 否 | 按產品可追溯性操作程序,對每批產品都標記有溯源代碼,由生產科與辦公室做好相關記錄 |
4.1 食品防護計劃人員培訓
食品防護計劃小組人員在食品防護體系建立時進行統一培訓,之后每年的培訓不少于兩次。
食品防護意識培訓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員工知道他們在食品防護計劃方面的職責。培訓應該強調出入控制程序,出入限制區域,保護關鍵成分和報告可以行動的程序,理解蓄意摻雜污染的危險和可能得后果,將有助于員工實施預防性措施的一致性,提高計劃的效率。獎勵發展“鄰里監督”的概念,員工可以成為企業的“眼睛和耳朵”,有助于企業的壯大和發展。
4.2 食品防護體系評估
食品防護體系由食品防護計劃小組進行評估,把評估完成后的結果作為公司重大事件進行開會研究,對不是薄弱環節的評估我們要保持下去,并進一步完善;
對是薄弱環節的評估我們要開會重視,并做好防護計劃,對計劃認真執行,確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4.3 食品防護計劃的實施
公司定于每個季度進行一次或多次演練以驗證計劃地有效性。
某些檢驗或演練可以包括檢查將要上鎖的入口的狀態;
通過攜帶個人物品進入生產區域的方法來核實是否存在員工管理失控;
檢查是否保存有毒有害物質庫存記錄等等。
將演練的結果做好記錄,列出糾正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4.4 食品防護計劃的評估和修訂
公司在必要時,至少每年一次的針對計劃進行審核并修訂。對加工工藝有所變動的時候、某些條件的改變和添加新的生產設備、更換供應商等等的時候,對計劃進行審核并修訂。
五、緊急事件聯系人及電話
姓名或組織 | 電話 |
工廠緊急聯系人1: |
|
工廠緊急聯系人2: |
|
派出所 |
|
市場監督管理局 |
|
醫院 |
|
| |
六、相關程序及記錄
食品防護計劃演練記錄表
日期 | 測試區域 | 結果 | 簽名 | 糾正措施 | 糾正日期 | 簽名 |
食品防護計劃變更評審表
日期 | 變更原因 | 審核確認 |
食品防護月檢查表 | |||
序號 | 內容 | 正常 | 異常 |
1 | 圍墻是否有損壞或人為破壞的痕跡 | ||
2 | 檢查飲用水的管道有無遭到蓄意破壞 | ||
3 | 檢查非飲用水的管道有無遭到蓄意破壞 | ||
4 | 車間的墻面、地面、窗戶和照明設施有無損壞的痕跡 | ||
5 | 危險工具的盤點數量是否異常 | ||
6 | 工廠中安全/敏感區域的鑰匙的盤點數量是否異常 | ||
7 | 收貨月臺檢查原料、配料和成品貨物有無蓄意破外的痕跡 | ||
8 | 儲存設施(包括臨時性的儲存車輛)是否異常 | ||
9 | 有毒有害物質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監控 | ||
10 | 成品庫存清單與實際庫存的一致性,是否有無理由的增加或減少 | ||
11 | 運輸車輛檢查 |
檢查人員: 檢查日期:
審核人員: 審核日期:
食品防護關鍵部位月檢查表
是 | 否 | N/A | |
是否有指定的人員或小組來完成、管理和更新食品防護計劃? | |||
是否有適當的人員經過食品防護培訓? | |||
是否進行了定期食品防護演練? | |||
食品防護計劃是否進行定期審核(或在必要時進行修改)? | |||
食品防護計劃的細節是否保密? | |||
是否定期檢查并更新聯系信息? | |||
企業的其他人員是否已經開始聯絡這些有關的管理機構? | |||
計劃中是否包括針對產品污染威脅的反應程序? | |||
計劃中是否詳細的寫入了針對產品污染實際事件的反應程序? | |||
計劃中是否包括確保摻假的或潛在有害的產品在工廠中得到控制的程序? | |||
是否鼓勵員工匯報可能發生產品污染、陌生的或可疑的人員出現在工廠或食品防護系統的中斷的現象? | |||
計劃中是否包括疏散程序? | |||
在緊急事件發生時,是否有僅允許授權人員進入工廠的程序? | |||
工廠是否具有文件化的產品召回計劃?這份計劃應該經常更新,并且保證召回產品的隔離和恰當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