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日前開展2007年總膳食研究工作,以摸清食品中重要化學污染物污染狀況,并以研究數據為基礎開展暴露評估工作;摸清我國各種化學污染物膳食攝入量和營養素攝入量,評估我國人群膳食安全性和營養狀況,得出我國人群膳食化學污染物和營養素攝入量的變化趨勢,同時對高濃度污染物進行污染源溯源,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此次將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分為四個工作區域。其中,黑龍江、遼寧、河北為北方一區,河南、陜西、寧夏為北方二區,上海、福建、江西為南方一區,湖北、四川、廣西為南方二區。各工作區按要求開展調查、采樣、加工等工作。在規定時間采集食物樣品、烹調加工食物、制備單個及混合樣品,并在每一采樣點搜集30份母乳,提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實驗室統一進行化學污染物和營養素含量測定。監測項目包括:污染物:鉛、鎘、總汞、甲基汞、總砷、無機砷、二英及其類似物、氯丙醇、丙烯酰胺等;農藥殘留:有機氯、有機磷、擬除蟲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機錫等殺蟲劑以及某些殺菌劑、除草劑;霉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等;常量和微量元素:鈉、鉀、磷、鈣、鎂、鐵、鋅、錳、硒、銅、碘、硼、鉻、鉬、釩、鋰、鎳、鈷、總脂肪、膽固醇、脂肪酸。
總膳食研究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監測和評價國家或地區人群膳食化學污染物和營養素攝入量的研究方法。我國曾成功開展過三次總膳食研究,研究結果已經成為危險性評估和法規、標準制定的科學依據,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發展中國家開展總膳食研究的典范。總膳食研究也是衛生部《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總膳食研究,可以監測膳食中化學污染物和營養素含量、人群膳食攝入量,了解其變化趨勢和規律,通過對母乳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監測,研究膳食暴露與機體負荷關系以及嬰兒膳食安全性,為開展危險性評估提供科學數據,為制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和營養素推薦攝入量提供科學依據。
日期:200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