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 11月 21日 - 12 月20 日 )陜西省共抽檢各類食品樣品5860批次,其中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5757批次,不合格樣品103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8.24%。
抽檢的5860批次食品樣品共涉及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1大類,其中9大類204批次樣品全部合格,分別是乳制品21批次,罐頭6批次,速凍食品6批次,糖果制品17批次,酒類36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31批次,水產制品3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35批次,蜂產品49批次。
抽檢的12大類涉及不合格,分別是糧食加工品150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21批次,不合格4批次;調味品95批次,不合格1批次;肉制品124批次,不合格1批次;飲料2批次,不合格2批次;茶葉及相關制品11批次,不合格1批次;蔬菜制品56批次,不合格1批次;水果制品156批次,不合格1批次;糕點164批次,不合格3批次;豆制品69批次,不合格3批次;餐飲食品2623批次,不合格49批次;食用農產品2085批次,不合格36批次。
在抽檢發現問題的103批次不合格樣品中,一是檢出其他微生物超標44批次。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最常見的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或清洗過程中衛生條件不達標造成污染,也可能是運輸貯藏過程中二次污染。二是檢出農藥殘留33批次。包括白菜、芹菜、韭菜、菠菜中毒死蜱超標,芹菜、韭菜、蓮花白中氧樂果超標,豇豆、辣椒、桃子中克百威超標,韭菜中腐霉利超標,西芹中甲拌磷超標,桃子中甲胺磷超標,茶葉中草甘膦超標。毒死蜱、氧樂果、克百威、腐霉利、甲拌磷、甲胺磷均是是葉菜類蔬菜及部分水果種植過程中較為常用的農藥,也是比較容易濫用的農藥,檢出超標提示種植過程中存在濫用現象。草甘膦是廣泛使用的許多除草劑中的有效活性化學成分,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歐盟成員國已完成對除草劑草甘膦的重新評估,指出草甘膦不大可能對人類有致癌風險。三是檢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15批次。包括豆干中檢出苯甲酸,豆干中山梨酸超標,糕點中脫氫乙酸超標,飲料、糕點、油餅中檢出甜蜜素,飲料中檢出納他霉素,百合干、枸杞、淀粉中二氧化硫超標,糕點中檢出二氧化鈦,醬鹵肉中亞硝酸鹽超標。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均是常見的食品防腐劑,甜蜜素則屬于甜味劑,國家對其在部分食品中的使用限量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范圍或者超限量添加使用。納他霉素是一種天然、廣譜、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霉菌等絲狀真菌抑制劑,它不僅能夠抑制真菌,還能防止真菌毒素的產生。納他霉素對人體無害,很難被人體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難對其產生抗性,同時因為其溶解度很低等特點,通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二氧化硫、二氧化鈦均是常見的漂白劑,其中二氧化硫常用于干制品的漂白防腐,而二氧化鈦則用于面粉類食品的增白劑。亞硝酸鹽在醬鹵肉中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為了起到護色防腐等作用,過量添加所致。四是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8批次。包括糕點、食用油、生花生中酸價超標,烏雞中揮發性鹽基氮超標。酸價反映油脂類氧化程度,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質控不到位,或者運輸貯藏不當等。揮發性鹽基氮反映的肉質腐敗程度,超標提示肉類食品可能腐壞。五是檢出禁用獸藥2批次。為雞蛋中檢出氟苯尼考、氯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均可作為獸藥用于部分動物的養殖過程,但國家標準規定恩諾沙星、氟苯尼考在雞蛋中均不得檢出。六是檢出其他污染物1批次。為食用油中苯并[α]芘超標。苯并[α]芘是食用油中常見的污染物,反映食用油生產加工過程工藝品控水平。
針對以上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經采取措施依法查處,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化解風險。加強對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加大跟蹤抽檢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特此通告。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 年1 月5 日
日期:2018-01-06
抽檢的5860批次食品樣品共涉及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1大類,其中9大類204批次樣品全部合格,分別是乳制品21批次,罐頭6批次,速凍食品6批次,糖果制品17批次,酒類36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31批次,水產制品3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35批次,蜂產品49批次。
抽檢的12大類涉及不合格,分別是糧食加工品150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21批次,不合格4批次;調味品95批次,不合格1批次;肉制品124批次,不合格1批次;飲料2批次,不合格2批次;茶葉及相關制品11批次,不合格1批次;蔬菜制品56批次,不合格1批次;水果制品156批次,不合格1批次;糕點164批次,不合格3批次;豆制品69批次,不合格3批次;餐飲食品2623批次,不合格49批次;食用農產品2085批次,不合格36批次。
在抽檢發現問題的103批次不合格樣品中,一是檢出其他微生物超標44批次。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大腸菌群是最常見的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或清洗過程中衛生條件不達標造成污染,也可能是運輸貯藏過程中二次污染。二是檢出農藥殘留33批次。包括白菜、芹菜、韭菜、菠菜中毒死蜱超標,芹菜、韭菜、蓮花白中氧樂果超標,豇豆、辣椒、桃子中克百威超標,韭菜中腐霉利超標,西芹中甲拌磷超標,桃子中甲胺磷超標,茶葉中草甘膦超標。毒死蜱、氧樂果、克百威、腐霉利、甲拌磷、甲胺磷均是是葉菜類蔬菜及部分水果種植過程中較為常用的農藥,也是比較容易濫用的農藥,檢出超標提示種植過程中存在濫用現象。草甘膦是廣泛使用的許多除草劑中的有效活性化學成分,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歐盟成員國已完成對除草劑草甘膦的重新評估,指出草甘膦不大可能對人類有致癌風險。三是檢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15批次。包括豆干中檢出苯甲酸,豆干中山梨酸超標,糕點中脫氫乙酸超標,飲料、糕點、油餅中檢出甜蜜素,飲料中檢出納他霉素,百合干、枸杞、淀粉中二氧化硫超標,糕點中檢出二氧化鈦,醬鹵肉中亞硝酸鹽超標。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均是常見的食品防腐劑,甜蜜素則屬于甜味劑,國家對其在部分食品中的使用限量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范圍或者超限量添加使用。納他霉素是一種天然、廣譜、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霉菌等絲狀真菌抑制劑,它不僅能夠抑制真菌,還能防止真菌毒素的產生。納他霉素對人體無害,很難被人體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難對其產生抗性,同時因為其溶解度很低等特點,通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二氧化硫、二氧化鈦均是常見的漂白劑,其中二氧化硫常用于干制品的漂白防腐,而二氧化鈦則用于面粉類食品的增白劑。亞硝酸鹽在醬鹵肉中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為了起到護色防腐等作用,過量添加所致。四是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8批次。包括糕點、食用油、生花生中酸價超標,烏雞中揮發性鹽基氮超標。酸價反映油脂類氧化程度,超標可能原因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質控不到位,或者運輸貯藏不當等。揮發性鹽基氮反映的肉質腐敗程度,超標提示肉類食品可能腐壞。五是檢出禁用獸藥2批次。為雞蛋中檢出氟苯尼考、氯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均可作為獸藥用于部分動物的養殖過程,但國家標準規定恩諾沙星、氟苯尼考在雞蛋中均不得檢出。六是檢出其他污染物1批次。為食用油中苯并[α]芘超標。苯并[α]芘是食用油中常見的污染物,反映食用油生產加工過程工藝品控水平。
針對以上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經采取措施依法查處,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化解風險。加強對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加大跟蹤抽檢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特此通告。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 年1 月5 日
日期: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