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江蘇省食藥監局2017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公告

   2017-08-01 江蘇省食藥監局410
核心提示:2017年第一季度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產品主要為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酒類、調
2017年第一季度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產品主要為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酒類、調味品七大類,共計50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為19批次,合格率為96.2%。不合格樣品中,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12批次,肉制品4批次,白酒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為過氧化值、酸價和菌落總數等。
 
  一、產品品種及不合格項
 
  1、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抽檢100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不合格項目為過氧化值5批次,酸價3批次,滑石粉2批次,二氧化硫殘留量1批次,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又名甜蜜素)1批次。
 
  2、肉制品
 
  肉制品抽檢100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違規使用禁用獸藥。微生物不合格的樣品共6批次,不合格項目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禁用獸藥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項目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
 
  3、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檢50個批次,不合格樣品有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苯并[a]芘。
 
  4、酒類
 
  酒類品種抽檢50個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項目為酒精度。
 
  二、不合格產品項目說明
 
  1、酸價(以脂肪計)(KOH)
 
  酸價(以脂肪計)(KOH)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炸小食品衛生標準》(GB 16565-2003)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都規定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酸價(以脂肪計)(KOH)不得超過3mg/g。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料采購上把關不嚴,如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的原料水分過高,會加速油脂的酸敗;二是生產工藝不達標;三是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夏季,受氣候環境影響因素更大,易導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敗。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明顯辨別出其有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
 
  2、滑石粉
 
  滑石粉能夠讓瓜子外表光鮮亮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中不得使用滑石粉。造成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賣相而超范圍使用。
 
  3、過氧化值(以脂肪計)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油炸小食品衛生標準》(GB 16565-2003)中規定油炸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過氧化值不得超過0.25g/100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制其他類堅果和籽類食品過氧化值不得超過0.5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本身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4、二氧化硫殘留量
 
  二氧化硫: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內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中不得使用二氧化硫。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會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二氧化硫不符合標準的原因可能有,個別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其后為了提高產品色澤超量使用二氧化硫。
 
  5、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又名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開心果、杏仁、松仁、瓜子中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添加量不得超過6.0g/kg。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6、苯并[a]芘
 
  “苯并[a]芘”是一種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谷類食物、蔬菜、脂肪和油類是攝入“苯并[a]芘”的主要膳食來源;食物加工例如燒烤、煙熏肉類或魚類的含量亦較高。“苯并[a]芘”對人類基因有害,并會致癌,但難以厘定安全攝入量,食品法典委員會及香港法例中,并無就“苯并[a]芘”含量制定法定限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苯并[a]芘的限量值為≤10μg/kg。
 
  食油中有高含量“苯并[a]芘”并不尋常,懷疑是經過高熱處理或炸過食物的二手油。至于問題食油是否“地溝油”,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仍要其它方法配合偵查。
 
  7、酒精度
 
  酒精度表示酒中乙醇的體積與酒體積的百分比,酒精度是白酒的一項品質指標,控制酒精度對于企業來說并非一項難事,標準中規定酒精度為標示值的±1.0%vol,實際酒精度過高或過低都被判為不合格。酒精度過低可能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故意為之,也可能是白酒放置時間過長,瓶蓋密閉性不好,酒精部分揮發導致。
 
  8、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GB 2726-2005《熟肉制品衛生標準》規定肴肉、醬鹵肉中大腸菌群應≤150MPN/100g,如果大腸菌群超標,則會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食用以后容易引起腹瀉、腸胃感染等。
 
  9、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GB 2726-2005《熟肉制品衛生標準》規定肴肉中菌落總數應≤50000cfu/g、醬鹵肉中菌落總數應≤80000cfu/g,如果食品中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
 
  10、克倫特羅
 
  克倫特羅是β-興奮劑的一種,可促進動物體蛋白質沉積、促進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積,能提高胴體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飼料轉化率。整頓辦函[2010] 50 號《關于印發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四批)的通知》規定,克倫特羅不得在豬肉、牛羊肉及肝臟等使用。長期食用殘留克倫特羅的動物性食品,有可能引起人體四肢、面、頸部骨骼肌震顫,內分泌紊亂。
 
  11、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是一種人工合成的β-腎上腺受體激動劑(俗稱β-興奮劑)類化合物,屬于第二代瘦肉精。整頓辦函[2010] 50 號《關于印發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四批)的通知》規定,克倫特羅不得在豬肉、牛羊肉及肝臟等使用。過量攝入萊克多巴胺,人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反應,其癥狀與動物中毒癥狀相似,表現為肌肉震顫、四肢麻痹、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腹痛、肌肉疼痛、惡心眩暈等癥狀,重者可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甚至死亡。
 
  以上產品抽檢信息可在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http://www.jsfda.gov.cn/ztzl/zxzt/spcycjxx/)進行查詢。針對不合格產品省局已要求各市縣級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特此公告
 
  附件:    2017年第一季度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匯總表.xls



日期:2017-08-01
 
地區: 江蘇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