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雜交水稻在哥斯達黎加試種成功

   2010-05-14 科技部337
核心提示:4月29日,哥斯達黎加國家農牧研究所在其北部的試驗基地舉辦了題為中國雜交水稻是哥斯達黎加稻業發展機遇的現場技術推介活動。哥


    4月29日,哥斯達黎加國家農牧研究所在其北部的試驗基地舉辦了題為“中國雜交水稻是哥斯達黎加稻業發展機遇”的現場技術推介活動。哥國家農牧業研究所所長Bernardo Mora博士在該項活動中宣布,中方贈送的雜交水稻品種NP833在哥首度試種成功。該品種生產性能良好、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穗大粒多、豐產性突出。他說,根據現場抽樣估算,每公頃產量將超過8000公斤,比本地稻谷平均產量翻了一番。

    哥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Ricardo Chacon先生說,中國雜交水稻在哥試種成功,是中哥科技合作的結晶,如大面積推廣將對本國糧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他希望,進一步加強該領域雙邊科技合作,邀請中國專家來哥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

    主持該試驗項目的兩位技術人員是去年中國雜交水稻培訓班的學員,他們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雜交水稻的發展歷程和生長特點,播放了整個試種過程的錄像片。他們表示,用在中國所學的雜交水稻技術和良種,第一次在中美洲的土地上試種成功意義重大,為下一步在該地區大規模試驗推廣奠定了重要基礎。他們提出,要進一步擴大試種品種和面積,篩選一批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優良品種,為今后大面積推廣做好充分準備。

    出席該活動的稻農紛紛表示,中國雜交水稻科技含量高,生產特性強,收益良好,在哥種植具有很大潛力,愿意參加大規模試種。

    背景新聞:2007年12月,中哥雙方在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與哥斯達黎加共和國科技部科技合作協議》,為雙邊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礎。2008年底,在中哥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兩國科技部啟動“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引進與示范”項目。目前已經選派了5名哥方科技人員赴華參加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已有3人學成回國,還有2人正在國內接受培訓。中國雜交水稻在哥試種成功是中哥兩國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日期:2010-05-14
 
標簽: 抽樣 雜交水稻
行業: 食品檢測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