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季度,寧夏自治區共完成并公布監督抽檢食品樣品3363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1642批次),共發現不合格樣品25批次,不合格項目28項次,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9.26%。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飲料不合格較多,分別檢出7批次不合格產品。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見附件。
一、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7項次食品微生物污染問題,占不合格項目數的25%,主要是蜂產品、飲料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項目檢測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原料、水源帶入;殺菌不徹底,殺菌后二次污染;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包裝材料不達標;包裝不嚴密;生產工藝達不到商業無菌的標準要求;生產過程中工藝控制不嚴;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儲存運輸不當等。
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8項次食品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項目數的28.57%,主要是肉制品、方便食品、蔬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糖精鈉(以糖精計)、鋁的殘留量、亞硫酸鹽(以SO2計)等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原因可能是違規使用硫磺、亞硫酸鹽、焦亞硫酸鹽等含硫添加劑;違規使用含鋁添加劑;過程控制不嚴或超限量使用;原料帶入;使用硫磺熏過的原料也可能帶入二氧化硫;企業為延長產品的保質期超限量使用防腐劑;也存在因不熟悉食品安全標準、工藝水平把關不嚴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況。
三、品質指標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5項次品質指標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7.86%,主要是調味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酸價、酸值(以 KOH 計)等項目檢測不合格。原因可能是過程控制不嚴;包裝不嚴密;原料質量不合格;儲藏不當等原因造成。
四、污染物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3項次其他污染物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0.72%,主要是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檢出苯并芘超標。原因可能是原料在初加工過程中炒制溫度過高等原因造成。
五、農藥殘留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1項次食品農藥殘留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3.57%,主要是食用農產品中檢出乙酰甲胺磷超標。原因可能是種植過程違規使用。
六、功效及標志性成分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4項次食品功效及標志性成分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4.29%,主要是飲料中亞麻酸、花生酸+山崳酸、亞油酸、油酸等項目檢測不合格。亞麻酸是一種脂肪酸,多存在于綠色植物中,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有利于提高智力,保持大腦健康并促進大腦發育,有益于增強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如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素。 花生酸又名二十烷酸 ,是花生、蔬菜和魚油中含有的一種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因人體自身無法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須從食物中獲得,故亞油酸被稱為是一種必需脂肪酸。油酸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天然油酸都是順式結構 ,對軟化血管有一定效果,在人和動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我局已責成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采取措施依法查處,并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消除隱患。同時,加大跟蹤抽檢力度,第一時間發布監督抽檢結果,進行風險解讀和消費提示,方便消費者選擇和監督。
附件:2018年第三季度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匯總表
日期:2018-10-19
一、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7項次食品微生物污染問題,占不合格項目數的25%,主要是蜂產品、飲料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項目檢測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原料、水源帶入;殺菌不徹底,殺菌后二次污染;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包裝材料不達標;包裝不嚴密;生產工藝達不到商業無菌的標準要求;生產過程中工藝控制不嚴;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儲存運輸不當等。
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8項次食品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項目數的28.57%,主要是肉制品、方便食品、蔬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糖精鈉(以糖精計)、鋁的殘留量、亞硫酸鹽(以SO2計)等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原因可能是違規使用硫磺、亞硫酸鹽、焦亞硫酸鹽等含硫添加劑;違規使用含鋁添加劑;過程控制不嚴或超限量使用;原料帶入;使用硫磺熏過的原料也可能帶入二氧化硫;企業為延長產品的保質期超限量使用防腐劑;也存在因不熟悉食品安全標準、工藝水平把關不嚴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況。
三、品質指標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5項次品質指標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7.86%,主要是調味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酸價、酸值(以 KOH 計)等項目檢測不合格。原因可能是過程控制不嚴;包裝不嚴密;原料質量不合格;儲藏不當等原因造成。
四、污染物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3項次其他污染物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0.72%,主要是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中檢出苯并芘超標。原因可能是原料在初加工過程中炒制溫度過高等原因造成。
五、農藥殘留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1項次食品農藥殘留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3.57%,主要是食用農產品中檢出乙酰甲胺磷超標。原因可能是種植過程違規使用。
六、功效及標志性成分
第三季度監督抽檢發現4項次食品功效及標志性成分不符合要求,占不合格項目數的14.29%,主要是飲料中亞麻酸、花生酸+山崳酸、亞油酸、油酸等項目檢測不合格。亞麻酸是一種脂肪酸,多存在于綠色植物中,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有利于提高智力,保持大腦健康并促進大腦發育,有益于增強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如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素。 花生酸又名二十烷酸 ,是花生、蔬菜和魚油中含有的一種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因人體自身無法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須從食物中獲得,故亞油酸被稱為是一種必需脂肪酸。油酸是一種單不飽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動植物體內,天然油酸都是順式結構 ,對軟化血管有一定效果,在人和動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我局已責成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采取措施依法查處,并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消除隱患。同時,加大跟蹤抽檢力度,第一時間發布監督抽檢結果,進行風險解讀和消費提示,方便消費者選擇和監督。
附件:2018年第三季度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匯總表
序號 | 食品種類 | 樣品抽檢 | 合格樣品 | 不合格樣品 | 樣品 |
數量/批次 | 數量/批次 | 數量/批次 | 合格率 | ||
1 | 糧食加工品 | 167 | 167 | 0 | 100% |
2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 272 | 265 | 7 | 97.43% |
3 | 調味品 | 57 | 56 | 1 | 98.25% |
4 | 肉制品 | 8 | 7 | 1 | 87.50% |
5 | 乳制品 | 43 | 43 | 0 | 100% |
6 | 方便食品 | 4 | 3 | 1 | 75% |
7 | 茶葉及相關制品 | 291 | 290 | 1 | 99.66% |
8 | 酒類 | 148 | 148 | 0 | 100% |
9 | 蔬菜制品 | 3 | 2 | 1 | 66.67% |
10 | 水果制品 | 124 | 124 | 0 | 100% |
11 | 食糖 | 5 | 5 | 0 | 100% |
12 | 糕點 | 95 | 95 | 0 | 100% |
13 | 蜂產品 | 13 | 12 | 1 | 92.31% |
14 | 餐飲食品 | 132 | 131 | 1 | 99.24% |
15 | 食用農產品 | 1642 | 1638 | 4 | 99.76% |
16 | 保健食品 | 46 | 46 | 0 | 100% |
17 | 速凍食品 | 3 | 3 | 0 | 100% |
18 | 飲料 | 110 | 103 | 7 | 93.64% |
19 | 其他食品(食鹽) | 200 | 200 | 0 | 100% |
合 計 | 3363 | 3338 | 25 | 99.26% |
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年10月18日
日期: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